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甘肅牧區的整體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在整體可持續發展意識增強的同時極端天氣時有發生,這些變化對于草原牧區和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本文在簡述彈性概念的基礎上,分析目前甘肅草原畜牧業發展面臨的困境,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基于彈性視角下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彈性視角;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策略
當前甘肅地區極端天氣發生頻率上升、氣溫降水條件也朝著不利于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給甘肅牧區百姓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對此我們應針對草原生態體系日益脆弱、畜牧業經濟效益不高等現象采取相應措施,增強草原生態體系的彈性,提高草原自我恢復能力,進一步保證草原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1彈性概念綜述
彈性是衡量一個體系動態變化的指標,一般具有可持續性、抵抗性和恢復性3個特點。具體來說,可持續性就是指彈性的衡量是長期的,與衡量目標和空間密切相關;抵抗性是指吸收外界因素的影響并自我調整的能力;恢復性是指系統恢復到原本狀態下的能力[1]。草原畜牧業的發展是一個動態、長期、可持續的過程,彈性作為連接人類生產生活與自然界的橋梁,所以基于彈性視角下探討草原畜牧業的發展很有必要。
2草原畜牧業面臨的困境
2.1草原生態條件變差
甘肅省地處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3大高原的交界地帶,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山高原氣候為主。就其自身基礎來說溫差大、降水少、草原面積小,并沒有形成草原畜牧業發展的優越條件。再加上前些年過度放牧導致草原退化和近些年來極端天氣頻發,使草原牧區的承載能力和自我恢復能力都在下降,不利于草原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2.2草原畜牧業發展經營模式簡單
根據對甘肅省內部分牧區的調查研究發現,一部分牧區目前仍然采取家庭經營、逐水草而居的畜牧模式,沒有畜牧業產品的深加工更不沒有形成有效的產業鏈。家庭經營、簡單粗放的發展模式對草原依賴性較大,牧草和飼料的儲備比較小,畜牧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還在靠天吃飯。在當前草場退化、極端天氣多發的情況下,草原畜牧業的承受風險能力有限,避免天災等不良因素影響的能力不足,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2]。
2.3草原牧區牲畜質量不夠高
牲畜的質量關系到草原畜牧業的發展水平和牧區人民的生活質量,對于甘肅地區的畜牧業來說,不夠好的草原生態環境、家庭式的經營使牧區人民承受風險的能力比較弱。而在畜牧業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牛羊疫病,再加上長期放牧也會對牲畜質量產生不好的影響。上述情況的客觀存在都影響著牲畜質量和牧區畜牧業的進一步發展。
3基于彈性視角下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策略
3.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護草原生態環境
面對當前畜牧業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靠天吃飯、對草場依賴程度較大的情況,必須要加強草原牧區基礎設施的建設,增強草原畜牧業抵御風險的彈性。首先,對牧區內現有的水利建設進行科學的改造升級,在考慮草原承載能力、生態基礎、畜牧業發展的條件下,保障牧區人民正常用水也保障草原生態建設用水;其次,加強牧區養殖戶的圈舍建設,為畜牧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也增強養殖戶抵御大風、暴雪等極端天氣的彈性。
3.2種植草料,發展畜產品加工業
單純的牲畜養殖風險大、利潤低,不利于牧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草原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要多樣化經營。首先,要大力發展牧草種植業,促進人工草料的種植和加工,減少對草原生態的依賴;其次,要延長產業鏈,發展畜產品加工業,對于畜牧業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肉、皮毛、奶等進行深加工,利用當前電商平臺和一帶一路建設契機進行銷售,發展多樣化經營模式[3]。
3.3科學飼養,提高牲畜質量
提高牲畜質量,有效保證牧民能盡快適應當前的氣候變化和草場生態變化,進一步保證牧民的穩定收入,增強草原畜牧業抵御風險的彈性。為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首先要加強培育良種,在現有牲畜養殖的基礎上對母羊、母牛進行重點培育,保證幼崽的質量;其次采取放牧與圈舍飼養相結合的方式,延長草料飼補的時間;最后加強對牛羊常見疫病的防治,做到圈舍干凈衛生,及時對牲畜注射相關疫苗,以此減少疫病侵擾。
4結束語
草原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對提高人民生活、保護草原生態起重要作用,基于彈性視角下,我們可以從基礎設施建設、多樣化經營、科學飼養幾個方面采取措施,飼養促進甘肅草原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芷銘.基于彈性視角下的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研究[D].內蒙古:內蒙古大學,2018.
[2]敖仁其,達林太.草原牧區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5(2):26-29.
[3]烏云格日勒,王德霞,包翠華,等.草原畜牧業生產現狀、問題與可持續發展對策[J].草原與草坪,2004(3):13-15.
作者:安耕 單位:甘肅省古浪縣防沙治沙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