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在總結水環境監測現狀與分析水環境監測存在主要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措施,即制訂水環境監測規范標準、完善監測網絡系統、建設水質信息管理系統、做好日常維護質量監控、做好數據檢查和審核等,從而提高水環境監測的質量。
關鍵詞: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
1水環境監測概況
1973年環境保護大會的召開意味著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正式開始,我國的水環境監測工作已經歷了40多年的發展。但是由于我國水污染比較嚴重,水資源緊缺,因此水環境監測顯得尤為重要。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個以湖泊、江河為監測對象的監測網,同時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布點、采樣、分析等一系列規范的監測系統。在一些重要的監督點,建立了水質自動監測站。截止2016年底,水利部現已建成了數千個水質監測站點,覆蓋全國江河湖庫的水質監測網絡體系,它包括了部、省、區域和流域的水環境監測中心。目前共有國家、省、地、縣四級環境監測站2268個,絕大多數環境監測站從事著水環境監測及其相關環境監測的工作;已有80%~85%的市級站、56%的縣級站正常開展地面水的常規(例行)監測。地表水環境監測的技術路線是以流域為單元,優化斷面為基礎,連續自動監測分析為先導;手工采樣、實驗室分析為主體;移動式現場快速應急監測為輔助手段的自動監測、常規監測與應急監測相結合。
2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存在的問題
2.1水環境監測管理較為混亂
根據我國水資源分布情況,已經建成了相應的水環境監測網絡,對水環境的整體質量進行把控。但是由于監測網絡分布的地域不同,有些河流經過多個縣市,使一些地方的監測點較密集,增加了很多重復的工作量。而一些偏遠地方的監測點較少,監測難以到位。由此可見,水環境監測管理較為混亂,將增加國家和地方的財政支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2.2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
水環境的保護至關重要,但是由于我國水環境監測的相關法律制度還不完善,對監測質量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界定,難以保證監測質量。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約束,監測人員的監測質量意識也不高,使水環境監測工作效率大打折扣,監測質量難以提高。
2.3監測人員素質不高
水環境監測的環境比較艱苦,很多情況需要到偏遠地區去采樣,難度大,工作復雜,這對監測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一部分監測人員素質不高,責任心不強,不能按要求采樣,從而影響監測數據的正確性。
3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措施
3.1制訂水環境監測規范標準
水環境監測規范標準的制訂應與我國國情相符合。建立起完善的水環境監測體系,在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的指導下,進行相應的水質檢測。對企業的排污應做好相應的監測,充分掌握污水處理情況,對排放進河流的水質進行檢查。將常規檢查作為監測的主要方式,深入到監測點,提升監測設備,逐步實現自動監測,實現水環境監測的自動化、智能化、科學化,不斷提高監測質量和效果。
3.2完善監測網絡系統
建立專業的水環境監測網絡系統,對于重點用水和水資源敏感的地區,應該重點建設。監測網絡體系的建設,首先應該明確目標,與水資源管理要求一致。同時,應該強化各監測點的作用,將各監測點的數據合并匯總,使其總的排污量控制在生態許可范圍內。對于企業排污也應該建立起相應的監測網絡建設,充分掌握企業的排污情況,發揮相應的監督作用,不斷提高監測能力。
3.3建立水質信息管理系統
建立水質信息管理系統可以保證化驗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智能信息管理系統能合理分類水質監測和評價信息,使信息更加完整,建立統一的標準信息,使信息管理標準化,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建立水質信息數據庫,可以和評價水質信息。
3.4日常維護質量監控
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檢查儀器、儀表。日常檢查主要有儀器定期校準、質控樣檢查、對比試驗驗證、試劑有效性檢查等。(1)儀器定期校準:主要根據水質的不同,按照水質實際情況分析儀器定期校準時間,但必須根據儀器操作手冊而定。(2)質控樣檢查:在進行水質控制檢查時,因為有些儀器是漂移檢查,所以水質控制的檢查要每周一次。質控樣濃度值需控制在儀器量程中間值左右。(3)對比試驗驗證:對比試驗驗證要每月一次,這是自動監測系統的檢測工作。水樣應在確保選取的樣本是一致的儀器測量樣品,在自動監測儀器采樣時應準確記錄定值。(4)試劑有效性檢查:因水質檢查的試劑和標準溶液都有一定的有效期,所以檢查的試劑和溶液要定期更換。氧化還原試劑要防止直射光,使用隔光包裝。濃度低的標準溶液分解率較高,尤其是氨氮標準溶液,由于室內溫度過高,所以應定期檢查試劑和標準溶液,更換試劑和標準溶液。
3.5數據檢查和審核
在進行水環境監測時,一定要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因為水環境監測影響因素較多,會經常出現誤差。當一個參數出現改變,其關聯參數也隨之改變。如數據異常原因不明,需對系統各個環節進行詳細檢查,并及時處理。水質監測數據規律性、各指標相關性為數據檢查和審核的主要依據。數據規律性因水環境監測站設置的特殊性,其水質指標相對較為穩定。如某水體溶解氧相對飽和度大于90%,pH值為堿性,氨氮通常在0.4mg/L以下。但隨著水量的改變,水質也會隨之變化。在雨水沖刷下,水體內將涌入大量土壤表層物質,進而增加電導率與氨氮含量。各個水體水質特征也不盡相同,通過對以上規律的掌握,可對水質監測數據異常值進行準確判斷。
4結語
我國的水環境監測雖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較快。今后應加強對水環境監測的重視,做好常規監測,借鑒并引進國外先進的監測技術,注重監測的自動化、科學化、現代化,將高科技的監測手段應用到水環境監測中,提高水環境監測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曉茹,周懷東,李貴寶.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設[J].中國水利,2004(9):51-52.
[2]李貴寶,郝紅,張燕.我國水環境質量標準的發展[J].水利技術監督,2003(3):15-17.
[3]向運榮,黃輝.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及其建設中的若干問題[J].中國環境監測,2001(6):5-8.
作者:王東偉 單位:河北省保定環境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