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種桑養蠶技術與產業發展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種桑養蠶對實現農民增收,促進農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種桑養蠶技術要點,探究了種桑養蠶產業的推廣發展策略,以促進我國農業產業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種桑養蠶;技術;蠶桑產業;發展;對策
近年來,我國桑蠶產業實行東桑西移的政策,種桑養蠶具有投資小、效益高、見效快等優點,成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我國種桑養蠶歷史有悠久,曾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我國桑蠶產業具有完善的產業結構,隨著東桑西移發展戰略的實施,在高效桑樹種植與桑蠶飼養技術指導下,桑蠶產業發展對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
1種桑技術要點
1.1選擇優質桑品種
桑樹是桑蠶發展的基礎,應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桑品種,選用優質的桑苗進行種植。根據不同地域選擇適應當地氣候環境的優質桑品種進行推廣。桑樹屬深根性植物,桑樹自身含水量在60%以上,水分過多會導致桑樹死亡。在選擇桑樹種植環境時,應選擇中性沙土,排灌方便的土地種植。
1.2優化桑樹種植環境
桑樹生長對周圍環境要求不高,為了高產穩產,應選擇土地較肥沃、排灌方便的土地種植。桑樹在一年四季都可種植,種植行間距約80cm左右,株距30cm左右,桑樹種植過程中應增施有機肥,在桑樹種植時改良土壤。
1.3使用先進機械設備
可借助最新技術對桑樹進行機械化種植,在桑樹種植中,常用旋耕機、壟耕機等機械設備,通過剪伐機使桑樹枝條更加完整,電動噴霧可有效提高噴霧工作效率,實現桑蠶業產業化發展。機械化的提高可使我國桑蠶業實現規模化發展。壟耕機在兩側與中間按照進行耕地的犁,提高桑園耕作效率。旋耕機主要用于桑園的除草施肥,機械設備在桑園中的應用,能解放人的生產力,提高桑園管理效率。
2養蠶技術要點
2.1優化養蠶環境
桑蠶飼養應綜合考慮所在地理位置,溫度條件等。在山區養蠶應選擇適應當地氣候的蠶品種。蠶種達到養育室前1d,應確保室內溫度在27°C左右,相對濕度在80%左右。對蠶種進行避光保存。蠶種在共育室中較暗光線下孵化齊一。
2.2蠶病預防技術
蠶病在防治時應結合實際選擇不同的蠶病防治措施。蠶病的治理要以預防為主。使蠶兒發病損失降到最低,日常應注重清潔消毒。改善飼養條件,提高飼養的成功率。養蠶季節不能在蠶室附近堆放蠶沙,病死蠶未經處理不要隨意丟棄,導致污染環境,使大量病原微生物存在于養蠶環境中而導致蠶病發生。生物農藥的使用是導致蠶兒中毒的原因之一[1]。有時為防治桑樹以外的植物害蟲使用化學農藥,易導致農藥中毒。加強養蠶環境的綜合治理是保證桑蠶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養蠶環境綜合治理工程較大,應高度重視,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蠶農自覺配合參與其中,對病原擴散進行控制,通過集中遠離蠶室堆漚等無公害處理蠶沙,減少蠶病的發生。
2.3消毒處理
養蠶消毒要嚴格按照消毒流程,消毒物濃度要達到一定要求,消毒要做到全面徹底。每天早晨首次進行給桑前消毒應用石灰或防僵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對地面用含有效氯0.3%的漂白粉液進行消毒。養蠶后應對養蠶環境進行消毒,蠶具應先消后洗再消毒,對養蠶環境用漂白粉液徹底消毒,確保養蠶環境清潔無病源存在。小蠶感染造成大蠶期發病在養蠶中常見。對小蠶的飼養要非常重視。小蠶期應做好保溫,保濕,要堅持洗手給桑,做好小蠶共育的防病工作,確保蠶兒體質健壯。做到飽食就眠,眠期保持蠶座干燥。
3桑蠶產業發展對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蠶絲產品在國內市場大大拓寬,我國桑蠶產業迎來了巨大的發展契機。
3.1影響桑蠶產業發展的因素
目前廣大蠶農進行的蠶桑生產仍采用傳統手工作業模式,先進的桑蠶產業生產技術未推廣到位。桑蠶專業技術人員不足,蠶農飼養技術低,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未改變。在生產過程中未掌握飼養技術要點,蠶繭質量低下影響生絲質量。因此,蠶農生產技術欠缺,先進的生產技術推廣率低下,成為嚴重影響桑蠶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3.2完善桑蠶產業公共服務體系
要積極開展科技創新,大力推廣桑蠶新技術。力爭新發展桑園全部采用優良桑品種。著力健全桑蠶技術培訓體系機制,鼓勵企業實行技術改造創新,爭創繭絲產品名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現項目引進。籌劃建設桑蠶產品專業市場,通過網絡或經貿會推介桑蠶產品[2]。為龍頭企業發展壯大提供資金支持。設立桑蠶業發展基金,對實力強、效益好的企業,提供商業信貸支持,增加對蠶農的技術及資金投入。
3.3加強桑蠶技術管理
在發展桑蠶產業時應大力引進優良蠶種,協調各部門實現對桑蠶的統一管理。桑蠶產業的長遠發展離不開先進管理技術的支持。相關人員在桑蠶飼養管理過程中應積極應用各類先進的科學技術。選擇桑品種時應將高質量作為評價指標選擇種子。提升桑園田間管理的主動性,實現對桑園布局的合理規劃。
4小結
近年來,我國桑蠶業公共服務供給取得較大發展。要進一步完善貿工農一體化協調機制,維護良好的生產經營秩序,確保產業健康發展。桑蠶產業公共服務水平不高主要是公共服務供給缺位,技術人員技術服務工作不到位。桑蠶產業服務推廣人員能力不強,不能滿足蠶農對種桑養蠶技術的要求。必須按照多元參與的原則,建立各種民間組織投入的公共服務體系。確保桑蠶生產重大病蟲害測報防治,規范市場管理,發展桑蠶產品深加工。推動桑蠶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水明.大蠶舒適化養蠶技術的研究與推廣[J].蠶桑通報,2010,41(1):39-42.
[2]余成武,陳田飛,豐洪平等.淳安縣開展多批次養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中國蠶業,2016,37(2):84-86.
作者:林定東 單位:廣西玉林市蠶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