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不同施肥方法對優質稻產量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耕作與栽培雜志》2016年第5期
摘要:
為探討不同施肥方法對優質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在2014年試驗的基礎上,繼續在舊州鎮進行了不同施肥方法對優質稻滇屯502產量和品質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農家肥+化肥的產量最高,其次是油枯+牛糞,化肥處理居第3;以農家肥+化肥的品質表現最佳。油枯+牛糞可作為較好的施肥方法在當地推廣應用。
關鍵詞:
優質稻;滇屯502;施肥方法;產量;品質
水稻是貴州省的主要糧食作物,80%的人群均以稻米為主食,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優質稻米品質的需求越顯強烈,為了穩定糧食安全,指導農民合理施肥,提高單產和稻米的質量,以之不斷完善優質稻的生產技術,探索有機及無公害水稻的施肥方法提供依據,2015年貴州省農技推廣總站在2014年試驗的基礎上,繼續在黃平縣開展了不同施肥方法對優質稻產量和品質的影響試驗。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設在舊州鎮草蘆坪村坪一組林紹安的責任田進行,試驗地處東經107°43'39.7″,緯度26°59'45.8″,海拔673.7m。試驗地前作冬閑泡田,平坦向陽,光照充足,水源方便,灌排通暢。土壤為潮泥田,有機質37g/kg,全氮2.34g/kg,有效磷15.22g/kg,速效鉀190.1mg/kg,緩效鉀154.88mg/kg,堿解氮185.6mg/kg,pH值5.7。
1.2供試品種、肥料
供試水稻品種為滇屯502,由云南省紅河州農科所農技推廣中心引進并供種。有機肥:1、柳葉秋牌有機肥,貴州地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總養分(N+P2O5+K2O)6.7%,有機質52%;2、精制(蚓糞)有機肥,貴州吉龍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總養分(N+P2O5+K2O)≥5%,有機質≥45%。化肥:1、尿素,貴州省赤天化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生產;2、過磷酸鈣,福泉市福達磷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3、硫酸鉀(K2O含量≥50%),中國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生產;4、硫酸鋅(ZnSO4•7H2O含量97%),湖南省長沙明瑞化工有限公司生產。油枯(全N1.1%,P2O52.48%,K2O1.4%,有機質82%),本地油榨菜籽餅。
1.3試驗設計
試驗設5個處理,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小區面積21m2(4.2m×5m)。種植規格(33.3+26.64)/2×16.65,密度1.5萬窩/667m2。小區間距40,并用地膜包田埂圍成小區,小區外種保護行。施肥設計見表1。
1.4試驗
經過試驗于2015年4月2日泡種,4月3日進行旱育秧播種,4月10日出苗,5月19日6.5葉移栽,秧田期38d,在秧田施用甲氰菊酯防治稻蠅蚊、稻飛虱、稻稈蠅2次,用敵克松在1.5~2.5葉時防治立枯病2次;本田期用殺蟲王、吡蟲啉•噻嗪酮、毒死蜱、稻騰、艾美樂、井岡霉素、三環唑等農藥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稈蠅、稻瘟病、稻紋枯病、稻曲病等共6次。9月12日收獲。
1.5調查內容
生育期、分蘗、經濟性狀、產量、品質鑒定等。
2結果與分析
2.1產量方差分析
經方差分析,水稻不同施肥方式的5個處理中,區組間產量差異不顯著,處理間產量差異極顯著,說明不同施肥方式對水稻產量產生真實有效的作用。不同施肥方式下優質水稻表現出不同生產潛力。
2.2產量分析
