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區荒山造林技術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伴隨著國家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增高,對于生態環境也越來越重視。遼西地區荒山較多,缺乏植被使荒山產生態效益差,還導致一些自然災害的發生。從遼西地區的荒山造林工作出發,通過樹種選擇、種植方式、造林規劃和抗旱工作等幾個方面出發,對如何提升荒山造林的有效性和樹種存活率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遼西地區;荒山造林;技術分析
我國在經濟發展中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因此在環境保護和生態治理上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其中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等政策的實施,有效緩解了我國的環境污染壓力,為提升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在遼西地區的荒山生態改善工作中,依舊面臨著不少的問題,其中苗木存活率和水源引用依舊十分困難。下面將針對荒山造林技術進行分析,為遼西地區荒山植被恢復提出自己的看法。
1遼西地區環境概述
遼西地區是我國遼寧省西部的山區,在東北三省內,這里的氣候較為寒冷干燥,并且山區內溝壑縱橫,水資源嚴重匱乏,一到雨季水土流失情況十分嚴重。遼西地區的土壤大多為多種類褐土組成,其土壤層較為淡薄,大型植被生長困難。而本地區的植被屬于華北植物系,以旱生的草本植物和灌木為主,主要有荊條、興安胡枝子、針茅、羊草等等,并且蓋度較小,只有在陰面才形成一定的植被范圍。遼西地區的荒山較為集中,根據近些年的調查可以發現,荒山面積在不斷擴大,雖然當地不斷進行植被造林,但是效果較少。荒山改造難度大,主要是因為草坡和灌木在生長中爭奪林木幼時養分,影響到造林的效果。再加上一些灌木坡上的植被根系發達,導致土壤內幼樹缺乏競爭力,降低了存活率。因此,要想改善荒山的生態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大規模的整地和土壤改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還應當利用灌木的生長保持水土,給幼樹生長創造條件,因此整地和保留之間的選擇要合理。
2遼西地區荒山造林技術分析
遼西地區由于荒山面積廣,范圍大,在不同的荒山范圍內,其植被分布和土壤環境都不相同,因此在造林過程中,必須要利用科學合理的技術,因地制宜,實現樹種存活率提升的目標,最終實現荒山造林的成功。
2.1樹種選擇
樹種的選擇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只有科學合理選擇樹種,才能夠提升荒山造林的成功率。通過大量的實踐案例可以發現,只有將樹種適應性和經濟性完全結合起來,因地制宜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結果。遼西地區的荒山生態環境較為惡劣,在造林過程中根據當前的植被情況和實踐經驗發現,本地區的荒山造林適合水土保持林和防風固沙林為主,發展經濟林為輔。在選擇樹種上要做到能幫助土壤積蓄水分,吸收地表徑流水資源,固定土壤避免受到侵蝕作用。因此,在遼西地區荒山造林中可以選擇油松、側柏、刺槐、山杏、沙棘、胡枝子等等,保護荒山水土不至于流失,在低山和近山等條件較好,土層較厚的地區可以種植一些大扁杏等經濟林木,通過合理選擇樹種,科學配置,能夠有效提升造林的成功概率。
2.2造林前的整地工作
