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小麥農機農藝配套環節探索范文

小麥農機農藝配套環節探索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麥農機農藝配套環節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小麥農機農藝配套環節探索

《河北農機雜志》2014年第十期

1存在問題

河北省小麥生產機械化水平發展較快,雖然已基本實現全程機械作業,但是目前只是低質量低水平的機械化,只是簡單替代人力繁重勞動、農機農藝脫節的機械化。主要表現:

1.1各環節機械化發展不平衡、短板仍很明顯。小麥機耕、機種、機收、運輸等環節已實現機械化作業,但是節水灌溉、機械化植保水平仍然較低,烘干環節幾乎為空白。這些都與現代農業建設,尤其是與農村合作組織蓬勃發展、土地規模化經營的要求不相適應。

1.2機械化水平較低。傳統小麥機械設計理念落后、作業性能粗放,對最新科技成果應用吸收不夠,尤其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精細化精準化、遙感遙測遙控技術應用嚴重滯后,與現代社會不斷追求農機安全高效、節能減排、節本增效、舒適環保的要求不相適應。如何解決農民機手一手油、一身土、一身汗、一身泥的問題,讓農民機手有尊嚴的勞動、有尊嚴的增收,是當前以及今后一個時期內面臨的重大課題。

1.3農機農藝配套不夠。傳統農機農藝基本上是各自獨立發展、各自成體系,相互交際不夠、發展脫節。傳統農機發展調研不夠廣泛、主動吸取先進成熟的農藝技術不足;傳統農藝研究過分強調地域性、特殊性,作業形式、參數繁瑣多變,不穩定、不統一,難以形成農機技術,或者技術成本太高無法推廣。

2主要任務

2.1堅持創新引領持續創新是小麥機械化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

2.1.1近期任務主要抓好以農機深松整地等先進土壤耕作制度為基礎,創新施肥、播種、鎮壓方式,加快節水灌溉、機械化植保機具研發,進一步提升小麥聯合收獲等全套機械裝備的技術性能,為小麥高產穩產提供機具技術支撐。

2.1.2中遠期任務主要做好烘干技術攻關與集成,綜合運用機械、光學電學、液壓等技術,加快衛星定位系統、傳感器、機載電腦、智能控制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機上的應用,進一步降低勞動強度,改善勞動環境,實現精準控制、精細作業,促進農機安全高效、節能減排、節本增效、舒適環保的高度統一。

2.2促進農機農藝高度融合農機農藝配套是小麥機械化又好又快發展的捷徑和必由之路。

2.2.1近期目標。組織農機農藝專家共同參觀、觀摩、交流、研討等活動,整合現有農機農業技術,提升現有農機具技術性能,促進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運用。

2.2.2中遠期目標。農機農業技術相互借鑒啟發、相互促進提升,在更高程度、更高水平給予現代農業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一方面農機技術要積極吸收現代農藝技術的最新成果,不斷研發新機具新技術,以滿足現代農業需要;另一方面農業技術的進一步科研開發,也要預先考慮方便農機技術的實現與跟進,以便節約成本、加快進程,增強全產業競爭力。這方面其他產業已有成功經驗。例如,為方便機械化收獲玉米籽粒,玉米育種專家正在進行讓成熟后期的玉米穗迅速脫水的新品種培育,目前已趨于成功;為方便西瓜的機械化收獲、運輸,農藝專家開發出方形西瓜;為方便棉花機械化收獲,農藝專家對棉鈴生長的數量、位置、成熟期均進行了規范和統一等等。

2.3統籌農機技術與人員素質雙提升促進農機化又好又快發展,既離不開先進實用的農機技術,更離不開從業人員素質水平的提高及其勞動表現。今后要著力造就一支以農機手為主體的新興職業農民隊伍,以先進的農機裝備為“載體”,將先進農機技術、農業技術作用到田間,發揮到農作物,追求效能最優化。不僅要抓好職業道德教育和技術技能培訓,還要通過政策引導、價格杠桿、質量監管多種舉措,逐步形成長效機制。

3主要技術探析

3.1深松整地

3.1.1最小深松深度25cm,具體深松深度應根據犁底層位置厚度確定。一般旋耕地塊,25cm就可以了。傳統翻耕地塊,深松深度在常年翻耕深度的基礎上,加10-15cm。

