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方草食畜牧業發展的闡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加快草地畜牧業發展的良好機遇
1.1市場需求有潛力隨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優質、安全的牛羊肉產品需求不斷增加。國家現代農業發展規劃中指出,到2015年肉、奶產品生產分別達到8500萬和6000萬t。目前,我國人均奶類消費仍處于較低水平,預計到2020年人均消費需求將增至40kg。牛羊肉和奶類消費需求在相當時間內都將呈剛性較快增長,市場空間巨大。2.2品種資源有優勢馬頭山羊、鄖巴黃牛等地方品種具有耐粗飼、抗病力強、繁殖性能好等優點;加之,近年來引進了夏洛萊牛、西門塔爾牛、利木贊牛等良種牛及波爾山羊等良種羊,進行雜交改良,品種優勢明顯。
1.2政策扶持有力度中央、省、市扶持草食畜牧業發展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大。2013年7月17日,湖北省畜牧獸醫局局長蓋衛星主持召開了草食畜牧業發展務虛會,會議圍繞如何加快草食畜牧業發展進行了專題研究。蓋衛星指出,全湖北要順應市場需求,抓住機遇,加大發展草食畜牧業的工作力度,加快發展草食畜牧業的速度,加強對草食畜牧業發展政策的支持程度,加強發展草食畜牧業的工作深度。十堰被列為全國草地保護建設區和巖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重點區,大力推進草地保護建設、南方草地綜合治理等工程,開展種草養畜、秸稈養畜等項目建設。隨著國家扶持政策力度的不斷加大,將為整個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和資金保障。
2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2.1少數地區的管理措施不力有些地方為了封山育林、保護生態環境,制定了限養、禁養的政策,不是引導群眾改變飼養方式,而是生硬地把生態環境建設與畜牧業經濟發展對立起來,影響了草地畜牧業的發展。還有些地方因開發草山、草坡發展草食動物生產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難以在較短時期內取得明顯的成效,而忽視了草業的發展。
2.2科技研發及推廣力度不夠牛羊圈養、高效養殖等模式推廣力度不夠、普及率不高,影響了養殖經濟效益的提高。鄖巴黃牛和馬頭山羊雖是優良的地方品種,但因缺乏資金,至今都沒有建立保種場;而且,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滯后,選育提純跟不上,導致品種退化。同時,天然草地高效持續利用技術研究、草食動物高效生產技術研究、草地放牧輪牧及草畜平衡研究、草畜營養平衡研究等尚未系統開發。
2.3草地畜牧業投入嚴重不足由于草地畜牧業投入嚴重不足,加之缺乏項目與資金支撐,人工草場建設、天然草場改造、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等亟待建設的項目未能如期開展,草地畜牧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影響發展。
2.4草地資源利用不合理由于人工種草面積不大,載畜能力難以提高,從而加大了天然草場的承載力,加重了生態負擔。同時,由于草業生產與農林業生產之間的關系未理順,草地制度不像農田制度那樣完善,造成對草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草地生產力日趨下降。
3推進草食畜牧業發展的建議
3.1真抓實干,思想發展針對牛羊飼料專業化、商品化生產等問題,要以市場為導向,搶抓機遇,迎難而上。發展草食畜牧業一方面要顛覆慣性思維,突破常規,從關鍵處著力,持之以恒;另一方面要在發展過程中堅決摒棄短期見利的思想、一蹴而就的想法和走捷徑的心態,真抓實干,推進草食畜牧業發展。
3.2保護草場,生態發展十堰市為南水北調水源區,既要重視水源區生態環境建設,又要兼顧庫區人民正常生活。因此,要劃定天然草場保護區,實行飛播牧草;同時,對天然草場進行改造升級,實行有限、合理開發利用,實現草畜平衡發展、生態環保發展。
3.3種草養畜,持續發展研究推廣農閑田種草的適宜模式,示范推廣種畜飼養和飼料商業化生產的成熟技術,利用退耕地、果園和林地開展人工草場建設,推行種草養畜,提高草場的載畜能力,保護生態環境。
3.4推進良種,保障發展針對牛羊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滯后的實際,加大扶持力度,選育地方良種,引進優良品種,利用雜交技術,提高牛羊品質和經濟效益。
3.5標準養殖,規模發展調研分析草食畜牧業發展的成本效益問題,深入剖析不同畜種、規模的草食畜牧業養殖成本和效益。改變傳統的養殖方式,推廣新型養殖模式,實行健康化、標準化、規模化養殖。
3.6完善規劃,扶持發展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草地畜牧業發展,制定規劃與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促進草地畜牧業發展;同時,要多部門協作,多途徑爭取發展資金。對草地集中連片且規模較大的區域,要依托國家的產業政策扶持,種草養畜,建設牛羊商品生產基地。
作者:喻顯發王輝單位:湖北省十堰市種畜場湖北省十堰市畜牧獸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