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科技園區戰略聯盟發展設想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家明確了建設科技強國的戰略發展目標,對園區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作者分析河北省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現狀,對河北省農業科技園區戰略聯盟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農業科技園區;戰略聯盟;發展;設想
農業科技園區是農業技術組裝集成、科技成果轉化及現代農業示范的有效載體,具有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等重要特征[1]。園區建設目的是有效推進農業高新技術成果的推廣和應用,增強區域科技轉化能力和創新能力,推動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2]。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國家明確了建設科技強國的戰略發展目標[3],對園區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日趨復雜、激烈的競爭,探索新的戰略發展模式,建立園區戰略聯盟合作機制,以信息互動為基礎,聯盟園區在技術、技能、信息、人才等資源進行交流合作,取長補短,共擔風險、共享利益,有效減少成本,提高聯盟各方競爭力[4,5],是實現園區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是當下園區研究的重大課題。
1我國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現狀
馬敏象等[6]及陳棟等[7]指出我國農業科技園區始建于1993年,作為一種新的農業組織形式,通過多年的發展,探索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模式和途徑[8],有效促進了科學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初步實現了農業科技輻射源、人才培養和技術培訓的基地的建設目標[9]。截至目前,我國已建設了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248家,培育出了北京農業科技城、陜西楊凌農業高新區等一批具有科技先導性的農業科技園區典型。但是,亦有不少問題阻礙園區的建設發展,諸如園區人才缺乏,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技術與農民需求脫節;園區設備貪大求洋等[7,10-12]。
2河北省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現狀
河北省農業科技園區在建設過程中對照工業園區的建設標準,重點實施園區提檔升級工程,著力打造了一批具有科技引導性的農業科技園區。截止到2016年底,建設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園區130家,其中,國家級園區14個,省級園區116個,園區累計占地面積大約1500萬畝,輻射帶動面積超過3000萬畝,基本實現了河北省的優勢產業全覆蓋及區域類型全覆蓋。園區基本功能主要包括:生產加工、龍頭帶動、輻射擴展、學習培訓、旅游觀光等。園區的建設在促進區域農業經濟發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輻射帶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1)打造了一批具有主導產業特色鮮明、管理機制靈活的省級農業科技園區。
(2)建設了一批高新技術、高端人才、科技企業、新興產業聚集的農業高新技術園區。
(3)強化技術、人才、資本、產業、項目向園區聚集,提高了園區創新、服務、輻射能力。
(4)農業生產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由傳統農業逐漸向訂單農業、設施農業轉變。提高了農業生產綜合效益,成為新農村建設的示范樣板。
(5)園區生產活動為當地提供更多勞動就業機會,帶動了農戶增收。
在快速發展同時,河北省農業科技園區在統籌管理上存在一些問題,園區缺乏戰略性總體規劃和統籌管理機制,多、散、小、弱[13],由此而衍生出管理混亂、監管缺失、環境安全隱患等諸多問題。部分園區與科研院校的依托關系隨著運營時間變長而在逐漸淡化,影響園區的穩定發展[14]。
3建立農業科技園區戰略聯盟的設想
戰略聯盟的概念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就已經被提出了,被應用在各個領域和行業。戰略聯盟是一種合作與競爭并存的良性互動形式。戰略聯盟有強強聯合,也有強弱聯合;有橫向的,也有縱向的,甚至是網狀的。戰略聯盟的目的和方式會隨著環境的變化和競爭的需要而進行動態的調整[15],于是各種各樣的戰略聯盟組織不斷出現。特別是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科技快速的發展,企業戰略聯盟急劇增加,聯盟也成為工商管理界討論的焦點話題[16]。在我國,將農業科技園區與戰略聯盟結合在一起,是農業科技的新概念及重要改革。2013年12月,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協調創新戰略聯盟成立,由118家國家園區組成;2016年初,江蘇農業科技園區協調創新戰略聯盟成立,9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18家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共27家成員單位加盟。園區戰略聯盟的建立意味著農業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里程碑,可以實現聯盟園區間互通有無,變此農業園區的廢為彼農業園區的寶,做到資源、人才、創意利用的最大化。
