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富士蘋果輪紋病防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果農之友雜志》2015年第六期
1葉片發病
產生近圓形同心輪紋的褐色病斑或不規則形的褐色病斑,大小為0.5~1.5厘米,病斑逐漸為灰白色,并長出黑色小粒點。葉片上病斑很多時,往往引起干枯早落。
2發病原因
2.1氣候條件蘋果干腐病的發生與氣候條件關系密切,特別是山地果園和干旱年份,水分供應不足會導致發??;干旱條件下蘋果輪紋病也容易感染。降雨多,特別是連陰雨日多的年份,果實發病重。
2.2果園施肥水平與發病關系十分密切,施肥水平高的果園明顯比貧瘠果園輕。凡偏施氮肥、樹勢衰弱的均發病較重。
3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及子囊殼在被害枝干上越冬。3—12月均可形成孢子。菌絲在枝干組織中可存活5年。黃河故道地區4月下旬至5月以及7—8月為擴散高峰期。陜西中部,枝干輪紋病發病高峰期在4—6月新梢旺盛生長期,侵入后發病較快;新梢停止生長后,由于寄主皮層組織抗擴展能力增強,病菌侵入后發病較慢,或以潛伏侵染狀態存在,當具備發病條件時才可發病。陜西5—7月是病菌侵染果實的關鍵時期。孢子借助氣流和雨水傳播至果實,經皮孔侵入,潛育期為15天。病菌在落花后10天左右即可侵染幼果,幼果從坐果至8月上、中旬,只要環境條件適宜都可被侵染。8月下旬后雨水往往增多,但由于果樹皮孔逐漸木栓化,果樹發病逐漸減少。果樹被侵染后,一般要接近成熟或進入貯藏期才表現明顯的癥狀。果實進入貯藏期后第1個月發病最重,以后逐漸減緩。
4防治措施
蘋果輪紋病有2種病原菌引起,既可造成果腐,又可危害枝干。果腐又與枝干的發病息息相關,所以防治此病應從控制枝干發病和預防果實發病兩方面著手,而且要特別重視枝干潰瘍病的防治。
4.1藥劑防治依據輪紋病發生規律,提倡關鍵時期集中防治。對蘋果輪紋病發生規律的研究表明,枝干輪紋病的防治要貫穿整個春、夏、秋季節。通過長期觀察研究發現,輪紋病菌全年散發病菌孢子有2個關鍵時期。第一個關鍵時期就是枝干輪紋病的孢子散發期。即4—6月份第1次降雨達到13毫米以上,雨時超過6個小時,樹皮濕透時,潛藏在樹干韌皮部的輪紋病菌孢子器全部開口散孢,出現散孢高峰。在果樹枝干上會出現細小孔隙散發病菌孢子,此時用藥,藥劑很快通過大量的孔隙滲透樹皮內部殺死輪紋病菌菌絲,有利于促使老病粗皮脫落,不再產生病粗皮也就不需要再刮樹皮了。第2個關鍵時期就是果實輪紋病的孢子釋放期。蘋果輪紋病菌早期并不侵染果實。這是因為幼果皮孔內部特有的一層厚壁細胞阻擋,和果實內部的單寧、酚類等物質抵抗輪紋病菌侵染。真正侵染進入果實的時間,是在果樹內部及環境因素都逐步轉化為“利于侵染”的條件時,才能夠侵染進去造成危害。高峰期為7月上旬到8月上旬,且侵入主要與皮孔發育狀態、田間孢子數量、降水量和溫度有關。遵照“關鍵時期,集中防治”的原則,從每年的7—9月(主要是富士品種)認真進行藥劑防治,既可以有效控制爛果,又能夠有效保護一年生枝條不受輪紋病菌的侵染。尤其到8月份果實膨大期,果實輪紋病開始流行。這時的降雨是促進孢子釋放的首要條件,雨后噴藥是提高防治效果的關鍵措施。實踐證明這樣針對性防治,既減少了藥劑投入,又能夠得到果實與枝條雙重保護,并且有效促進老粗皮病的自行脫落。為防止輪紋病菌侵害成熟果實造成爛果,要在采收前15~20天再噴1次殺菌劑。藥劑可選用1%(w)中生菌素400倍液、40%(w)的福星1萬倍液或40%(w)的多菌靈600倍液,還可用50%(w)的克菌丹500倍液或70%(w)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4.2農業防治
4.2.1選擇無病毒壯苗,加強管理新建果園要選擇無病毒壯苗,栽植時要施足底肥,灌足水,栽植不宜過深,以縮短緩苗期,防止幼樹發病。
4.2.2合理施肥,提高樹體抗病能力盛果期果園要加強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機肥,控制負載量,提高抗病能力。果農往往為了追求高產,只用化肥,不用有機肥,或者僅用少量有機肥。使果樹體內營養消耗較大,抗病能力降低,加之輪紋病菌分泌多種毒素導致韌皮部大量細胞死亡,使樹體營養、水分上下輸導嚴重受阻。這就出現了當前大多蘋果產區輪紋病越治越重的現象。建議蘋果生產中要加強有機肥用量,一般10年以上結果樹正常情況下,每棵每年施用腐熟有機肥75~100千克,最好在秋季摘果后挖溝深施加澆水,輔以果樹生長季節再追施氮、磷、鉀化肥15~20千克為好。
4.2.3果園生草果園實行生草制既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又能蓄水保墑,調節水份供應,提高樹體抗病力。
作者:陳建梅 張小強 李軍 單位:陜西省鳳翔縣果業技術推廣中心 陜西省麟游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