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及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林業調查規劃》2017年第5期
摘要:病蟲害是威脅林業建設的主要災害,有效的病蟲害防治策略對我國林業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當前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及特點,并提出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有效策略,以期為林業病蟲害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發生特點;無公害防治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我國面臨資源日漸稀少和環境污染日漸嚴重的現狀。因此,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十八大做出野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冶的戰略決策,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與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同等的地位[1]。林業是我國重要的發展行業,林業建設不僅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還是實現保護環境、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在實現生態系統良好循環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病蟲害是影響林業建設的最主要災害,常對森林造成毀滅性打擊,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有多種,常呈現多樣化的特點,針對這些情況,本文倡導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策略。
1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
1.1人工林面積增加
我國天然林資源較少,林業發展中的人工造林較多,特別是隨著國家大力提倡生態文明建設,人工造林的面積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則是愈加嚴重的林業病蟲害問題。特別是我國部分地區的人工林多為單純林,林內生物多樣性十分低,無法形成有效的林內生態系統,缺乏自我防御病蟲害的能力,導致林業病蟲害頻發。
1.2天然林被大量砍伐
林業主要依靠木材和林業副產品淵如蘑菇、堅果等山珍冤提高經濟收益。因此,前些年為了提高林業經濟發展水平,人類大量砍伐森林,一方面直接售賣樹木或種植人工林,另一方面將林區改為耕地,使森林生物鏈遭到嚴重破壞,使其喪失了應有的特性,比如自我抵抗泥石流和蟲害等[3]。
1.3防治體系不健全
一方面,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不夠先進,病蟲害防治效果不佳,同時病蟲害防治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比較慢,并且缺乏防治需要的設備。另一方面,林業工作者的能力不足,大部分林業工作者都缺乏病蟲害防治知識和經驗,或者對病蟲害缺乏足夠的認識,以至于在出現病蟲害時不能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導致病蟲害蔓延范圍逐漸擴大,進而危害整個林區。
1.4造林技術不科學
在當前人工造林中,大部分只重視林業種植產生的經濟效益,而忽視其生態效益,不僅在種植手法上缺乏科學性,也沒有按照樹木本身的特性和林區周圍的環境選擇合適的樹種或位置,不能形成有效的生態系統。也就是人工林沒有自我恢復和凈化能力,對災害沒有抵抗力。
2林業病蟲害發生特點
2.1病蟲害發生面積擴大
病蟲害一旦發生,威脅面積可達十幾萬畝,而且如果不及時采取防治措施還會持續增加。尤其區域內是純林,林區的物種多樣性較低,本身不能形成有效的生態系統,病蟲害會更加嚴重。再加上氣候和環境變化的影響,全球日趨變暖,以及防治技術的限制和人造林面積的增加,導致森林病蟲害的發生面積一直居高不下。
2.2病蟲害種類增多,難以防治
由于全球化趨勢的影響,我國與國外的交流逐漸增加,有不少國外林業品種流傳到國內,但這些樹種發生病蟲害時,在國內沒有天敵制約,會越來越嚴重且難以防治;有些本地的病蟲害出現品種變異;本地區有些次要害蟲逐漸上升為主要害蟲,使病蟲害的發生不斷增多;林區管理存在漏洞,對病蟲害的監測力度不強,還有部分病蟲害本身難以根治,再加上病蟲耐藥性的產生,都增加了防治難度[4]。
2.3災害時有發生,損失嚴重很多過去就危害較為嚴重的病蟲害
至今未得到較好的控制,例如天牛。有的地區病蟲害發生頻率較高,甚至部分蟲害年年都會發生。每年因病蟲害造成大量林木減產,生長速度下降,且淘汰率增高,給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造成嚴重的影響。另外,很多病蟲害的潛在威脅依然很大,特別是在以前對病蟲害的防治主要是通過化學藥物實現的情況下,之前得到控制的病蟲害很有可能再次復發,并擴大危害面積,給林木造成毀滅性打擊。
3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對策
3.1采取科學的營林技術
在種植人工林時,要根據樹木本身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土地種植,或者說根據當地土地的特點選擇適宜種植的、能帶來一定經濟收益的樹木種植。種植前要特別注意育苗,選擇抗病蟲害能力強的樹木,種植期間要定期清理,清除樹木周圍的雜草、不健康的枝條、樹脂等,并按照樹木生長特性進行枝葉修剪、定期施肥。
3.2采取生物防治措施
相對于農藥防治,生物防治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一般生物防治可采用以蟲治蟲淵如用老虎蜂防治松毛蟲冤、以微生物治蟲治病淵如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蟲、大豆實心蟲、玉米螟冤、以鳥治蟲淵如招引灰喜鵲防治椿象冤、用微生物防治病原菌淵如在新伐松樹樹樁上接種大隔抱伏革菌對有隔擔子菌進行生物防治冤等。還可以根據害蟲的趨光性、假死性、不耐高溫性等特性,采用機械、物理防治措施,比如用黑光燈誘殺病蟲、分隔法、高溫滅蟲法等[5]。
3.3采取物理防治措施
根據病蟲的趨光性、假死性、不耐高溫性等特性,采用物理手段淵聲、光、電等冤對病蟲害的生長、發育和繁殖進行干擾,從而預防和消滅病蟲害,比如用黑光燈誘殺、分隔法、高溫滅蟲法等。
3.4做好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
加強對病蟲害的監測和調查,以便于及時準確地掌握病蟲害的發生動態。加強對監測預報技術的學習和引進,增加資金投入;建立完善的覆蓋整個地區的監測預報網絡體系,及時掌握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和動態;通過長期對病蟲害的監測和預報工作,建立起相關數據庫,不斷積累信息資料,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監測工作。
4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林業建設面臨的病蟲害防治工作確實非常嚴峻。人造林面積的增加、天然林大量砍伐、病蟲害防治體系不健全以及造林技術不科學等使病蟲害的發生逐漸增多,發生面積逐漸擴大,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生態損失。因此,要倡導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措施,包括采取科學的營林技術、選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措施、做好病蟲害的監測預報等,提高病蟲害防治效率。
作者:朱成國 單位:江蘇省灌南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