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資源現狀及造林技術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生態環保理念日漸深入的背景下,對林業資源價值的挖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我國林業資源取得較多突破性的成就,如林業面積擴大、群眾退耕還林積極性的提高等,但仍需不斷加強林業造林技術。以新疆地區為例,分析林業資源現狀,并提出具體的林業造林技術。
關鍵詞:林業資源;現狀;造林技術
林業產業的發展是我國近年來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保證。受氣候、降水及土地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國部分地區在林業造林方面受到較多限制,此時如何立足于當前林業資源現狀,引入適宜的造林技術,成為林業產業發展需考慮的主要問題。因此,本文分析林業資源現狀與造林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林業資源現狀分析
1.1新疆地區林業資源基本概況
作為我國西北地區主要生態屏障,新疆地區沙漠浩瀚、草原遼闊、冰峰聳立,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從森林資源看,如阿爾泰區、天山地區均有原始森林覆蓋,包括針葉柏、雪嶺云杉以及西伯利亞落葉松等,主干挺直,在新疆木材蓄積總量中,這些山地針葉林將達到97%以上。根據新疆林業網站相關數據,全疆共2133萬hm2林地,800萬hm2森林,森林蓄積量3.92億m3,森林覆蓋率4.87%,綠洲森林覆蓋率28%。濕地總面積394.8萬hm2,荒漠化土地面積107萬km2。同時,在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野生脊柱動物700余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116種)。目前,區域已建立多出自然保護區,包括各級森林公園等[1]。
1.2新疆地區林業資源現狀
近年來,新疆地區林業產業發展取得較多突破性的成就,如十大林業工程、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以及特色林果業等,極大程度上推林網建設,減緩沙化土地面積的擴展。但需注意的是,從森林資源整體質量看,盡管種類豐富、前景可觀,但在整體分布均勻性上較差,種植結構不合理,導致林業資源利用效率嚴重下降,甚至出現林木資源浪費情況,制約林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2區域造林技術的相關分析
林業造林工作開展中,要求立足于當前區域林業資源現狀,采取科學的造林方法,并配合相應的技術手段,提高苗木成活率,擴大林業種植面積。
2.1苗木培育與樹種選擇
林業造林工作開展中,植苗培育與樹種的選擇是基礎工作。其中植苗培育中,應不斷更新培育方式上,如通過人工方式達到天然培育更新目的。在造林樹種選擇中,要求結合區域氣候、土壤及發展需求,選擇適宜的樹種。以特色樹種為例,傳統樹種包括石榴、蘋果、杏、枸杞等,近年來在特色樹種上,如巴旦木、開心果、酸梅、小漿果等特色樹種,成為新疆特色林果基地建設的重要支柱。
2.2林業造林相關技術
造林技術的應用是影響造林效果的關鍵性因素。具體造林中,首先,應考慮引入分植造林方法,強調樹木的營養器官包括樹枝、樹干均可作為造林主要材料。這種造林方式下,有助于縮短育苗時間,降低投入資金。實踐發現,在分植造林方法應用下,提高育苗成活率,且能傳承母本中優質基因。但分植造林方法要求母樹、造林地材料達到一定的標準,一般常見于松樹、柳樹樹種中。其次,保持造林時間合理。造林工作開展中,春季為最佳時間,但考慮到樹種多樣性,造林中可根據樹種實際情況確定時間,風沙、霜凍或大雨天氣,禁止造林作業。再次,插種造林技術。該方法實施的要點在于直接播種林木種子,育苗環節減少,應注意插種造林中要求有適宜的造林土地條件,且插種造林后注意嚴格保護林地,降低自然災害所帶來的迫害影響。最后,混交林造林。如樹種選擇杉樹、松樹等,若直接選擇純林木種植方法,將面臨難以改造土壤質量等問題,且該類樹種不具備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如在病蟲害災害下樹種難以抵御。因此,造林中考慮在樹種選擇上以杉樹、松樹等為主的同時,種植其他類型樹種,保持多種樹種混交林種植,可解決所面臨的土壤質量、環境適應能力較差等問題。除此之外,近年來新疆地區也引入其他較多造林技術,如無灌溉造林技術,主要指在沙中埋入PVC管,管中央栽植梭梭幼苗,防止外界溫度過高燙傷幼苗,且管內的溫度與濕度能夠滿足幼苗生長需要,同時,可解決老鼠、風沙等對幼苗損害的問題,無需灌溉,可進行移栽,幼苗成活率較高。
3結論
新疆地區林業產業近年來發展取得較多突破性的成就,樹種多樣性且種植面積擴大,但造林中仍面臨種植結構不合理、分布不均勻等問題,要求在造林技術與方法上創新。具體作業中,應做好樹種的選擇與苗木培育,且結合區域實際情況控制造林時間與方法,如插種造林、混交林造林,同時配合相關的技術方法,如無灌溉造林技術等,保證苗木成活率,對推動區域林業產業持續發展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丁鵬.林業資源現狀與林業造林技術探討[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2)
[2]陶勇,厲建國.林業資源現狀與林業造林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6)
作者:李建新 單位:天山東部國有林管理局米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