遼西地區荒山造林成活率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土壤中水資源不足,尤其是在春季干旱時期,幼樹難以獲得足夠的水源灌溉,導致出現樹苗死亡的現象。另外,由于荒山土壤層較薄,土壤肥力不足,也是導致樹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在荒山造林前,應當做好整地工作,清除雜草,并做好合理的灌溉和施肥工作,促進幼苗的成活率。在實際整地工作中,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穴狀整地法、魚鱗坑整地、水平階整地、水平溝整地。通過長期的嘗試可以發現,遼西地區整地后的含水量和孔隙率都獲得了提升,其中水平溝整地效果最好。整地工作的開始在春夏秋時期都可,而遼西地區要在雨季來臨前做好整地工作,消滅雜草,并提升土壤的蓄水能力以保障樹苗能夠很好的成活。因此,整地工作基本上需要提前一年或者半年。在整地工作中,應當做好規劃和設計工作,根據不同的區域選擇合適的整地方式,避免原生態環境的破壞。在整地中要保留灌木叢,防止水土的流失。
2.3造林時期
2.3.1造林時期。造林時期首先要選擇樹苗生長的適宜季節,根據所選樹種的習性和當地的氣候環境選擇造林的季節。遼西地區春夏秋季都可以開展造林工作,但是由于春季氣候較為干旱,因此造林要在4月上旬左右,夏季是雨季,要在第一次透雨后及時造林。秋季一般在10月中旬開始。
2.3.2造林方法。在造林時期確定之后,要選擇合適的造林方法,有植苗造林、播種造林和分殖造林等。不同的造林方法適應于不同的樹種和周邊環境。在實際造林工作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造林方法,比如遼西地區要以植苗造林為主,采用穴植法進行造林,針葉類樹種可以用營養杯造林等等。
2.3.3造林密度。造林密度的制定需要根據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第一是造林目的。如果造林是為了保持水土,就需要大密度,迅速覆蓋荒山表層,使落葉能夠形成厚的保水層,提升保水能力。第二是造林樹種。不同的樹種需求的生存空間和環境有著不同的要求,它們的生長速度和光照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密度指定上,陽性樹種不能夠密度過大,以免陰影影響生長。第三是經營條件。經營條件較好的地區可以通過增加密度來獲得更好的收益。第四是先進的造林技術。優秀的造林技術能夠彌補密度較大帶來的影響,可以增大密度。
2.3.4幼林保護。幼林的保護也是能夠提升成活率的重要方式,主要包括對病蟲害的防治,對雜草的清除,良好的施肥和對有害動物的防治等等。
3荒山造林新技術的應用分析
3.1保水劑保水劑是一種吸水性樹脂,利用其內部的網孔結構進行吸水,能夠有效儲存水分供幼苗使用。目前的保水劑種類比較多,在使用上可以通過保水劑侵泡幼苗根部、保水劑拌土和保水劑噴灑等3個方法,提升幼苗存活率。
3.2抗旱造林粉這種藥物從生物中提取,能夠通過浸泡根部的方式,調節植物的生理發育情況,使根部吸水能力增強。該藥物與保水劑不同之處在于,它能夠提升植物體的吸水能力,而不是土壤的保水能力。此藥物能夠很好的提升幼苗的存活率并且成本較為低廉。
3.3蓄水滲膜造林蓄水滲膜是一種高分子復合材料,能夠利用導水纖維的方式將蓄水滲膜的包裝水通過分子傳導釋放出來,形成一種濕氣,從而提升土壤的水分含量,滿足苗木的生長需求,使幼苗能夠度過較為脆弱的成長期。
3.4應用容器苗造林容器苗與裸根苗相比,能夠有效提升成活率,節約育苗的時間和土地資源,便于實現機械化和標準化的經營管理,適合在荒山地區使用,是一種十分有效的造林技術。
4結束語
總而言之,遼西地區由于生態環境較差,并且長期的水土流失導致荒山十分貧瘠,要想實現造林成功,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先進的技術手段,來完成造林工程,提高幼苗的成活率,避免荒山的水土流失情況,創造出一個良好的造林環境。在造林中,要重視樹種選擇、造林時間和先進技術的應用,科學合理的造林工程有利于提升造林成功率,為生態環境建設做出貢獻。 。
參考文獻
[1]姚秀然.遼西地區荒山造林綠化技術要點[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06):189.
[2]王士鵬.荒山造林技術在遼西地區的應用研究[J].鄉村科技,2018(17):77-78.
[3]王曉東,胡玉森.荒山造林抗旱技術在遼西地區的應用[J].鄉村科技,2018(02):66-67.
[4]朱芳明.遼西地區荒山造林綠化技術要點[J].鄉村科技,2016(26):52.
[5]王景學,王世忠.遼西地區荒山植被恢復途徑探討[J].陜西林業科技,2012(01):44-46.66
作者:龐海旭 單位:遼寧省朝陽市雙塔區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