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云杉地膜育苗技術淺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甘肅林業科技雜志》2016年第2期
摘要:
通過云杉地膜育苗試驗,從前期準備、播種管理、播后管理3個方面闡述了提高云杉當年地膜育苗的關鍵技術措施。
關鍵詞:
云杉;地膜;育苗;技術
康樂縣位于甘肅省中南部,臨夏回族自治州東南端,東臨臨洮縣、南接渭源縣和卓尼縣、西靠和政縣、北連廣河縣。地處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過渡地帶,土壤肥沃,雨量充沛,適宜于云杉生長。近年來,康樂縣云杉育苗產業發展迅速。但多數育苗群眾缺乏育苗技術,造成出苗率和保苗率低,出苗不整齊、缺苗斷壟,甚至苗木全部死亡等現象,給育苗群眾造成了嚴重經濟損失。為了解決群眾在云杉育苗生產中遇到的多種問題,在多年進行云杉育苗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利用2年時間對地膜云杉育苗技術進行了試驗,總結出了一套云杉地膜播種育苗技術,可為當地群眾解決育苗難題提供參考。
1育苗前期準備
育苗地塊應該選擇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地勢平坦、開闊、日照時間長,土壤肥沃、排水良好,褐色森林土、砂壤土、壤土、輕粘壤土的地塊,以褐色森林土最好。切忌在重粘土、強酸堿土、貧瘠砂土、積水或草根密集難以清除的地塊育苗。選好的育苗地要在育苗的前1年進行土壤深翻。根據經驗,在三伏天進行深翻30cm,深翻時,要對犁溝內的蠐螬等害蟲進行人工撿拾,在犁溝內噴灑40%的毒死蜱乳油300倍液。并在犁過的地表均勻撒施硫酸亞鐵750kg/hm2,而后耙耱整平。育苗前需準備覆蓋種子用森林土90m3/hm2。森林土要用篩子篩除草根、石塊等雜物。如果附近沒有森林土,可以在壤土里混拌適量細沙,沙土比例為1∶4為宜,以防播種后覆土板結。覆土噴灑40%的毒死蜱乳油300倍液1L/m2,同時撒入硫酸亞鐵0.25kg/m3。覆土翻動均勻后堆放備用。為了苗木出土后便于搭建遮蔭棚,需準備高100cm、粗5cm的立桿6150根/hm2,將立桿一端削尖,距離另一頂端3cm處釘入2.5cm長釘子,在釘釘子時,要留出1cm用于掛遮蔭網。為了使來年新育苗地蓄水保墑,在入冬后地面開始封凍前進行1次冬灌。在次年春季播種前15d進行1次春灌。春灌后2~3d進行犁地,犁地前,施有機肥75m3/hm2,復合肥375kg/hm2,追足底肥,然后淺耕,耙耱整平。云杉種子要根據發芽率計劃播種量,先凈種,后做發芽試驗。即將凈種后的云杉種子隨機抽取100粒,對100粒種子催芽,以破口種子粒數占總種子粒數的比作為發芽率。發芽率為50%~80%之間的種子,下種量為225~300kg/hm2。發芽試驗應在播種前12d進行。發芽率低的種子播種量大,發芽率高的種子播種量小。催芽時先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即采用5g/L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40min,使溶液充分浸透種皮后,撈出控干,用清水沖洗干凈,再倒入45℃溫水中浸泡24h,撈出種子,用15~20℃的溫水進行沖洗,將沖洗過的種子裝入濕麻袋室溫催芽。催芽期間,每天早晚必須用15~20℃的溫水各沖洗1次。沖洗可除菌和提高種子溫度。當種子出現裂口時,按種沙1∶3比例混拌均勻,沙子濕度保持在其飽和持水量,種沙溫度保持在15~20℃,每天翻動數次。當催芽種子裂口率達50%以上時即可進行播種。種子催芽應在播種前6d進行。