3.1.2間隔深松行距不得大于70cm。

3.1.3深松后應迅速進行旋耕、耙壓,達到待播狀態。

3.2松翻三年輪耕制

3.2.1農業部提出,同一地塊每三年深松一次。

3.2.2針對部分高產區連年秸稈還田、秸稈量大影響出苗、越冬、病蟲害易發問題,建議試驗示范松翻三年輪耕制。

3.2.3松翻三年輪耕制:第一年:深松25cm→淺旋耕10cm+耙壓,達到待播狀態;第二年:中翻耕20cm→淺旋耕10cm彌合墑溝+耙壓,達到待播狀態;第三年:深旋耕15cm→淺旋耕10cm+耙壓,達到待播狀態。進入下一循環。

3.3分層混施施肥3.3.1結合深松旋耕作業進行。利用深松旋耕分層混合施肥機,選用具有緩控緩釋功能的顆粒狀小麥專用復混肥,一部分(或另一種磷鉀長效肥)通過深松施肥鏟施入深松溝底部(20-25cm處),另一部分均勻撒在地表后,通過旋耕部件混合均勻施在旋耕層(0-15cm)。

3.3.2作用。旋耕層的肥料均勻分布,且濃度較小,主要供苗期生長吸收,脅迫、誘導根系下扎,促進根系對稱發育,提高小麥抗旱抗寒抗倒伏能力;深松溝底部的肥料主要用于小麥中后期生長需要,尤其是方便磷鉀肥的吸收,促進產量提高。

3.4均勻播種(簡稱:勻播)

3.4.1增產機理增加最小株距,實現均勻播種,可以增加單株平均營養面積,利于小麥吸收養分、通風透光、苗株茁壯、促進分蘗、增加產量。

3.4.2勻播分類。分為撒勻播、球(平)面散種勻播、密行勻播三類。

3.4.2.1撒勻播種子隨機與旋耕部件拋出的土壤均勻混合,落地并被土壤覆蓋,形成均勻播種。按播深控制不同,又分為等播深撒勻播和非等播深撒勻播。a)非等播深撒勻播。結構簡單、適應性較好,目前成熟度較高。但是由于播深不一,考慮到太深不出苗和太淺容易干旱凍死等因素,一般應加大播量40-60%(中南部適播期播量一般約40-50斤/畝)。辛集綜合試驗站試驗表明,畝穗數可增加5-10穗,穗粒數略減1-2粒,基數按畝穗數40萬,穗粒數35粒測算,畝總粒數最少增加85萬粒,證明增產理論是正確的,技術路線是可行的。下一步就是進一步優化設計、節本增效、提高適應性和可靠性。b)等播深撒勻播。是由省農機化所劉煥新研究員團隊研發的發明專利技術,有效解決了播深控制與壅土堵塞問題,樣機已在中國農業大學吳橋實驗站試驗示范,效果較好,有望擴大應用面積。

3.4.2.2濺落散種勻播。在開溝器與排種管連接處,安裝一個散種板(有平面、折面、球面之分,但效果以球面為好)。作業時,種子在排種管內自由下落,與球面散種板碰撞濺射隨機散落在8-10cm左右的寬苗帶上,實現均勻播種。其勻播性能決定于苗帶寬窄,苗帶越寬,勻播性越好。通常濺落撒種勻播苗帶較寬,有的可達15cm。缺點是機具覆土困難,通過性較差,容易掛草堵塞,適用于秸稈量較小、秸稈還田質量好、整地質量高的地塊。

3.4.2.3密行勻播。上述勻播方式的共同特點是隨機,即隨機分布、隨機混合、隨機碰撞濺落。優點是結構簡單、成本低,便于實現;缺點是不能人為控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勻播。所謂密行勻播,就是依靠增加行數、減小行距,從而相對增加株距,實現均勻播種。以小麥種子畝播種量22斤,千粒重41g計算,畝粒數約26.8萬粒,當行距為5cm時株距約為4.97cm。種子分布近似于矩形,小麥單株有效營養面積最大。目前歐洲均采用的是密行勻播技術,行距一般為10cm左右。河北農業大學糧豐工程正在研制7.5cm勻播機。我站與有關企業單位協作,研制攻關氣送式單粒密行勻播機,目標行距5-6cm。技術難度:解決單粒排種問題、防止擁堵提高機組通過性問題。局限性:機具成本高。展望:相信隨著技術進步,密行勻播技術將有較大推廣空間和優勢。