從表3看出,不同施肥方法對產量產生顯著的影響,產量在360~565kg/667m2之間。處理4的產量高達561.4kg/667m2,是最高的,其次是處理1的486.9kg/667m2,而以處理2的366.9kg/667m2為最低。經LSD法顯著性檢驗得知,處理4極顯著地高于處理2、處理3和處理5,與處理1在0.05水平上顯著;處理1極顯著地高于處理2、處理3,但與處理5間產量差異不顯著;處理5與處理2只在0.05水平上有差異,但與處理3間差異不顯著;處理3與處理2間產量無明顯差異。綜上分析,試驗以處理4的施肥方式對滇屯502的產量影響最大,產量最高(561.4kg/667m2),生產上應予以作首選。其次是處理1、處理5的施肥方式較佳,均可以提升優質稻的產量潛力,達到有效提高優質稻單產的目的。
2.3不同施肥方法對優質稻品質的影響
從表4看出,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以處理1最低,其余幾個處理表現較好。直鏈淀粉含量以處理1(油枯+牛糞)的含量最低為19.2%,其它處理則在19.7%~20.6%之間;膠稠度亦以處理1(油枯+牛糞)37mm為最高,其余處理則表現在30mm~35mm之間;透明度級以處理1(油枯+牛糞)表現為1級,其余處理均表現為2級;堊白度以處理4的3.9%最低,處理1(油枯+牛糞)表現中等為6.6%,其它處理表現稍高在7%~7.7%之間。綜合分析,處理1(油枯+牛糞)施肥方式滇屯502的米質最佳。
2.4生育期
從表5看出,優質稻不同施肥方式的生育期以處理5生育期最長為153d,以處理1、處理2生育期151d為最短,以處理3、處理4生育期152d居中。拔節期以處理1、處理2為最短,其余處理3、處理4、處理5拔節期均為7/6。不同施肥方式對滇屯502的生育期影響不大。
2.5莖蘗變化
從6月1日至8月3日每隔7d調查一次莖蘗數,結果見圖1。莖蘗高峰期出現在7月6日,莖蘗數以處理1為最多16萬/667m2,處理4次之為15.6萬/667m2,以處理2和處理3表現較少,分別為12.2萬/667m2、13.2萬/667m2。有效莖蘗數以處理4表現最高為14.1萬/667m2,其次是處理1為13.9萬/667m2,處理5位居第3,以處理2、處理3的有效莖蘗數較少,分別為11.6萬/667m2,11.8萬/667m2。結合水稻產量表現,處理4和處理1之所以獲得高產與具備較多的有
2.6經濟性狀
從表6看出,株高以處理5表現最高為105.3cm,其余處理均在102.1~102.8cm之間,整齊一致。穗長亦以處理5表現最長為28.8cm,其余處理均在27.3~28.3cm間。實粒數以處理4表現最高為115.8粒/穗,其次是處理1為104.3粒/穗,以處理2表現最少為95.5粒/穗,其余處理表現在98.9~102.5粒/穗之間。結實率以處理4表現最高為85.1%,以處理2表現最少為79.8%,其余處理表現在80.3~81.9%間。5個處理水稻千粒重差異很小。功能葉倒1倒2倒3葉長序以處理5的表現最長即為31.5cm、54.5cm、66.5cm,以處理4次之為28.7cm、54.8cm、59.3cm,表現第3長的是處理3為23cm、40cm、53.5cm,排第4的是處理2為20.5cm、39cm、52.5cm,排末位的是處理1為26.3cm、47.5cm、58.8cm,由此看出功能葉長度與產量的相關性不大。結合產量分析看出,產量較高的處理4和處理1,它們的穗子相對較短、有效穗較多、穗實粒數較多、結實率較高,而與株高、千粒重、葉長序的關系不明朗,產量較低的處理2與處理3則出現相反趨勢。因此,不同施肥方式主要對有效穗數、穗實粒數、結實率產生較大的影響。
3結論與討論
通過優質稻滇屯502不同施肥方式試驗,產量以農家肥+化肥為最高(561.4kg/667m2),以油枯+牛糞(486.9kg/667m2)次之,再其次是化肥(435.8kg/667m2),試驗結果與2014年結果相吻合。但從綜合性狀來看,生產上以選用農家肥+化肥表現較佳,既可提高單產,也可提升優質稻的品質。建議今后生產中以推薦農家肥+化肥的施肥方式作優質稻技術應用推廣,以之不斷滿足和提升廣大群眾對優質稻米的需求,加快農業結構的調整步伐,有效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參考文獻:
[1]胡立勇,丁艷鋒主編.作物栽培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蔣彭炎主編.水稻三高一穩栽培法論叢[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3.
[3]陳躍,岑秀能,蘇昌龍,等.不同優質稻品種效應分析[J].耕作與栽培,2001(4):25~45.
[4]張洪程.水稻新型栽培技術[M].北京:金質出版社.2011.
作者:蘇昌龍 鐘芳芳 潘興祥 曹方琴 白文華 翁啟應 單位:黔東南州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 黃平縣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