4河北省農業科技園區戰略聯盟發展建議
河北省農業科技園區出現的各類問題,制約了園區的發展。如何解決現存問題,進一步推動科技園區發展,成為探究農業科技園區的首要問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和江蘇農業科技園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的建立,意味著園區戰略聯盟成為突破制約科技園區發展的關鍵形式。借鑒國家和江蘇農業科技園區戰略聯盟及其他領域的經驗,建立河北省農業科技園區戰略聯盟,本著全省園區協同發展的戰略目標,統籌謀劃,加強園區與政府有效溝通,幫助園區制定戰略發展規劃,明確園區的特色產業,整合聯盟園區的各種資源,優化園區整體發展環境,幫助園區提高研發創新能力等,提高聯盟園區競爭力,推進河北省農業科技園區可持續發展。
4.1導入并使之持續發展
建立有效的聯盟合作機制,引導農業科技園區加入河北省農業科技園區戰略聯盟。通過聯盟的統籌管理,為加入聯盟的園區提供信息共享、技術支持和模式發展咨詢等服務。協調園區與園區間、園區與當地政府間、園區與企業間、企業與企業間的問題矛盾,使園區具備可持續發展條件。
4.2生產并使之不斷創新
為園區、企業、技術人員牽線搭橋。為園區導入核心企業研發、中試等高端環節,增強園區創新能力,提升競爭力;搭建政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園區與高端人才對接,實現科研成果快速轉化。戰略聯盟可以提供產業鏈上下游農業園區間互動交流,提高合作機率,增加創新可能性。
4.3服務并為之發展體系
戰略聯盟整合各類資源,為聯盟內園區可持續發展提供服務,并形成配套體系。充分考慮軟件、硬件兩方面的服務體系建設。農業科技園區戰略聯盟組織處于發展初期,仍處于探索階段,戰略聯盟組織需在實踐生產中不斷自我更新,河北省農業發展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王喆.我國農業科技園區發展模式及運行機制[J].中國農村科技,2004(1):15-17.
[2]安森用.現代農業科技園區技術對接及推廣模式研究———以泰安市天澤農業科技園為例[D].泰安:山東農業大學,2015.
[3]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河北的決定[R].2016(29).
[4]于燮康.集聚整合創新資源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切實發揮技術創新聯盟的整體優勢[J].電子工業設備,2010,182:1-4.
[5]魏瑋.戰略聯盟組織的穩定性、組織治理與信用約束機制[J].經濟管理•新管理,2006(8):49-55.
[6]馬敏象,彭靖里,張薇,等.論我國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J].云南科技管理,2001(6):3-5.
[7]陳棟,甄雙七,劉建峰,等.我國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J].廣東農業科學,2006(12):l16-120.
[8]邱國梁.農業科技園區示范帶動功能探討[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1.
[9]李曉璇.我國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發展模式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10]段巍巍,王貴彥,趙紅梅,等.我國農業科技園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對策探析[J].福州:農業科技管理,2006(5):29-30,40.
[11]黃修杰,何淑群,黃麗蕓,等.國內外現代農業園區發展現狀及其研究綜述[J].廣東農業科學,2010(7):289-293.
[12]蔣和平.正確認識和評價農業科技園區[J].農業技術經濟,2000(6):28-31.
[13]張茜,耿曉,馬正英.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河北現代農業園區發展探究[J].農業經濟,2015(4):64-65.
[14]盧鵬飛,路劍.河北省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問題探討[J].農業經濟,2014(25):36-37,29.
[15]陳貽設.農業戰略聯盟研究[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3):258-263.
[16]巫景飛.企業戰略聯盟:動因、治理與績效-基于我國企業的經驗研究[D].復旦大學,2005.
作者:楊京1;秦焱1;張巧英1;許素娟1;郭錫琴2;趙會薇1 單位:1.國家半干旱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石家莊市第二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