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互聯網時代現代農業發展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互聯網+現代農業”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對于當前河南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基于此,概述河南省“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構建并完善“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的措施,為“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現代農業”;農業信息服務;商業模式
2016年5月,農業部與八部委聯名下發《“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了“互聯網+現代農業”的11項主要任務和6項重大工程。在國務院和農業部利好政策的帶動下,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積極響應“互聯網+現代農業”。其中,2016年1月,河南省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積極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2016年11月,河南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出臺《河南省“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計劃》。但河南省“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剛剛起步,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會暴露出諸多問題,應實施相應的保障措施來為“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1“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現狀
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到現代農業的生產和經營管理中,有助于提升現代農業服務水平,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精細化、智能化的生態新模式[1]。在“互聯網+現代農業”政策的引導下,河南省農村信息化水平逐漸提高,涉農電商企業逐漸增多。其中,2016年河南省內與現代農業、農產品相關的網絡店鋪超過了11萬家,在京東、天貓等大型電商平臺的店鋪就有5.6萬家。
2河南省“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農業信息流通渠道不暢
截至2016年底,在我國所有省份中,河南省農村人口排名第一,為5171萬人,占比54.15%。而且留守在農村的農民學歷一般都在初中及以下,文化素質較低。另外,農村尤其是偏遠山區經濟發展較落后,無法建設信息技術相關的硬件設施,現代化的通信設備如無線網絡、智能手機等也得不到普及。偏遠農村的信息技術硬件和軟件設備落后,無法實現最前沿的農業信息的有效實時傳播[2]。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推廣,將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現代農業的發展進程。
2.2商業模式發展不完善
“互聯網+現代農業”最常見的形式是農村電商,目前涉及與現代農業相關的互聯網電商平臺有B2B、O2O和B2B2C。“互聯網+現代農業”的電商模式中,B2B是發展相對較完善、較成熟的模式。中華易購商城是河南省最大的農村電商平臺,商業模式主要是B2B和M2C,用于農產品的直銷,目前建設有800多家線下實體服務中心,收集4800多個村莊的特色農產品,為480多萬農村消費者服務。從總體上來說,目前河南省“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迅速,但仍然存在沒有相對較為成熟的商業模式的問題。與現代農業相關的電商平臺較少,平臺內容簡單、結構單一、技術水平較低,且網頁更新滯后、點擊率較低[3]。“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完善成熟的商業發展模式作為支撐,河南省互聯網電商仍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進一步發展完善成熟的商業模式。
3河南省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的保障措施
3.1加快推進農業信息服務
為了推進現代化農業發展,提高農業信息服務水平,河南省可從如下方面著手。首先,盡快建設農村網絡硬件和軟件基礎設施。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現代農業的生產越來越離不開高科技,而傳統的媒體形式已經不能適應農村勞動力對農業信息和資源的需求。農民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有必要及時獲得最新的現代農業信息[4]。其次,盡快建設現代農業信息服務平臺,加強現代農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軟件開發。再次,不斷拓展并完善農業信息傳播途徑。從傳播途徑來說,可以從3個方面拓展。一是無線網。通過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手段促進各家各戶使用無線網,傳播農業信息。二是政府協助。通過政府推廣人、農業合作組、專業培訓等得到政府在農業信息傳播途徑上的協助。三是其他渠道。通過廣播、報紙雜志等媒體傳播現代農業信息。
3.2不斷完善商業模式
為完善現代農業電商的商業模式,可以從如下方面著手解決問題:一是建設更多有特色的農村電商平臺,鼓勵更多的農村勞動力投入“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中;二是國家大力重視現代農業電商主體的培育,努力擴大“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市場規模;三是不斷提升“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服務水平,營造互聯網現代農業氛圍。另外,可展開多樣化的農村電商交易模式,如農產品境外電商、“互聯網+休閑農業”、會員制農莊、“互聯網+淘寶村”等[5]。
參考文獻
[1]郭瑞強.基于互聯網思維的河南農業經濟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6(6):196-200.
[2]王健,汲朋飛,劉立軍.“互聯網+現代農業園區”的個案研究[J].經濟縱橫,2016(9):96-100.
[3]王金鳳,梁瑞華.“互聯網+”現代農業探索與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6(19):16-19.
[4]謝東升.“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創新發展機制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16.
[5]楊繼瑞,薛曉,汪銳.“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經營思維與創新路徑[J].經濟縱橫,2016(1):78-81.
作者:韓江霞 單位: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