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豬發霉飼料中毒的綜合防治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豬霉飼料中毒是由于食入發霉飼料而導致的一種中毒性疾病,通常在陰雨連綿的夏秋季節發生。豬只急性發病時會表現出肌肉震顫,口吐白沫,口鼻出血,通常在幾小時內發生死亡;慢性發病時會導致機體免疫機能減弱,容易感染疾病,且消化、生殖以及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等。
1發病原因
自然界中存在多種真菌,且常存在于含有淀粉的飼料中,如果溫度和濕度適宜時,即分別為28℃、80%~100%,就可大量生長繁殖,且部分真菌還能夠分泌有毒物質。目前已知有超過百種的真菌毒素,還有紅色青霉素、黃綠青霉素、棕曲霉毒素以及銹病、黑穗病等。豬只食入以上真菌毒素后,都能夠發生中毒。對采食發霉飼料發生中毒的豬只,臨床上一般不容易確定具體哪一種真菌毒素中毒,通常是幾種真菌毒素同時相互作用下發病。豬只采食發霉飼料主要危害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等,損傷重要的組織器官,如肝臟、生殖道、腎臟等,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失調,使免疫系統結構被破壞或者免疫功能減弱,從而引起免疫抑制,影響傳染性疾病(如口蹄疫、豬瘟等)的免疫效果,還容易出現繼發性感染或者混合感染。在養豬生產中,由發霉飼料引起的中毒通常為群發,使豬肉產品品質變差,對消費者健康產生危害,嚴重影響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
2臨床癥狀
任何品種、年齡、性別的豬只都可發生該病,但仔豬的發病率要高于妊娠母豬,尤其是2~5月齡的仔豬常呈急性發作,表現出中樞神經癥狀,頭向一側歪斜,角弓反張,會在運動過程中死亡,或者發病經過2d死亡。大豬發病后,病程能夠持續較少時間,初期主要表現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廢絕,渴欲增強,大量飲水,皮膚充血發紅或者存在出血斑,可視黏膜蒼白或者黃染,四肢無力,走動搖晃,先排出干糞,后變成稀糞,嚴重時混雜血絲或者出現血痢,尿液混濁,呈茶黃色或者黃色;后期會表現出神經癥狀,嚴重時臥地不起,以致衰竭而死。病豬發生慢性中毒時,皮膚、體溫基本正常,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廢絕,或只采食青飼料,可視黏膜略微蒼白或者黃染。只要發生應激,常會出現不明原因的死亡。
3病理變化
病死豬胸腹腔內存在少量的黃紅色或黃色液體;全身皮下、肌肉以及黏膜都有出血點或出血斑;肝臟呈淡黃色,發生腫大,質地變脆,肝實質發生變性,切面結構不清晰;腎臟出現彌漫性出血,心外膜發生出血,腦膜和腦實質血管充血、擴張。病程持續時間長時肝間質明顯增生,硬度增大。通常膽囊發生萎縮。
4防治措施
4.1西藥治療病豬先用1%雙氧水或者0.1%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洗胃;接著內服適量的瀉劑和防腐劑,常使用10~50g的硫酸鎂和硫酸鈉,促使機體排出毒物,并防止出現異常發酵,也可采取灌服牛奶、豆漿或者豆清水等;之后靜脈注射安溴合劑,即由2~5mL10%安鈉咖和10~20mL10%溴化鈉溶液組成的混合藥液,能夠減輕呼吸困難,同時保護大腦皮層,促使中樞神經的調節功能恢復。如果病豬發生酸中毒,可注射100mL5%碳酸氫鈉,也可靜脈注射20~50mL5%~20%硫代硫酸鈉注射液或者10~20mL40%烏洛托品。
4.2中藥治療當確診病豬發生黃曲霉菌毒素中毒時,可取大黃、梔子、茵陳各20g,加水煎煮,待藥液溫度適宜后添加30~60g葡萄糖、0.1~0.5gVC,混合均勻后一次性灌服;或者取500g綠豆、30g甘草、15g防風,加水煎煮,在藥液中添加60g白糖,混合均勻后一次性灌服。當確診病豬發生赤霉菌素中毒時,可取15g茯苓、10g麥冬、20g甘草,加水煎煮,帶藥液溫度適宜后添加30g紅糖、2枚鮮雞蛋,混合均勻后一次性喂服,3次/d;或者取車前草、鳳尾草各60~90g,加水煎煮后灌服。
4.3加強飼料管理根據豬群不同階段的實際要求制定合理的采購飼料計劃,禁止一次性購買大量飼料,不允許購買沒有經過晾干和發生霉變的原料及飼料。如果飼料使用周期長,且需要長時間存放,可考慮在其中添加一些防霉劑,且要注意避免遭受雨淋。豬群不可飼喂發霉飼料,且飼料要盡量當天喂完,剩余的飼料不可繼續飼喂。現有飼料在飼喂前需要經過檢查,特別是多雨的夏秋季節更要注意。在濕度較大的季節,可在飼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脫霉劑,并配合在飼料中添加一些B族維生素。飼料貯存倉庫要求保持干燥,控制相對濕度在70%以下,且保持通風良好、陰涼,墻壁、地面要使用防潮隔濕板。飼料儲存時要分類堆放,且垛底鋪有墊板。對新購入飼料要注意同舊飼料分開放置,防止發生交叉污染。飼料庫要定期進行清掃和消毒,注意防鼠害和蟲害。如果飼料發生輕微霉變,可經過去毒處理后繼續利用。需要注意的是,脫毒處理后的飼料需要采取搭配使用,且注意增加飼喂一些青綠多汁飼料,減小毒害作用。如果飼料發生嚴重霉變,則不允許繼續飼喂。
作者:王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