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于林業發展的造林技術研究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安化縣位于資水中游,湘中偏北,雪峰山北段,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總面積4950km2,其中有林業用地39萬hm2,占全縣國土總面積的79.00%,森林蓄積量1216萬m³,立竹蓄積13793萬根,森林覆蓋率達76.17%。多年來,安化縣林業堅持以建立比較完備的生態體系和發達的產業體系為目標,以造林綠化、資源林政管理和產業化建設為重點,以科技為支撐,使林業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先后獲得“中國厚樸之鄉”“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全國林木種苗行政執法與質量監督先進單位”“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資源林政管理先進單位”等殊榮,2006年,又被評為“中國竹子之鄉”。安化縣通過采取工程造林、義務植樹和社會造林并舉的綠化措施,加快生態建設步伐,共完成各類造林3萬hm2,義務植樹750萬株,封山育林22萬hm2,森林資源得到了較好的恢復和增長,生態明顯好轉,基本形成了“小雨水不下川、大雨土不下坡”的生態安全體系;逐步建立了森林病蟲害監測機構,完善了森林火災預警機制和補救指揮體系,成立了護林總隊,組建了森林火災補救隊伍和民兵應急分隊,強化了森立公安、木材檢查站監督執法機構職能,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林地林權管理日益加強,林權發生面積達97.00%以上。林業第一產業形成了杉木、馬尾松、毛竹、木本藥材、林果5個頗具規模的林產基地,年產木材15萬m³,毛竹1000萬根,木本藥材1000t,林果15000t;林業第二產業形成了木材采運、制材、人造板、木竹地板、家具、松香、干鮮果品、木竹制品及工藝品等門類齊全,具有一定規模和技術基礎的林產工業體系;林業第三產業形成了以柘溪庫區省級森林公園、雪峰湖省級地質公園,紅巖和六步溪省級自然保護區為重點的森林生態旅游網絡,年森林旅游收入達到了1000萬元以上。當前,安化縣已進入林業發展最快階段,全縣總產值已突破10億元大關,農民純收入來自林業的比重達23.00%,林業產業已成為安化的重要支柱產業,對縣域經濟的影響和財政貢獻越來越大。今后,安化將會以現代林業建設為重點,做大做強“中國厚樸之鄉”和“中國竹子之鄉”,傾力打造秀美、和諧的新安化。
2林業資源培育技術
當前,為加快資源培育,及時供應林業產品市場,發展林業經濟,采用植苗更新培育方法是其中較為理想的技術措施之一。由于境內地形地貌復雜和林木生長周期較長等,這就決定了造林地種類的多樣化,整地任務艱巨,且整地質量和效果要求較高等。首先要對造林地土壤結構、養分和水分等方面進行改善,清除有雜草和灌木的林地,深翻土壤,經過這樣整地后改善了土壤水熱條件,肥力增加,使得人工栽植省力又省工,有利于播種后種子發芽和幼苗期根系生長及成活,避免林間植被與林木相互競爭林地營養空間,提高了造林質量。要根據栽植林木的不同進行林地整理,并因地制宜開展全面、帶狀或塊狀整地,一般平原和沙荒及水土流失較輕的坡地適用于全面整地,在整地帶之間存留一定寬度的不墾帶有利于保持水土;同時,依據苗木特性確定整地面積大小,面積大的林地山地要留有穴狀、魚鱗坑等,平原留有坑狀、高臺等,這樣既可提高土地使用率,又可防止水土流失。翻理林地前,要將整地清理的雜草、灌木以及采伐過的倒樹、枝丫、伐根等處理干凈,可利用人工、機具割除,然后,歸堆鋪平用火燒清除,還可以采用化學農藥噴灑,以殺死雜草和灌木植物。
3造林方法
3.1造林樹種選擇
現代造林遵循適地適樹、因地制宜、因地而異等種植理念,常常合理搭配樹種選擇和塊狀套種,這樣既改善了土壤結構和質量,有效增加土壤保濕能力和土壤肥力,也提高了闊葉林面積和造林質量,同時,還有效改變了林業面貌和多樣性,營造了多樣化自然環境,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使生態趨于平衡,對安化縣地理環境、自然氣候及生態平衡都有很好的改善。
3.2林木繁殖方法
3.1.1直播造林
這種方法施工簡單,省去了育苗工序,適用于大面積林地造林,但是直播造林只適合種粒大、易發芽、種源充足的樹種,在撒播時林地土壤必須水分充足,才有利于種子發芽生長;而且對于后期幼林撫育管理要求也較高。因此直播造林常選擇偏遠、人煙稀少、自然災害較輕的地區,有撒播、穴播、條插、縫插和塊狀播種等。
3.1.2分殖造林
安化縣竹子繁殖造林可采用利用竹子地下莖直接造林,該技術簡單,易操作,不但節省了育苗時間和費用,而且成活率高,幼林扎根后生長較快,可充分保持母本優良性狀。這種方法對造林地的立地條件要求較高,分殖材料受母本數量和分布狀況限制較大,適用于竹子、楊樹、柳樹等營養繁殖樹種。
3.1.3植苗造林
除了直播和分殖造林外,還可采用植苗造林法,通常利用一年生實生苗進行育林。
3.2造林最佳時間
傳統造林時間以春季為主,隨著造林技術推廣和樹木引種成效,植樹造林工作均有所提前,通常可在每年的12月到翌年2月完成,最晚不超過3月,冬季和初春季節溫度偏低,苗木大都處于休眠狀態,起苗和栽苗時水土流失較小,苗木栽植后更易于成活,有利于苗木根莖生長,提高抗逆性。這個時節造林第一年生長量可遠超秋季造林20.00%,陰雨天和雨過天晴時候最為適宜。
3.3栽植方式
應以穴植為主,挖深30~50cm、不小于40~60cm見方的植穴,穴底平整,栽植時苗木放置端正,根系順向水平舒展,可適當洚淺,以阻礙根勁萌蘗,生根部位擴大,增強苗木抗旱能力,苗莖入土三分之一左右,苗莖大于40cm時應入土15~20cm為宜。
作者:劉中華諶志華單位:安化縣林業局平口林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