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杉木造林技術及經濟效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引言
隨著木材需求量的增加,進行林業產業的營林造林工作顯得十分重要。杉木造林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因此在造林工作中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實踐,而如何合理的進行杉木的造林活動,促進杉木快速增長,是現今林業工作人員的重要任務。
2林分概況
本次調查在永安市的大坑村的場部工區、大坑工區、溪源工區,燕江村的坑邊工區和吉山村的下吉山工區開展,其具體情況如下。
2.1氣候條件林場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熱條件好,年平均氣溫19℃,最熱月平均氣溫28℃,最冷月平均氣溫10℃。年降水量為1700mm,全年無霜期為300d。
2.2地質地貌永安市位于福建省的西北部,屬三明市管轄范圍,其地理位置為東經116°55′~117°45′,北緯25°30′~26°15′。通過近年來對營林造林活動的大力開展,現杉木造林面積占全省杉木造林總面積的20%。本次選取的實驗林區內土壤有機質以及含氮量豐富,肥力深厚、土質肥沃,是閩中西北地區的綠色寶庫。林區內主要種植杉木、柳杉等,本次研究選擇杉木進行分析探討。
3研究方法
3.1方法對永安地區的杉木林區域進行了林分特征的分析,經過測量后選取若干林場設置標準地,對標準地中的每木檢尺、冠幅、胸徑等林分因素進行調查,并根據不同徑階進行統計分析。找出在標準地中胸徑與冠幅的關系,利用回歸分析的方法建立兩者之間的數學模型。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冠幅與其面積的關系計算出不同徑階的密度。創建合理經營杉木的密度表,從而為提高造林經濟效益提供依據。
3.2標準地設計本文選取永安地區不同區域林場的五處近熟林分進行調查。在每個林分區域中設1塊標準地,標準地中樣木均進行每木標尺,對每木的東西向及南北向冠幅進行測量,調查樣木總計222株,其分徑階統計情況見表1。
3.3小冠幅樣木統計在實際造林過程中,由于受到樹木之間的重疊、鑲嵌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實際的林分密度要遠大于計算密度,因此需要確定出最大的林分密度。按徑階在樣地中挑選出55株冠幅較小的樣木進行統計,其情況見表2。
4合理經營密度
4.1胸徑與冠幅數學模型的建立將表1中的平均冠幅與胸徑作為參數值,進行胸徑與冠幅的回歸分析,并根據其變化趨勢創建數學模型,回歸分析數學模型分3種,分別是:L=a+b×D+c×D2,L=a+b×lgD和L=a×Db。通過計算得出3種數學模型都具有極顯著水平的回歸關系,其中模型L=a+b×D+c×D2的相關系數最大,離差平方最低,因此選擇此模型作為胸徑與冠幅的數學模型。
4.2基本經營密度以上數學模型及表1數據為基準,進行DPS數據處理,得出方程L=1.7993+0.0324×D+0.0049×D2,帶入徑階至始終,得出其理論冠幅直徑。假定林分所有樹冠均為圓形,由冠幅直徑可推算出相應的樹冠面積,各徑階單位面積株數=666.67/相應徑階的樹冠面積。由于各林分密度不等,因此所得的各徑階單位面積株數可用作經營密度下限值使用。密度結果見表3。
4.3合理經營密度確定合理的經營密度能夠保證林木更快的生長,從而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而最合理的經營密度,為密度的中間值。針對不同經營方式,以大、中、小3種胸徑區別方式,對杉木的經營密度進行統計,見表4。
4.4經濟效益在造林活動中的經濟效益主要通過兩方面進行評價,一方面是造林的投入費用,另一方面是造林的投資收益。前者主要包含有材料的運輸費用、人工費用、幼苗的管理費用等。以筆者的實際工作經驗對此類費用進行估算后,可得出每畝的人工費用約為650.00元,每畝的運輸及工具費用約為60元,幼苗管理費每畝約為40元。另外林區的維護設備費用約為每畝100元。苗木以及除草劑費用約每畝225.3元。其他費用約每畝20元。總計每畝投資使用費用約1095.3元。而投資收益則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木材銷售,另一種是樹種銷售。其主要的經濟效益情況如下。
4.4.1木材銷售以小徑原木材計算公式為計算標準,進行木材經濟效益的計算。P為木材積(m3),d為檢尺徑(m),h為檢尺長(m)。杉樹按小徑材經營成熟需要16年時間,若將長成杉樹的直徑設定為12cm,則其半徑為6cm,高度10m,其木材的立木材積為0.0629m3,出材材積0.04m3,以實際工作中的杉木木材銷售情況得知,杉木每立方米的銷售價約為1000元,扣生產成本后純利每立方米約700元,則成熟杉木每株的經濟效益為,28元。在一畝種植200株杉樹的林場中,扣除種植成本后其每畝純平均經濟效益為4504.7元。
4.4.2樹種銷售以每畝種植200株杉樹為例,若作為種苗進行銷售的杉樹生長直徑設定為5cm,需要生長5年,每株樹苗可以賣15元,則每畝林場的年產值為3000元,年平均效益為1904.7元。同理,若直徑設定為10cm,培育10年,則每株樹苗30元,每畝產值6000元,畝均效益4904.7元。
5結語
開展杉木造林活動需要綜合各種情況進行考慮,要使杉木的生長情況優良,需要將造林密度進行合理的規劃,使杉木群體能夠有效的利用光能以及土壤能力,同時要保證林木能夠具有充分的營養吸收空間,通過密度的有機調整,使杉木林的群體結構得到提升。從而加快杉木的健康生長,促進經濟效益的加強。由合理經營密度表可以發現永安地區的杉木不同徑階的經營密度最佳范圍,更大程度上方便了進行杉木造林活動的密度設置工作。同時根據對杉木經濟效益的計算結果可知,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短期進行杉木樹種的經營,長期進行杉木木材的經營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杉木林的經營密度符合合理經營密度值的情況下,其經濟效益以及木材、樹種的質量都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證。另一方面經營密度表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指導工作人員進行定量的間伐,調整間伐強度以及重復期,使經濟活動能夠最小程度的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保證了林業經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林春 單位:福建三明市永安林業局小陶林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