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紅油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術解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對于紅油香椿矮化密植園來說,其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常年的生產和出售香椿芽,因此園地一定要產量高、投產早。這也就表示,紅油香椿矮化密植園對土壤的要求比較高,同時要求排水便利、濕潤肥沃、土層深厚、水源充足、地勢平坦,而且還需要有便利的交通,有助于日后的銷售。本文主要針對紅油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術中的土壤選擇與改良,栽植建園以及矮化密植管理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對后期的紅油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有效的提高矮化密植園的產量。
關鍵詞:
紅油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術
紅油香椿以其自身的美味可口、香氣濃郁、質脆多汁、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一種高檔蔬菜,人們對紅油香椿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而且在香椿的采芽時期,正是各種新鮮蔬菜的淡季,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據了解,在每100g香椿芽中,一般含有58mg維生素C、0.93mg胡蘿卜素、120mg磷、100mg鈣、1.5g粗纖維、0.4g脂肪、5.7g蛋白質。因此,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量,紅油香椿逐漸向園藝化的方向發展,也促進了矮化密植栽培技術的發展與進步。
一、土壤的選擇與改良
由于是密植園,所以不僅僅只是地上部分具有大量的枝條,在地下也具有龐大的根系,且具有較大的密度,這對土壤的要求就極高。只有土層深厚,才能夠容納大量的根系;只有土壤疏松,才能夠具有較高的通透性,促進根系的健全發育;只有土壤肥沃,才能夠保證根系營養的充足[1]。除此之外,由于矮化密植園中的栽植株數比較多,這樣后期如果需要進行深翻改土的話不太現實,因此在栽植之前就需要完成土壤改良。
(一)土壤深翻
當選好場地之后,首先需要將土地平整,這樣后期的灌溉工作就會比較便利;其次是利用挖掘機對土壤進行全園深翻,深度至少在30cm左右,并對其進行整合,保持整體的平整度;最后于秋末至冬初的時間按照具體的栽植點來挖定植穴,其深度大約在80cm-100cm左右,通過冬季低溫風化疏松土壤殺死地里的害蟲,為后期的苗木定植工作做好準備[2]。
(二)施肥
將土地整平之后,將大糞、腐熟的廄肥或者是土雜肥在地表上均勻的潑撒,其施肥量一般是每667m2需要4000-5000kg,并翻入土壤中,這主要是為了增加土壤中的肥力。為了保證肥力足夠,在栽植的時候也可以在穴中放入過磷酸鈣和腐熟的餅肥,這有助于幼苗早發,對產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二、栽植建園
(一)密度種植
紅油香椿的苗木經過矮化處理之后,其冠幅都會比較小,便于密植。在后期的管理中,還應該適當的采用瓣芽、摘心、修剪等方式來有效的控制好樹型,這也從另一方面提高了密植園的種植密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密度過大的話,一方面人為管理的難度會比較大,另一方面植株間的透光性和通風性都比較差,對紅油香椿苗木的生長產生一定的限制。通過實際的試驗結果得出,每667m2的面積中,最好的效果是種植2960株紅油香椿,行距是80-100cm,株距是50cm,其產量能夠達到1268.32kg[3]。
(二)矮化密植園配置
對于矮化密植園來說,一般多是應用長方形配置,株距為25cm,行距為50cm,但是有的時候也會采用“寬窄行”的方式,其株距為30cm,行距是50cm,這樣能夠實現單位面積中株數最大化,而且后期人為采收和管理也比較便利[4]。下圖為配置示意圖:
(三)矮化整形
針對苗圃中并沒有進行矮化整形的紅油香椿苗木來說,在栽植之后應該從苗木20cm左右的位置剪去,促發下部的側枝,一般保留2-3個作為一級側枝,到側枝達到30cm之后,就可以將頂梢掐除,保留10cm左右的枝樁,以促進二級側枝的萌發,以后每年春季進行同樣操作,連續4-6年就能形成多頭狀灌叢式的樹體結構。對于這種樹型來說,能夠最大限度的長出頂芽,有效的增加產量,而且由于透光性和通風性都比較好,因此風味好,芽肥嫩。
三、矮化密植管理要點
(一)植株管理
對于矮化密植園中的紅油香椿來說,由于是常年栽培,因此需要定期的進行更新和疏伐。一般是在種植5年之后,需要隔一株挖一株;當8年之后,則是需要隔一行挖一行;當12年或者是15年之后,需要再次進行間伐株間和行間。在休眠期,需要將發生病蟲害的,或者是細長和過密的弱枝進行修剪。對于一些生長了4年左右的骨干枝進行修剪,一般是保留30cm左右,將上部剪去,萌發新芽。
(二)施肥與灌水
在采芽高峰季節,最好是每月施加一次復混肥料(磷肥100斤,鉀肥50斤,廄費5000斤),以保證椿芽的質量和產量。對于紅油香椿矮化密植園來說,由于需要常年的采摘,同時對水分的需求量也比較大,除了冬灌措施之外,干旱季節每10-15天需要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香椿喜歡潮濕的土壤,但又怕水漬,因此,在梅雨季節來臨之后,要及時開挖排水溝,防止積水,影響椿芽風味,引發病害。
(三)病蟲害防治
幼苗期立枯病較為嚴重,一旦發病,可及時噴施25%多菌靈600倍液防治。夏秋季易發生葉銹病和白粉病,可噴施500倍粉銹靈進行防治。蟲害有香椿毛蟲、天牛、刺蛾等,可用90的敵百蟲800倍液,或用45%的毒死蜱1000倍液防治。
參考文獻:
[1]尹慶珍,谷成銅,張立永,王國華,郄麗娟,趙付江.紅油椿苗木繁育技術研究與示范[J/OL].河北農業科學,2015(06)014.
[2]張樹賓,李文進,喬德福.撫仙湖徑流區香椿矮化密植高產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2016,05:39-40+38.
[3]崔元林,童文彬,程大華.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05:95+100.
[4]韓麗麗,翟忠琴.香椿的栽培與食用價值[J].蔬菜,2013,11:46-48.
作者:馬尚周 單位:宜昌市秭歸縣梅家河林業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