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民組織建設與農業科技推廣的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農村發展速度的加快,農民經濟文化需求日益增長,農民組織便應運而生。該組織往往形式多樣,性質各異。關于“何為農民組織”,綜合學界不同觀點,農民組織定義為行為主體是農民,并共同追求某種目標而結成的協會。
1農民組織的劃分
對于該組織的分類,往往將其性質角度作為劃分依據。筆者認為,該組織有5種類型,分別為經濟合作組織、基層政權組織、科技合作組織、維權組織及社區服務組織。部分地區還存在著農民宗教組織。
2推廣農村科技時農民組織的作用
我國農村幅員遼闊,人口多至9億,且農業生產有著強烈的周期性、風險性和地域性,這些都可以對農業科技推廣的成效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現如今,在我國,推廣體制的種種不足之處日益凸顯,如推廣人員素質偏低、推廣方式與農民需求脫鉤、推廣體系缺乏健全職能等,種種問題的存在,不利于發展現代化農業。農民組織身為農技推廣的載體,在推廣農業時,作用顯著。
2.1農民組織對農技推廣的壓力有緩解作用原有體系,往往通過自上而下的命令推廣農業技術,這種“單向性”的推廣導致了農技人員和農民之間缺乏溝通,使農機的推廣和農民的需要脫節。而農民組織的出現,可以打破這樣的局面,不再是推廣人員和單個農民直接溝通,而是推廣人員與組織交流,再由組織推廣農業技術。
2.2農民組織可以增強農技推廣的有效性及針對性農民組織主體為農民本身,與基層推廣人員相比,更容易做到怎樣對癥下藥。農民組織是農民與農技推廣機構間的信息傳遞紐帶,發揮著協作、組織的作用。
2.3對科技示范的實施大有好處該類組織的領導成員,往往是農民中的骨干,他們的特殊地位,也對其行為在整個農民群體帶來的影響起到決定作用。他們體現的責任心、鉆研精神,利于農業發展的科技化向前推進。
3農民組織存在的問題
3.1外部影響因素該組織發展的環境中,法律法規、制度政策、市場等,都是對農民組織的發展產生影響的外部因素。在“合作社”時期,受政策影響,該組織一度繁榮,然而政策轉變促使了組織衰敗。幾年前,我國頒布了《合作社法》,這使得農民組織熱潮再度掀起。可以看出,政策法規對該類組織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該組織分為多種,也涉及到很多利益群體,農民組織的構建動力明顯受利益驅動的影響。建構組織時,他們對經濟利益尤為關注。因此,在該組織中專業技術組織及經濟合作組織較多。
3.2內部影響因素該組織內部也存在著很多的影響因素,如領導者水平、組織占據的資源條件和農民需求等。該組織在其發展進程中,領導人作用不可忽視。領導者若優秀,便能有效推動組織發展,引領整個組織走向成熟。相反,若領導者不稱職,則會使組織的發展受到影響。穩定的人員及充足的運轉資金,不僅是組織高效運轉的基礎,還是促進組織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農民間進行合作,往往有著共同目標,且該目標和他們的需求高度相關。但隨著經濟發展,農民需求走向多元化,且不斷改變。當組織的目標偏離了農民的需要,組織發展就很容易受影響。
4農民組織需要改進的地方
4.1支持技術能手和精英推廣科技時發揮作用對技術能手和精英的發掘和培養,對農民組織的構建大有裨益。他們對社區及成員了解充分,而且對當地農業發展情況、農民需要,都有充足的認識。發掘鄉土人才,利于農業現代化的推進。村針對當地實際情況,將本村的技術精英充分發掘,以鄉土化產業為依托,組建農民組織。當地運用了“公司-組織-農戶”的形式,采用技術提供、種苗提供和產品回收等方法,吸引更多的農戶在技術精英從事的產業中有所作為,在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使當地百姓脫貧致富,還促使技術能手自身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帶來了規模化效益。
4.2降低市場競爭風險與其他企業和公司相比,農民組織作為獨立個體去競爭,弱勢明顯。因此,在進入市場的初期,國家可以在政策上進行支持,如降低稅率、簡化登記手續等。部分農民組織可以和農資經營銷售進行一定程度的結合,促使農技推廣與市場充分結合,使農民需求得到滿足。
5結語
筆者將農村組織的構建和推廣農業科技相結合,針對農民組織的構建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進行了簡單的探索,從內外因素的角度分析了農民組織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此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利于今后農民組織更好地發展。
作者:劉連新 張叢林 勇進才 單位:吉林省臨江市四道溝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吉林省臨江市六道溝鎮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