3.5保水保墑鎮壓

專家研究和農民生產實踐一致表明,鎮壓有利于保水保墑、抗旱抗寒。過去的問題是鎮壓參數和效果沒有具體要求,有的達不到鎮壓效果。目前省農林科學院旱作所正在開展相關試驗研究,有望近期用于指導生產。措施:聯合廠家開發新機具,在原鎮壓強度之上,增裝配重金屬框,根據地塊實際情況(土壤壤性、含水率、低溫發生概率、氣溫變化趨勢、播種深度等),確定配重(將沙土裝入編織袋,均勻放置在配重金屬框內,提高鎮壓效果)。

3.6機械化綜合植保

近年來植保機械發展較快,主要有拖拉機配套植保機械、自走式植保機械、航空植保機械。自走式植保機械有三輪式、四輪式兩種。三輪式結構簡單、價格便宜;四輪式行距適應性好,轉彎半徑小,作業時不容易壓倒小麥。需要說明得是,航空植保機械發展很快,能夠解決撒勻播無壟栽培不容易進地問題。

3.7節水灌溉、機械化施肥

3.7.1激光控制平地技術激光控制平地技術由一套激光控制平地系統完成,包括激光發射器、激光接收器、激光控制器、液壓控制系統和平地鏟。應用激光控制平地技術進行農田土地平整,平地后高低差異3cm,可以提高農田灌溉水的利用率,有利于控制雜草和蟲害,提高化肥使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實現精細地面灌溉。

3.7.2水肥一體化技術水肥一體化是借助壓力灌溉系統(一般有噴灌和微灌兩種方式),將可溶性固體肥料或液體肥料配兌而成的肥液與灌溉水一起,均勻、準確地輸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術,可按照作物生長需求,進行全生育期需求設計,把水分和養分定量、定時,按比例直接提供給作物。可以節水、節肥、增產、提質,具有良好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3.7.3行走式智能噴灌技術絞盤式噴灌機又稱卷盤式噴灌機具,噴灌機組。主要優點:(1)噴頭車在噴灑過程中能自走、自停,管理簡便,操作容易,省工(基本上一人可管理一臺),勞動強度較低。(2)結構緊湊,成本較低。材料消耗較少,田間工程量少。(3)機動性好,供水可用壓力干管,也可用抽水機組。(4)適應性強,不受地塊中障礙物限制。

3.8聯合收獲、秸稈處理

3.8.1小麥聯合收獲技術。我省已實現小麥收獲機械化,機收率已達到98%,今后主要是進一步提升性能、節本增效。

3.8.2秸稈二次切割拋撒技術。針對現有小麥聯合收獲機具割茬高、全喂入消耗動力大、秸稈部撒不均勻,影響夏玉米播種的問題,河北省農機修造服務總站正在組織力量,在調研吸收借鑒已有成果的基礎上,集成研發秸稈二次切割拋撒技術,能夠顯著降低燃油消耗、提高作業效率、降低留茬高度、改善秸稈部撒不均勻問題。

作者:江光華單位:河北省農機修造服務總站

精品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国产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 | 免费激情网址 |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丁香六月网 |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 永久电影网 |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精品 | 免费播放国产一级 | 久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 丁香花在线电影播放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言 | 婷婷成人丁香五月综合激情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精 | 国产欧美日韩图片一区二区 | 欧美久久综合 | 欧美国产永久免费看片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 | 亚洲综合国产精品 | 99热中文 |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 五月婷婷六月丁香在线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 国产亚洲欧美久久精品 | 婷婷六月天激情 | 最近中文字幕最新在线视频 |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 久久久久久综合成人精品 | 在线免费观看色视频 | 自拍偷拍亚洲第一页 |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国产男女免费完整版视频 |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免费在线播放 | 羞羞免费观看网站 |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