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種苗管理中常見問題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使人們不再僅是關注衣食住行,而是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關注我國的環保事業發展。林業資源作為我國環保事業發展中的重點內容,更加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林業種苗管理作為林業發展中的關鍵性內容,對林業的發展具有直接的影響,是林業發展中必須注重的問題。基于此,以林業發展中對林業種苗管理常見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為切入點,旨在推動我國林業種苗管理健康發展,保障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林業資源;種苗管理;措施
我國經濟在飛速發展的同時,給環境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有效施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氣候變暖、滑坡、霧霾等現象,這對我國環境保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不斷增強我國綜合實力,落實國家可持續戰略。林業種苗管理作為我國環境保護的重要環節,不僅可以提高樹苗的成活率和保護環境,對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價值。林業的發展還有利于生態文明發展,對河流的流徑等都具有積極的影響,對我國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1]。現階段,我國林業發展的現狀要求林業種苗管理必須受到重視,保證種苗的質量,但是目前林業種苗管理在實際發展中還存在很多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林業的發展,不利于生態文明的構建。因此,分析目前林業種苗管理中常見的問題與林業種苗管理問題措施,希望對解決相關問題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為我國林業的全面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1現階段林業種苗管理中常見的問題
1.1林業種苗的生產設備有待完善
在傳統的種苗管理模式的不良影響下,很多林業種苗管理站在管理種苗時,還只是采用原有的管理方式,以至于種苗管理模式遲遲得不到創新發展[2]。這種現象主要表現在很多林業站種苗的生產還只是采用集約化生產模式,林業種苗的大批量生產需要人力資源與生產設備共同完成,但很多林業站在林業種苗生產設備方面都處于設備落后階段,先進的設備并沒有引用到種苗的生產中,以至于種苗在生產中難以達到信息化、智能化與自動化,生產出來的種苗質量和數量也無法得到保證,最終導致林業種苗管理發展緩慢。同時,當前很多林業在林業種苗管理中,對林業種苗操作或經營管理上都還采用簡單化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與現代化林業發展要求存在很大差異,不利于林業種苗管理有效性發展。
1.2林業種苗管理過程中投入的資金不足
林業種苗管理的宗旨在于提高種苗栽植的成活率,促進林業的發展。但目前林業種苗管理發展的現狀卻是,種苗在栽植過程以及種苗后期管理中所需要的資金不足,這都加大了種苗管理的難度[3]。資金是林業種苗栽植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資金的不足必然會導致種苗栽植的數量下降,對種苗優質品種的栽培產生消極影響。在種苗后期管理中,資金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對種苗的生長以及林木的質量等方面都具有極大的影響。例如:大多數林業生長的周期較長,林木的種植到應用是一個漫長的階段,在林木成長階段中,種苗的質量會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以至于種苗后期管理需要龐大的資金,但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很多企業盲目追求經濟利益,在林業種苗栽植后期管理中投入資金不足,最終導致種苗生長情況不佳。
1.3種苗管理專業人才系統不完善
相對于其他管理工作,林業種苗管理的另一難點在于管理缺少專業的管理人才,增加管理工作開展的難度,這主要是人們的觀念造成的。很多人對林業的種苗管理理解還不完善,認為林業種苗管理只是農業方面的活動,因此在管理中只要做好種苗的施肥、除草等日常工作就可以,并不存在管理技術上的要求,認為從事林業種苗管理工作并不需要相關的專業知識。但實際的種苗管理中,種苗管理的要求并不僅是對種苗進行日常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要保證種苗的成活率和良好成長環境,但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目前很多苗木管理人員對苗木并沒有專業了解,例如:在苗木出現問題時,不能及時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降低了林業種苗的管理質量。此外,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種苗的成活率直線下降,種苗總體質量受損,因此,加強林業種苗管理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十分有必要。
2林業種苗管理的有效改進措施
2.1提高種苗管理人才的專業素質