2播種管理
2.1做床播種
在整地做床前1天對新育苗地進行噴水,噴水不宜過多,要便于第2d的整地作床工作。做床前每畝施8%的毒辛顆粒劑4kg,硫酸亞鐵25kg進行殺蟲滅菌。根據康樂縣氣候干旱的特點,做床以平床為宜,床寬100cm,步道寬30~35cm。做床時,床的四邊應高出床面3cm。為了保持土壤水分,做床跟播種同時進行,即做好一床,播種一床。播種時,將云杉種子均勻撒入床面,再用鐵篩將準備好的覆土篩入床面。覆土厚0.5~1.0cm為宜,但不得超過1.5cm。覆土厚度與土壤質地有關,原則是土質松軟覆土厚,土質緊實覆土薄。覆土完成后,用1.2m寬的白色薄地膜蓋住床面。苗床兩頭用土壓嚴繃緊,床邊兩側每隔1m用土將地膜壓住固定,不能使地膜接觸床面,以防幼苗出土后被地膜燒傷。蓋好地膜后,用草覆蓋地膜,防止白天日照強度過大,地膜內溫度過高燒傷種子。
2.2播種時間
適時播種是云杉育苗的一個關鍵環節,往往被忽略。云杉當年的生長量在各階段有所不同,出苗時生長量大,后期生長量小,所以云杉當年的生長高度主要取決于出苗時的生長量。出苗時的生長量與地溫有關,如果出苗時地溫高,云杉生長快,當年生長就高。播種的最佳時間是白天氣溫達到10~15℃,在康樂縣境內,播種時間一般在5月初。
3播后管理
3.1出苗管理
播種后1周左右每天到地里查看出苗情況,當出苗率達到70%時,于下午4時以后,在地膜兩固定點中間膜下橫放入準備好的立桿,給地膜內通風透氣,以便幼苗適應地膜外生長環境。第2d下午日落前后取掉覆草和地膜,搭建遮蔭棚,及時除草。
3.2病害防治
為了提早預防立枯病,在取掉地膜的第2d就應在苗床上噴灑1%等量式波爾多液(1∶1∶100),在出苗后的第1個月,每周噴灑波爾多液1次,在出苗后的第2個月,15d噴灑波爾多液1次,后期可1月噴灑波爾多液1次。遇連續陰雨天氣,可拆掉遮蔭棚,讓苗床通風透氣,降低床面濕度。如預防不及時發生立枯病,應在發病床面上撒入混拌細土的硫酸亞鐵,然后進行噴水,將灑入床面的硫酸亞鐵充分溶解后滲入苗木根部。硫酸亞鐵用量應為225kg/hm2。
3.3蟲害防治
當地地下害蟲以蠐螬為主,主要危害苗木根系,5~8月份是危害高峰期。危害嚴重時,苗木整片發黃,直至枯死,因此要及早防治。在除草時,要仔細觀察,若發現苗木發黃,拔苗時帶出無根苗,要及時防治。防治時將40%的毒死蜱乳油300倍液噴灑于床面,然后噴水,用水將藥液沖入苗木根部,殺滅害蟲。
3.4越冬管理
在冬季霜降時灌透水,用適量樹葉蓋住苗床,以防霜降凍壞苗木,隨著天氣逐漸變冷加厚床面上的樹葉,覆蓋厚度達2cm為宜。然后在上面蓋上遮蔭網,防止樹葉被風吹走。
4地膜覆蓋育苗的現實意義
地膜覆蓋育苗具有三大優點:一是可以在種子出苗期間提高土壤濕度,保持土壤水分,特別是當地每年5月份為春旱最嚴重的季節,覆蓋地膜能有效提高土壤濕度。二是覆蓋地膜可以提高土壤溫度,地膜覆蓋后,形成一個低矮的溫室,使5cm深度的地表溫度提高2℃以上,有利于及早出苗。三是覆蓋地膜后,由于能夠保持相對恒定的溫度和濕度,減少晝夜溫差,并且可以預防病菌侵入,促使種子同時發芽,達到出苗整齊的目的。通過近年來地膜覆蓋育苗實踐證明,地膜覆蓋育苗的出苗率均在95%以上,保存率均在85%以上,從而實現高產穩產的生產目標。在當地較大范圍內推廣使用,既能提高當地林農收入,又能為生態建設提供種苗。因此,地膜覆蓋云杉育苗技術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推廣性。
參考文獻:
[1]宋效金.淺談云杉育苗技術措施[J].甘肅林業,2004(5):34-35.
作者:戚秀麗 單位:甘肅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