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經濟增長情況與舉措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存在問題
姚安縣歷年來被省州列為商品糧、商品煙、蠶桑基地和商品豬基地縣,發展農業經濟,壯大縣域經濟,面臨的困難和機遇挑戰與日俱增,各類社會矛盾日漸突岀。
1)全縣部分黨員干部對縣委政府發展農業產業經濟認識不足,縣鄉村組四級疲于層層應付,沒有把發展農業經濟真抓實干落到實處。
2)對外宣傳力度不夠,沒有文化精品宣傳姚安,提升姚安知名度,為招商引資增加吸引力。
3)農民傳統思想嚴重,小富即滿、小富即安、綜合素質差,農村高中(職中、中專)以上學歷較少,小學、初中文化偏多,回鄉務工人員帶頭創業第二、三產業偏少,嚴重影響農業經濟發展。
4)農業基礎設施薄弱。雖然姚安水利建設名列前茅,水土保持良好,森林覆蓋率高,但是村級病險隱患多,灌溉設施不完善,節水措施薄弱,抗御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能力不強。
5)土地流轉規模小,全縣土地流轉僅占總耕地面積的8.4%,制約農業經濟科學規劃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發展。
建議與對策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縣委政府“十二五”農業經濟發展戰略上來,加強對五大產業的領導,堅定農業經濟發展信心,搶抓機遇,順勢而上。
2)加強對外宣傳、招商引資。以科學發展觀引領全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大力宣傳姚安“獨特的區位、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吸引更多有識之士來姚安投資,共謀農業經濟大發展。
3)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培育新型農民。要以“農函大”、“新型農民”培訓為依托,認真組織18歲以上、45歲以下年齡段的農村勞動力做好農業產業技術培訓,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作用,提高農民思想觀念和科技致富能力、市場能力、自主發展,造就大批既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又有一定專業技能,文明守法、移風易俗的新型農民,大力鼓勵外岀務工人員進行二次創業。
4)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夯實農業經濟發展后勁。全縣要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多方籌措,圍繞培育五大產業發展,興修水利,進行中低產田地改造,改善灌溉設施、科學調度節約用水。搞活農村土地流轉、培植農業經濟重點村和專業戶,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良好局面,營造農業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構建招商平臺,搞好產前、產中、產后各項工作,走“公司加基地聯農戶”的產業模式,帶動農業產業經濟發展,拓寬農民致富增收渠道。
作者:劉麗菊單位:姚安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