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yè)項目造林中幼林撫育調研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防護林科技雜志》2015年第一期
1調查方法
1.1調查對象林業(yè)重點項目造林2003—2005年人工造林地,林齡9~11a。
1.2樣地設置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開展林分樣地調查,在全面踏查的基礎上,分不同地類、樹種、經營方式等隨機布樣。在選定的林分內選擇能夠代表林分狀況的地段布設標準地,標準地規(guī)格為20m×30m,面積0.06hm2,共布設調查標準地50個,調查總面積3hm2,占全鎮(zhèn)總面積的0.35%。
1.3標準地測定主要調查林分起源、樹種、密度、郁閉度、平均年齡、平均樹高、平均胸徑、大側枝量、林下灌木、透光性、病蟲害、風折木、撫育等情況,對林分進行整體評價。在標準地內,采取每木檢尺法,利用圍尺測胸徑,手持測高儀測高,米尺測株行距,目估大側枝量,每米數(shù)樣點、亮點測郁閉度,逐項填寫每木檢尺表和調查表。現(xiàn)場測量、計算、分析,評定是否撫育及其撫育方式。其中郁閉度=1-亮點數(shù)/總樣點數(shù),各徑階高算術平均值為平均高,各徑階斷面面積加權平均值反查材積表算平均胸徑。
2數(shù)據分析
2.1不同樹種生長情況現(xiàn)狀調查由表1顯示:(1)刺槐,林相整齊,生長健壯,基本無病蟲害和風折木,但透光性差。調查發(fā)現(xiàn),樹體多呈紡錘形,枝條相互交叉嚴重,多頭、多枝現(xiàn)象普遍,枝下高較小(主干地上1m以內有1~3個側枝、雙頭枝的樹木占林內總樹木的25%左右,主干地上1~2m內有3個以上側枝的占50%以上,地面株距1m左右有小樹木的占20%左右),幾乎全郁閉。分析原因有三:一是群眾積極性高,一次成林心切,未按設計實施,初植密度偏大;二是有部分自生苗;三是有個別為根蘗萌生苗。(2)油松、側柏,一般設計在立地條件較差地段,多數(shù)地塊經逐年補植才能達到成林密度,林相參差,透光性良好,但草灌雜生,爭肥爭水現(xiàn)象明顯,近兩年個別地段還有側柏葉枯病發(fā)生。(3)速生楊,栽植規(guī)范,株行距為2m×2m~2m×3m,初植密度偏大,因立地條件不同,長勢、速生性、透光性等存在兩極分化,且部分地段有病蟲害發(fā)生(具體差異分析見3.2分析)。(4)針闊混交林,多數(shù)因反復補植且樹種不同,形成混交,樹種雜,密度大,分布不均,混交不規(guī)則,形成復層林或多層林,存在“大樹健長,小樹歇涼”現(xiàn)象;光照較差,小樹生長不良,林下衛(wèi)生狀況較差,個別地段有病蟲害。
2.2不同立地條件郁閉情況調查由表2表明,不同立地條件下,各樹種林木長勢不同,林分郁閉情況差異較大。調查中發(fā)現(xiàn):刺槐相對速生,胸徑在6~13cm,郁閉度較大,尤其是立地條件好的退耕地栽植,幾乎全郁閉。油松、側柏整體生長緩慢,透光性良好,灌木較大或立地條件較差的地段郁閉度只有0.3左右,退耕地栽植密度較大地塊,郁閉度高達0.8左右。2001年以來,楊樹栽植以84k、103等速生豐產楊為主,在荒山荒地、撂荒地栽植的楊樹弱小,胸徑只有3.5cm左右,幾乎停止生長,僅能維持生命,急需采取割灌、除草、施肥等撫育措施;在塬區(qū)退耕地栽植,肥水充足,速生豐產性能突顯,平均長勢良好,胸徑最大的有22cm左右,幾乎全郁閉,但邊緣效應嚴重,存在透光性差問題,部分地塊還有腐爛病、天牛、透翅蛾等病蟲害,需采取間伐措施,改善光照條件。針闊混交林,郁閉度整體偏大,個別地段高達0.85,林下衛(wèi)生狀況差,個別地段有病蟲害,急需清理灌木、弱小木、病蟲木。
2.3不同樹種撫育情況調查表3表明,各樹種撫育與沒撫育、撫育程度及方式不同,林分生長狀況不同。刺槐75%左右的林分需要撫育,措施以修枝撫育為主、間伐撫育為輔,目前已經完成撫育10%左右。油松有50%左右需要撫育,以割灌除草為主,修枝撫育為輔。側柏60%需要撫育,以割灌除草撫育為主。楊樹有85%需要撫育,其中山區(qū)長勢弱小的以割灌、除草、施肥撫育為主,塬區(qū)長勢良好的以間伐撫育為主,隔行隔株伐除生長不良的弱小木、病蟲木,增加透光性,改良生長環(huán)境。混交林則以修枝、割灌撫育為主,改善林下通風透光狀況,盡量消除打傘乘涼現(xiàn)象。
2.4不同經營管理情況調查為了更好地落實撫育措施,對項目承包經營管理情況也做了輔助調查,可分兩大類:一部分承包戶獨資經營,承包年限多在30年以上,靠治理荒山荒坡、植樹造林發(fā)家致富,又享受國家政策補助,積極性高,管理經心,自主實施了一些簡單的撫育措施。一部分承包戶與村組合作經營,承包年限多在30年以下,個戶承包荒山荒坡植樹造林享受國家政策補助,村組獲樹或獲利,互惠互利,但存在管護撫育責任不實、不力現(xiàn)象。
3結論
3.1近年林業(yè)項目造林成效突出,林木正處于生長旺盛期,急需實施科學化撫育管理,以促進資源節(jié)約、林分健康、蓄積提升,更好發(fā)揮森林碳匯作用。
3.2不同立地條件下林木長勢不同,林分郁閉情況差異較大。立地條件較差的荒山荒地造林,林木長勢較弱,郁閉度相對較小,透光性較好,病蟲害少,需小強度撫育;立地條件較好的棄耕地、退耕地林木枝葉茂盛,長勢良好,郁閉度相對較大,透光性差,部分地塊有病蟲害發(fā)生,急需進行較大強度的撫育。
3.3不同樹種撫育方式方法不同。目前,刺槐純林以修枝撫育為主,油松、側柏純林以割灌除草為主,混交林則以修枝、割灌撫育為主,山區(qū)楊樹純林以割灌、除草、施肥等撫育為主,塬區(qū)楊樹純林以間伐撫育為主。
4建議
4.1森林撫育補貼試點項目應不受重點公益林指標限制,應擴展到其他林業(yè)重點項目造林成果的撫育,進一步提高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產效能和生態(tài)功能,以滿足社會經濟發(fā)展對森林產品及其環(huán)境服務功能的需求。
4.2中幼林撫育措施宜盡早實施,既節(jié)省人力、物力、財力,又能合理利用資源,促進林分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
4.3前期森林撫育補貼試點項目經營管理表明,資金缺乏是實施中幼林撫育措施的制約因素,堅持多方籌資,加大投資力度。
作者:張曉萍單位:千陽縣林業(y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