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發展旱作農技方法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旱作農業基本概念及意義
旱作農業是指依靠和充分利用降水及有限水資源進行的農業生產,是雨養和集雨補灌兩種農業生產活動的總稱。其核心是利用各種農藝技術和工程措施,盡可能地提高降水的保蓄率和利用率。旱作農業是實現土、肥、水、光、溫資源優化配置,高效農藝工程技術、低耗節灌技術和科學管理技術相結合的農業生產經營體系,是以提高單位農業用水產出和效益為目標的農業。旱作農業的技術取向,將是以工程、農藝、化控和生物四大措施為基礎,依托集雨農業工程,應用現代補灌技術,結合生物、農藝和化控措施,發展高效持續的旱作農業。旱地由于單產較低,存在著巨大的增產潛力。只要提高科技水平,增加物質投入,蓄天上水,保土中水,在抗旱、節水、蓄水、保水上作文章,用寶貴的有限降水可挖掘出更大的增產潛力。因而發展旱作農業具有良好的前景。水資源短缺是世界性問題,干旱是限制農業生產發展及糧食產量提高的首要因素。隨著全球變暖,水資源的日益匱乏,旱災發生的頻率增高,嚴重制約農業的持續發展。我國北方地區自然降水利用率還不到18%,旱區每毫米自然降水生產糧食僅0.3kg,而一些水資源開發程度高的地區可達到1.0kg,如果通過發展旱作農業使每毫米自然降水產糧提高0.1kg,全國6667萬hm2旱地,按公頃增產375kg計算,則可增產糧食250億kg。黑龍江省旱地面積大,農業生產主要依賴自然降水,是我國北方典型旱作農業區,也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加快旱作農業的發展對國家糧食安全,以及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破解“三農”問題,增加農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義。
2發展旱作農業的技術措施
2.1蓄水保墑,建設土壤水庫
土壤水是一項重要的水資源,良好的土壤結構,可有效地接納自然降水,能將大部分降水截留在作物可利用的耕層內長期保存,可解決主要降水季節與作物主要需水季節脫節的矛盾,這種土壤稱之為“土壤水庫”,它具有“天旱地不旱,上旱下不旱”的寶貴特性。黑龍江省大部分土壤為黑土,它是一個持水孔隙占土體的40%的多孔體。如果作物利用層以2m深計算,則每公頃土壤可蓄有8250~9000mm水分,即5400~6000m3,土壤蓄水能力相當可觀。建設土壤水庫的技術措施:①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壓綠肥等途徑均可培肥地力。②伏秋深松提高土壤蓄水保墑能力。深松深度一般為25~30m,打破犁底層,實行松、耙、起壟鎮壓聯合作業,減少機具進地次數及耕作散墑。③中耕深松。在雨季到來之前,結合趟地培土進行中耕深松,深度為18~20cm。
2.2地面覆蓋保水技術
2.2.1有機物覆蓋即利用農作物秸稈、糠皮等為材料進行田間覆蓋,也有用生長快、短時間覆蓋地面的作物(牧草)覆蓋,在其生長旺盛、全部覆蓋地面時用除草劑將其殺死,形成覆蓋物。通過種植地膜作物,可使每毫米降水增產糧食0.2kg以上,公頃增糧食825kg左右。秸稈覆蓋公頃平均減少水分蒸發量150~225m3,可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
2.2.2地膜覆蓋它是人工調控肥、水、溫、光生態環境系統工程。具有蓄水保墑節水抗御旱害、蓄熱增溫抗御冷害、滅草抗病、肥水互促提高化肥利用率的作用,為作物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外部生態條件。資料表明地膜覆蓋作物平均節水450m3/hm2。
2.3抗旱保水的耕作栽培技術
2.3.1機械抗旱播種鎮壓技術采用機械手段抓住土壤返漿期,適時早播、搶播。當土壤含水量低于20%,不能保證出苗時采用濾水機播技術播種后鎮壓。
2.3.2選用耐旱作物與抗旱品種一是堅持適地適種的原則,合理調整種植業結構。在干旱較重地區適當增加玉米、高粱、谷糜等耐旱作物面積,壓縮小麥、大豆等喜水作物面積;二是在品種的選擇上搞好早、中、晚熟品種的搭配,壓縮需水需肥量大的晚熟品種的種植面積;三是加快耗水系數低、水分利用率高、穩產高產的耐旱品種的培育。
2.4發展節水灌溉和集水補充灌溉
2.4.1發展節水灌溉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和可用的水資源,采取農業和利水措施提高水利用率,主要節水灌溉技術有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和膜上灌、滴灌、噴灌等。資料表明節水灌溉與常規灌溉相比,噴灌可節水50%、滲灌節水75%、滴灌節水80%,同時節省用地15%、節省用工50%,節水節本增效顯著。
2.4.2集水補充灌溉即是指用積蓄雨、雪和河流等水資源進行灌溉。建設收集雨水的窯、窖,再通過高差壓力和滴灌、滲灌設施實現灌溉。黑龍江省半干旱區和濕潤易干區雖然降水少,但相對集中,即7、8月份多以大雨形式出現,這樣的氣候特點給半干旱區和濕潤易旱區開展集水利用工程創造了有利條件。山區半山區和丘陵慢崗區,冰川雪山融化、季節河流水發生相對集中,可蓄積利用。
2.5化學節水技術
2.5.1化學覆蓋化學覆蓋使土壤孔隙中的水氣受到多分子膜的阻礙,不能散發于大氣中,便在膜下聚積凝結,形成液態水重新返入土壤,如此循環復始,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不斷升高,大大超過非覆蓋地。主要方法有成膜法、泡沫覆蓋法、粉沫覆蓋法。
2.5.2保水劑保水劑一般具有吸水速度快,在干旱條件下能將所含水分通過擴散慢慢滲出來,并具有能反復吸水和滲水的特性,常用于種子涂層和種子造粒,效果很好。
2.5.3抗蒸騰劑抗蒸騰劑可減少土壤水分損失40%左右;抗蒸騰劑的種類主要有代謝型、薄膜型和反射型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