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畜牧業現狀及發展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發展畜牧業是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措施,是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要內容。概述了云南勤豐鎮畜牧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對策,旨在有效促進畜牧業的發展。
關鍵詞:
畜牧業;現狀;發展對策
云南勤豐鎮充分利用“昆安近郊”的交通和區位及低丘緩坡山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山地養殖和小規模養殖產業,畜牧業產值在農業產值中已占過半比重。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
1云南勤豐鎮畜牧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投入不足,經濟條件差,基礎薄弱;區域性經濟發展不均衡,山區、半山區無主導產業支撐,產業結構單調(僅以肉雞養殖為重心)、調整步伐緩慢,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畜禽品種單一落后;科技含量低,養殖水平參差不齊;飼養成本增加,特別是飼料成本,養殖利潤降低,影響畜禽養殖積極性;養殖戶防疫意識差,畜禽舍簡陋,部分規模養殖戶沒有建設無害化處理池,將病死畜禽隨意亂丟,給疫病傳染帶來安全隱患;沒有畜禽產品加工生產線,特別是禽蛋運輸及貯存困難,銷售渠道單一;養殖戶抵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能力偏低,增收壓力較大。
2云南勤豐鎮畜牧業發展對策
2.1強化組織領導,狠抓措施落實成立全鎮畜牧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提高對畜牧業的認識,把畜牧業發展作為重點產業來抓,加大資金投入,制定科學的發展計劃、出臺切實可行的實施意見,積極扶持發展養殖業。積極發展專業合作養殖模式,成立合作社和加工專業技術協會,并充分發揮其力量,將禽類產品深加工銷往外地。
2.2推行公司+基礎+農戶的養殖模式
2.2.1規模肉雞養殖的合作方式:全鎮現在存欄5000只以上養殖戶126戶,采取推行“公司+基礎+農戶”的養殖模式,分別與四家養殖公司合作,農戶自行選址,由公司技術員指導建蓋雞舍,與公司簽訂養殖合同,按雞舍面積養8~10只/m2計算確定提供雞苗和養殖規模。自建雞舍按每只交納1元保證金,租用雞舍按每只交納5元保證金,保證金滾存到以后合同期滿不養可退回。公司按計劃出資提供雞苗、飼料、防疫疫苗、藥品,指定專職技術員分戶包干跟蹤服務,按免疫程序和飼養技術標準操作,養至82~85日齡,公司調走出欄肉雞,按合同最低保護價13.5元/kg結算(市場價低于13.5元/kg按合同最低保護價13.5元結算,市場價高于14元按13.5元/kg合同最低保護價,另加每只0.5~0.7元作獎金結算),扣除公司墊付的飼料款、疫苗款、藥品款后剩余款再付給農戶。實行間歇養殖模式,養殖戶清糞后消毒準備好,做出下一批進苗計劃,實行新一輪養殖。一年可養殖3~4批,年出欄肉雞近200萬羽,成為全縣的“雞頭鎮”,產值近9000萬元,實現利潤800多萬元。
2.2.2規模蛋鴨養殖的合作方式:全鎮22戶蛋鴨養殖戶存欄12萬羽蛋鴨,年產鴨蛋近2000t。養殖戶到昆明禽蛋批發市場與批發商合作,按標準每箱360個鴨蛋裝箱,定期供給批發商,價格根據市場行情每箱260~330元,農戶除鴨蛋獲取一定利潤外,淘汰鴨每羽還可以賣15~35元,蛋鴨產蛋10個月高峰期過后,做出下一批進苗計劃,淘汰后再進行新一輪的養殖。
2.2.3除合作公司的技術員提供技術服務和飼料、疫苗、藥品外,勤豐畜牧獸醫站還長期提供免費疫苗,分片包干到規模養殖戶中開展養殖技術指導、疫病防控、消毒及無害化處理,幫助建立養殖臺賬、提供小額擔保貸款,不定期組織養殖技術培訓和聯系培訓場地給公司技術員對養殖成員進行培訓。抓好牲畜驅蟲、優質牧草種植、秸稈作物青貯氨化[2]。
2.3加快良種推廣應用步伐重點抓好畜禽品種改良、畜禽規范化生產等技術,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加快我鎮生豬良種的引進、繁育和推廣體系建設,推廣“洋三元”商品豬生產、管理技術,整體提高我鎮生豬生產水平;繼續鞏固和發展肉牛凍精改良、山羊良種引進推廣,黑山羊選育保種和種羊串換工作。
2.4改被動免疫為主動免疫強化政府防疫責任,切實加強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健全疫病風險防范機制,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繼續推行“集中免疫、分片包干、整村推進、綜合服務”的動物強制免疫模式。按照“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依靠科學、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斷處置”的原則,認真抓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要把禽流感、牲畜五號病等重大動物疫病防制工作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強化監管,確保免疫任務的完成和畜牧業生產的健康發展。對規模養禽大戶的養殖情況進行動態監管;扎實推進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完善動物防疫體系和疫情監測網絡。
2.5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推進畜牧業產業化進程堅持扶優、扶強、扶重點的原則,制定獎勵和優惠政策,提高養殖戶的積極性,重點扶持規模養殖大戶、龍頭企業,積極引導發展一批適度規模養殖戶,加大畜禽產品加工企業的招商引資力度,帶動農戶,促進畜禽養殖向規模化、區域化發展,推進畜牧業產業化建設進程。
2.6改造畜舍條件,推進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建設投入資金,改造畜舍條件;加快建設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體制,完善病死畜禽收集運輸體系,推廣生物發酵處理病死畜禽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創新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加大生產、加工、經營、運輸等環節畜產品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各種收購、加工、運輸染疫及病死畜禽等違法行為,建立完善公安、工商、畜牧獸醫等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加大對各種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推進畜禽排泄物綜合處理資源化利用,極積探索推廣循環經濟模式,指導企業、養殖戶選擇適宜的畜禽排泄物處理和綜合利用方式,配套建設畜禽排泄物處理設施,化解畜禽養殖排泄物處理難題。
參考文獻
[1]車清明.我國畜牧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國外畜牧學(豬與禽),2012(,7):55-56.
[2]辛彩霞.淺析我國畜牧業養殖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吉林農業,2010(,6):182-183
作者:段國輝 單位:祿豐縣勤豐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