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特色產業機械耕整技術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湖北農機化雜志》2014年第四期
1.1實施機械耕整的主要難點
1.1.1種植模式(1)柑橘。宜都柑橘因發展早,老橘園占總種植面積的40%左右,在多種多收思維影響下,一般為每畝80~100株,行株距為(1.5×3)m、(2×3)m、(2.5×3)m等多種種植規格,成齡橘樹枝連枝,樹靠樹,人進去都要彎腰曲臂,體積稍大的機械進園更是困難。(2)茶葉。宜都茶葉發展歷史較早,老茶園占總種植面積的60%左右,“宜紅茶”茶香四海,譽滿神洲。為了采摘面的最大化,老茶園一般為1.5m開廂,單行種植,成齡后采摘面為1.2m,行間距(茶樹之間的人行通道)為45cm,如果不對茶樹修邊,人進茶園作業要用力擠進。要對僅有45cm的行間進行機械耕整,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1.1.2地形地貌(1)田塊小。丘陵、山區田塊小,坡度大小不一,且一般呈無規則形狀,大中型農機具無用武之地。(2)無機耕道。丘陵、山區坡陡,路窄,缺少機耕道,給農機具下田作業帶來困難。
1.1.3經濟條件和人力資源(1)經濟困難。丘陵、山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生產率低下,增加農民收入難度大,農機具購買能力弱。(2)勞動力少。隨著打工經濟的發展,在家務農的大部分是婦女和中年以上老人,因體能限制,農機具的使用缺少人力資源。
1.2耕整機械適用性探討
(1)整機重量適度。整機重量應控制在50~60kg之間。整機重量太重,中年以上老人和婦女因體能限制無法操控,太輕則旋耕刀無法入土。同時,在這個重量區間,機具進園遇到高坎和茶園單行耕整結束,只要2人抬起即可將機具進行轉移。(2)機具作業寬度和深度適合。耕整橘園的機具作業寬度最低要達到100cm以下,深度達到10cm以上;耕整茶園的機具作業寬度最低要達到40cm以下,深度達到10cm以上。作業的最低寬度是確保機具的通過性,耕深參數是要符合農藝要求。(3)操控性好。要操作方便,簡便易學,安全可靠,以利婦女和中年以上老人操作。(4)售后服務及時。由于丘陵、山區經濟欠發達,且因交通不便,要求機具經久耐用,產生故障要維修及時,不誤農時。
2適用機具的引進及推廣效果
根據上述適用性探討,我們與重慶某微耕機生產廠家對接,提出了我們的思路與想法,該廠在短時間內給我們提供了樣機,在試驗之前,我們對微耕機的刀具進行了改進,橘園、茶園機械耕整的難點迎刃而解,這2款機具具有如下特點:(1)重量輕。因配套風冷式汽油發動機,減輕了整機重量,ZS1WG4.095FQZC微耕機重量為45kg,ZC500B微耕機重量為50kg,適合園間轉移。耕深均達到10cm以上,能夠滿足農藝要求。(2)通過性好。ZS1WG4.095FQZC微耕機外廓尺寸/dimen-sions(mm)為1450×800×900,在老橘園作業穿梭自由。ZC500B微耕機耕幅為45~70cm,在老茶園作業能正常通過。(3)一機多用。此2款機不僅能耕整橘園、茶園,還能耕整旱地、水田,配備開溝器還能進行開溝作業。(4)操控性好:因整機重量輕,中老年人即可操作。(5)安全性好。①該型微耕機設計為自動擋,當油門加到一定位置,機具開始行走并作業;油門減小機具停止行走,油門調速范圍大,此版本是微耕機的升級版。②微耕機離合器設計為常離合狀態,只有在作業時將離合器手把捏住,發動機動力才會傳到變速箱,機具才會行走并作業。在起動發動機時,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同時,在作業遇到危險時將把手一松,機具即刻停止行走。通過我們在橘園產區和茶園產區進行示范,廣大農民和村組干部基本認可,解決了長期困擾我市橘園和茶園機械耕整這一技術難題。
作者:王家宏陳硯平單位:宜都市農機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