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經濟在現階段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優化農業科技發展布局,促進農林牧漁和新興產業、特色產業協調發展
一是優化區域布局,實施星火富民科技工程,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民一技”的模式,因地制宜將產業發展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二是優化行業布局,以重大科技專項為依托,研究開發優質新品種、農產品和食品安全保障技術、農林生物質的資源化利用技術等。三是優化發展內容布局。加強糧油、果蔬、畜禽產品、林產品深加工等技術開發和特色優勢產業的技術攻關,提高產品附加值。
抓好規模開發,促進產業發展
一是抓好基地建設,形成陸良特色農產品基地;二是給鄉鎮村社定目標,并把重點放在專業大戶的開發上,徹底改變農戶的分散零星種植,形成規模種植;三是政策傾斜和扶持,整合農業綜合開發、扶貧、農業產業化資金,對試點鄉鎮村社及專業大戶的規模開發在資金上給予補助。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充分發揮農業綜合開發、農田基本建設、現代農業建設等專項資金的作用,加快建設適應主導產業發展的高標準基礎設施。同時,加強對農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和保護力度,加快農業污染源治理,推廣沼氣等清潔能源,全面提升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高度重視農業科技創新和轉化
一是重視農業科技推廣機構和隊伍建設,適當增加科研經費,充分發揮科技人員在推廣應用新科技的積極作用;二是推進和完善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使之成為推廣應用農業科技和優良品種的重要基地;三是加強農業科技隊伍的自身建設,采用創新、服務、激勵等三大機制,提高科技人員待遇,鼓勵他們深入農村第一線創新創業,更好地為基層服務。
著力培育一批社會責任感強的龍頭企業,增強對農民的帶動能力
制訂優惠政策、創造良好環境、選擇優勢項目、扶持壯大一批規模大、知名度高、輻射面廣的現代農業龍頭企業。支持龍頭企業在特色新村自建原料基地,并不斷向周邊區域延伸和擴展的規模化優質原料基地。通過“基地+農戶+龍頭企業”的合作形式,實現農產生產和企業加工的有效對接。
加強農業科技示范建設,培育名特產品
一是推進農民知識化、產業生態化、村鎮園林化、技術標準化;二是提高農業科技型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行業帶動能力,支持民營科技型企業。
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促進農村人口轉移
推進城鎮化和農村人口轉移是現代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和專業化的客觀要求。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積極引導,使鄉鎮企業和農產品交易市場相對集中,逐步擴大城鎮規模,把較多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加工、流通和服務領域。
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強化農民技能水平
加強農民素質教育,辦好成人教育學校和各種短期培訓,逐步建立起功能齊全、布局合理的農民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和制度,對于即將轉變為城鎮居民的人員,切實加強從農民到市民的素質教育和技能培訓,促進非農化轉移;對于從事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的人員,切實加強農業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知識培訓,提高其實際水平和能力,努力培養和造就新一代知識型農民。
作者:李茹單位:黑龍江省鶴崗市東山區新華鎮農村經濟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