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的生態環境保護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小城鎮環境規劃
通過小城鎮環境規劃,可以協調鄉鎮社會經濟與生態環保的關系,強化鄉鎮的宏觀調控和管理,解決好鄉鎮企業與城鎮保護問題,防止城鎮污染向農村蔓延、擴散,保護農業和自然生態環境,使自然資源得到合理的開發和持續利用,實現城鎮生態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
2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
農村生態系統各組成之間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互補性。針對目前我國農業生產產量的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的供需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主要農產品的供給由過去的短缺轉變成結構性和地區性的相對過剩。面對國際綠色貿易壁壘帶來的挑戰,農業結構的調整對發展我國農村經濟具有關鍵性的意義。影響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在于系統內各種資源的承載能力和合理分配,因此作為農村生態系統基礎的自然生態子系統的循環再生與持續自生能力,便構成了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自然生態子系統、農業生態系統、村鎮生態子系統三者之間的協調狀況決定了整個農村生態經濟整體效益的高低。結構調控的目的就在于協調三個子系統之間的流能、物流、信息流的相互銜接關系,并使其處于一個穩定和諧的狀態,實現彼此在功能上互補,在生態與經濟相統一的原則下尋求整體效益的最優。結構調控實質上是一項規模宏大的農村生態工程,所依據的生態學原理主要有協調共生原理與循環再生原理。協調共生原理指的是生態系統中,通過不同組成(物種)之間的互利互惠以及生態系統獲得多重效益,大大提高農村生產、生活、生態效率。這便是農村生態系統通過結構調整而實現綜合效益的理論基礎。循環再生原理指出:在良性循環的基礎上,生態系統通過食物鏈以及分解與還原作用,能實現物質的循環再生與能量的梯級利用。
3推廣清潔生產工藝,倡導循環經濟
工業污染主要是指資源、能源開發利用方式不當和利用率低造成的,大量資源利用后以有害污染物的形式排入環境造成污染。因此,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廣清潔生產及其相關管理和共性技術,倡導循環經濟,使得廢物的生產量最小化,或者生產的廢物進入另一生產量最小化,或者生產的廢物進入另一生產領域使其資源化,從而避免進入廢物圈,減少廢物產生和排放量。清潔生產是指在可行的范圍內,通過削減廢物源,探索廢物循環和綜合利用的途徑,減少生產過程的有害廢物量。盡量采用環保原料,提高利用率,減少廢物生產量,努力達到最終產品對環境危害最少。廢物物最小化的手段一般有三個:削減廢物源、廢物循環利用和廢物綜合利用。削減廢物源包括在生產過程中,運用各種技術方法和管理措施預防、消除或減少廢物排放源及廢物排放量、降低廢物毒性。廢物循環利用包括:廠內循環)))將廢物直接用于生產過程,或作為一種原料(或投料的替代品);廠外循環)))將廢物作為一種投料(或投料的替代品)用于廠內其他生產過程;實現廢物綜合利用,包括廢棄成品的再使用(將廢棄的成品降格使用或做其他用途,回收原材料并作其他用途重新利用),以及生產其他產品(利用廢物加工制造成其他有價值的產品或能源)。
4結語
綜上所述,推廣符合鄉鎮企業經濟、技術承受能力的清潔生產技術,從源頭進行廢物減量化,改變過去只注意末端處理的情況,更易為企業所接受,是我國鄉鎮工業企業污染防治的必然趨勢。
作者:李雯陳務吉力唐仙花單位:信陽市環境監察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