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棉鈴蟲原因研究及整治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棉鈴蟲Helicoverpaamigera(Hübner)是世界最主要的農業經濟害蟲之一,食性雜、寄主多、分布廣,除危害棉花外,還危害加工番茄、玉米、大豆、果樹等多種作物。新疆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高溫干旱,降雨量少,是優質的棉花生產基地和加工番茄生產基地。近年來,隨著種植結構的調整、作物布局的改變和栽培技術的革新,棉鈴蟲危害呈現加重的趨勢,甚至在局部地區暴發成災。因此,筆者根據近幾年調查和數據資料,分析了滴灌棉田棉鈴蟲的暴發成因,并提出了防治對策,為棉鈴蟲的防治提供參考。
1滴灌棉田棉鈴蟲暴發成因
1.1溫、濕度適宜是棉鈴蟲暴發的重要因素。如果降水量較常年偏多,濕度適宜,許多寄主植物長勢良好,例如加工番茄、小麥等作物,為越冬代成蟲提供豐富的蜜源,則有利于棉鈴蟲產卵、孵化和幼蟲發育,從而可能導致棉鈴蟲第2代幼蟲暴發成災。
1.2越冬基數大,危害區域擴大。越冬基數大是棉鈴蟲暴發的重要因素之一,蟲源數量以及溫、濕度條件的適宜程度是決定下代幼蟲能否大發生的主要因素。近兩年新疆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偏高,積雪厚,較適宜棉鈴蟲安全越冬。數據表明,2010/2011年度棉鈴蟲的越冬基數都比2009/2010年度高,例如,2010/2011年度喀什地區為2.99頭•m-2,2009/2010年度為2.41頭•m-2;阿克蘇地區2010/2011年度為2.3頭•m-2,2009/2010年度為0.67頭•m-2;昌吉州2010/2011年度為0.45頭•m-2,2009/2010年度為0.26頭•m-2;沙灣縣2010/2011年度為0.28頭•m-2,2009/2010年度為0.2頭•m-2。
1.3未采取秋耕冬灌措施。秋耕冬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壓低棉鈴蟲的數量。但由于新疆90%的農田都采用膜下滴灌技術,因此幾乎很少采用冬灌這一措施,導致棉鈴蟲的蛹在殘膜下越冬,越冬蛹存活率明顯提高。例如,2010/2011年度棉鈴蟲越冬蛹存活率明顯偏高:農一師地區越冬存活率90.75%,高于2009/2010年度的83.85%;北疆農八師地區越冬存活率87.3%,顯著高于2009/2010年度的44.5%。
1.4發生面積擴大,防治難度較大。棉鈴蟲是雜食性昆蟲,隨著新疆種植業結構調整,棉鈴蟲的喜食作物面積逐年增加。近幾年,加工番茄、飼用玉米、優質豆科牧草等其他經濟作物面積迅速擴大,為棉鈴蟲的發生提供了充足的食料。隨著棉鈴蟲危害面積逐漸擴大,大面積未防治區域內的棉鈴蟲會化蛹越冬,為翌年棉鈴蟲的發生埋下隱患。
2滴灌棉田的棉鈴蟲防治對策棉鈴蟲具有食性雜、遷飛性強的特點,導致發生范圍廣、危害程度重。在防治上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認真做好預測預報工作,并建立應急機制,一旦大面積發生,立即組織人力、物力進行統防統治。在防治手段上,采取農業、生物、化學、生態等綜合防治措施,進行統一防治,力爭將損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2.1農業結合物理防治。春播前或收獲后,鏟除田間地頭雜草;采用人工捕捉和誘殺等措施,控制越冬代成蟲和第一代幼蟲;優化作物布局,改善棉田生態。棉花生長過程中,加強田間管理,控制棉田后期灌水,控制氮肥用量。棉花出苗后,及時懸掛殺蟲燈,一方面可以用于預測預報,另一方面可以誘殺棉鈴蟲。殺蟲燈誘殺效果:頻振式殺蟲燈>黑光燈>高壓汞燈。結合新疆現代規模化精準農業的發展要求,建議采取以玉米誘集帶結合頻振式殺蟲燈為主的1~2種誘殺措施,同時配以性誘劑誘集,達到經濟、簡便、高效的目的。棉花打頂、整枝時,務必將嫩枝和頂尖帶出田外進行集中處理,可消滅部分卵和幼蟲,降低棉鈴蟲發生量。
2.2加強預測預報工作。由于新疆棉花種植面積大、集中連片,棉鈴蟲預測預報工作為其防治提供依據,其準確性尤為重要。首先,認真做好越冬基數和春季越冬幼蟲存活率的調查工作,尤其重視雌蛾卵巢發育級別,并結合當地氣象資料進行分析,提高預測預報準確率。
2.3化學防治。目前,所有防治方法中,化學防治仍然是控制棉鈴蟲暴發危害最有效的措施,其最佳防治時期為第一代棉鈴蟲幼蟲的1~2齡。在化學防治過程中,為了提高防效、延緩抗性,應注意交替用藥,合理輪用。當達到防治指標時,每667m2可選用15%的茚蟲威乳油12mL或20%的氯蟲苯甲酰胺10mL,41.5%高效氯氰菊酯45g等輪換用藥。施藥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早晨或傍晚。
2.4生物防治。在天敵生物方面,目前研究和應用較多的是利用赤眼蜂與中紅側溝繭蜂防治棉鈴蟲。在生物制劑方面,研究較多的是棉鈴蟲核多角體病毒(NPV)以及Bt制劑,這兩種生物制劑對2代棉鈴蟲均具有較好的防效,但是紫外線對生物制劑防效影響較大,建議噴施生物制劑應選擇在早晨、傍晚或陰天。
2.5選育抗蟲棉。選育和種植Bt抗蟲棉是防治棉鈴蟲最經濟有效的手段。在華北地區和長江流域棉區通過種植Bt棉花有效防治了棉鈴蟲。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抗蟲棉的推廣應用像化學農藥一樣面臨棉鈴蟲抗性的威脅。新疆是全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隨著抗蟲棉種植面積的大幅度增加,棉鈴蟲抗性個體的選擇壓迅速加大,需注意采取合理的抗性治理策略,即高劑量/庇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