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玉米耕種與機械深松技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通過專用深松機深松作業,形成地下水庫,實現伏雨秋用,春雨秋用,是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必不可少的一個極其重要環節。機械深松技術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動土量小,耕層土壤結構不變,其主要作用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層,增強降水入滲速度和數量。從而減少了由于翻耕后土壤裸露的水分蒸發損失。
2機械深松技術在機械化玉米寬窄行交互休閑種植技術模式中的應用
全方位深松也叫全幅深松,即采用全方位深松機,在收獲后、結凍前對耕地進行全面深松作業,深松深度在40厘米以上為宜;部深松也叫半幅深松,即采用全方位深松機,將不深松部位對應的深松鏟卸下,調整其它深松鏟,使其與深松位置相對應,即可完成耕地的局部深松作業,深松位置隔年交替。應用機械化深松技術需要注意的事項:配套動力的配置。應選配略高于深松機標定配套動力要求,以免損壞動力機車;調整碎土輪的下壓力度。將垡塊壓碎即可;追肥鏟調整至苗側10厘米左右,深度10厘米即可;深松的時機。局部深松在玉米苗期進行,即5葉齡至拔節前為宜。
3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所產生的效益
3.1社會效益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應用,有效提高生產率,搶墑播種;并緩解農村勞動力結構性短缺的壓力,減少因秸稈焚燒帶來的火災隱患,減少土壤徑流60%、水蝕80%左右,減少耕地風蝕60%,抑制沙塵暴的發生。推動土地集約經營和規模化經營。
3.2生態效益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實施,可以有效減少周邊地區地表裸露,減輕風蝕強度,平均減少農田揚塵量50%左右,降低空氣中浮塵含量,降低沙塵天氣發生的強度和頻率;減少耕地表土流失量40%~80%,減少土壤中有機質和氮、磷、鉀等養分的流失,可持續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大氣環境。休閑期土壤貯水量增加14%~17%,自燃降水利用效率提高15%~19%;提高土壤肥力,土壤有機質年提高0.03~0.05%,提高速效氮、速效鉀含量,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3經濟效益節種:與常規播種方式對比,每畝節種0.8公斤,按市場價30.00元/公斤計算,每畝節約種子支出24元;節肥:由于此項技術采用了化肥深施、秸稈還田,可提高化肥的利用率,能在三年后減少化肥的投入,因此,每畝可節肥3公斤,按市場價1700元/噸計算(以尿素為例),每畝節約化肥支出5.1元;節約機械作業費用:采用該項技術減少了作業環節與作業面積,每畝節約作業費用50元左右。以上三項合計,每畝可節省投入80元以上。根據田間對比試驗測定表明: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機械化玉米寬窄行交互休閑種植技術模式,平均產量增加8%~12%,個別地塊可增產15%。由此可見,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不僅能夠取得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還能取得極其可觀的經濟效益,是一項極具推廣前景的綜合性技術。
作者:姚立民單位:公主嶺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