林業種苗管理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管理人才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素養和良好的管理技能。因此,林業種苗管理部門要加大管理人才的投入,為種苗管理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從根本上優化管理模式,從而提高管理水平。培養專業的林業種苗管理人才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4]。首先,內部培養。林業種苗管理內部要積極組織種苗管理人員參與培訓,學習先進的種苗管理知識,提高其種苗管理技能。例如:派遣管理人員外出學習和交流,積極吸收和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為種苗管理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在對內部管理人員的管理上,要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和獎懲制度,對于工作消極、擅離職守的管理人員,要追究其責任并做出相應的處罰;對于工作突出、表現優秀的管理人員要予以嘉獎。這樣不但可以從制度上充分保障林業種苗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還有利于吸引外部優秀的種苗管理人員。其次,外部招聘。在招聘種苗管理人員時一定要嚴格,要求應聘人員要具備專業的種苗管理知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兩者缺一不可。此外,可以通過提高種苗管理人員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條件等吸引專業人才,從來源上保證種苗管理人才的質量。
2.2改變原有的管理模式,保證管理模式的先進性
由于受到傳統的管理觀念的影響,很多林業管理部門管理理念還比較落后,與現代化林業發展的要求相差甚遠。因此,林業種苗管理部門要全面改革管理觀念,大膽創新管理理念,要將科學技術發展下的先進管理技術以及先進的管理理念融入到林業種苗的管理中,使種苗管理與時俱進,有效提高種苗管理質量。例如:在林業部門管理種苗時,應改變以往資金不足的狀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在管理中結合種苗成長所需的先進技術,購置先進的管理設備,在林業種苗管理中使用現代化的管理措施,提高種苗的成活率[5]。林業管理部門還可以通過將信息技術與種苗管理制度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實現不同林場的溝通與交流,構建一個資源共享的有效平臺。這一平臺的優勢在于,在林場出現管理問題或其他問題時,種苗的管理人員可通過該平臺借助集體的力量,解決林場種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實質上提高林業種苗的管理效率,促進生態文明構建發展。
2.3培育良種,提高種苗的成活率
對于種苗管理工作者而言,其最終任務在于提高種苗的成活率。但現階段很多林業管理部門在林業種苗成活率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以至于種苗的成活率并不高[6]。種苗管理工作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保證種苗的成活率,加快對良種的培育,這主要是因為良種經營的經濟效益要比普通種苗的經濟效益高得多,最重要的是,良種培育可以從培育種苗所需的時間以及所花費的成本等方面降低花銷,并保證苗木的培育質量,因此,培育良種是目前提高林業種苗管理質量的一大重要舉措。為有效提高種苗管理部門對良種的重視性,種苗管理部門可以從種苗的宣傳方式出發,通過宣傳欄宣傳或網絡宣傳等多種途徑加強對良種的宣傳,從而達到樹立典型的效果,全面激發苗木的生產商對生產苗木的積極性,這種宣傳模式不僅可以有效加深人們對于良種的認識,還有助于人們對良種培育的積極性,是林業種苗成活率的重要動力。
3結語
在工業化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的環境及生態都受到嚴重影響,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林業發展更加受到人們重視,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容小覷的因素。但目前我國林業種苗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阻礙了林業發展,不利于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有效實施。針對這些問題,林業管理部門想要提高種苗管理質量,必須從林業種苗管理的相關工作人員以及管理模式、良種培育等方面出發,切實提高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將先進的管理模式應用到種苗管理中,加大種苗管理資金投入,培育新品種,切實保證苗木的成活率,全面提高林業種苗管理的質量,加快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游國防.林業種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鄉村科技,2016(21):63
.[2]朱慶斌.林業種苗管理中常見的問題及措施[J].現代園藝,2015(4):226-227.
[3]吳國文.淺談林業種苗管理中常見的問題及措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30):261.
[4]郭科研.淺談林業種苗管理中常見的問題及措施[J].中國農業信息,2015(15):145.
[5]曹林峰,吳智林.林業種苗管理中常見的問題及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30):282.
[6]陳阿敏.淺談林業種苗管理中常見的問題及措施[J].中國農業信息,2016(5):30-31.
作者:羅余鳳 單位:貴州省余慶縣種苗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