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評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利用德爾菲法,選取5個林業生產典型單位、21位省級林業行業專家,開展2輪專家調查評估,對甘肅省林業氣象服務效益進行評估。結果表明,甘肅省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為5.81%,效益值約2.15億元;林業生產對氣象因素非常敏感,林業氣象服務效益顯著;德爾菲法操作簡單易行,對行業數據要求不高,評估結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是進行行業氣象服務效益定量評估比較理想的評估方法;可以通過增加調查輪次,降低調查專家的主觀因素對評估結果的影響。
關鍵詞:德爾菲法;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評估;甘肅省
林業是對氣象因素敏感度較高的行業,無論是林木生長所需的光照、降水、風等要素,還是森林災害的發生,都與氣象條件有著密切的聯系[1]。甘肅省干旱少雨的氣候條件和頻發的大風、雷電、霜凍等氣象災害嚴重威脅著森林防火、林業生態保護、生態旅游以及林下經濟等工作的順利開展。精細化、針對性強的氣象服務可有效降低氣象災害對林業生產的影響,指導林業生產及森林資源開發利用,從而為林業發展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采用科學客觀的方法對林業氣象服務效益進行評估,有助于政府和林業部門對氣象服務形成全面和充分的認識,為氣象部門投資決策提供依據,使氣象部門更有針對性地改進和完善林業氣象服務,從而更好地保障甘肅省林業事業發展[2]。為此,根據中國氣象局統一部署,2017年甘肅省氣象服務中心開展了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評估工作。
1評估方法與工作流程
1.1評估方法
氣象服務效益評估是一項復雜而困難的工作,到目前為止,尚無一種公認的、科學有效的評估方法[3]。德爾菲法(Delphimethod)是一種相對成熟的評估方法,其最大的優點是在缺乏專業數據的情況下,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多位專家的定性評估結果進行統計計算,得出定量的評估結果[4-6],常用來評估行業氣象服務效益[7-8]。2009要2011年,全國行業氣象服務效益評估工作均采用德爾菲法[9-13]。
1.2工作流程
2017年,按照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統一部署,甘肅省氣象服務中心采用德爾菲法開展了甘肅省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評估。此次氣象服務效益評估分2輪進行調查。第一輪調查院由選取的5個典型單位專家評估所在單位的氣象服務效益,采用對比分析法得出典型單位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匯總全國數據后,測算全國平均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e,將0~2伊e(0~2倍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數值范圍等分為10檔,劃分貢獻率檔次范圍。第二輪調查院由21位林業專家根據第一輪調查確認的行業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檔次,測算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和效益值。
2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評估
2.1第一輪調查
2.1.1典型單位的選取。甘肅省是一個少林省區,據第七次甘肅省森林資源清查,全省林地面積1042.65萬hm2,森林覆蓋率11.28%。主要林區分布在隴南、隴中北部、祁連山等處。結合甘肅省林場規模及災害發生特點,確定了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的立遠林場、甘南州迭部縣的達拉林場、洛大林場、臘子口林場以及蘭州市永登縣連城國家自然保護區5個具有代表性的林區作為第一輪調查的典型單位。共有8名典型單位的工作人員參與調查。
2.1.2典型單位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通過林業生產典型單位人員填寫典型單位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調查表(表1),計算典型單位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院e=(A1+A2-B)/D=C/D其中,A1指使用氣象服務增加的效益,A2指使用氣象服務減少的損失,B指使用氣象服務的成本,C指氣象服務的凈效應,D指上年度單位產業增加值。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對全國典型單位貢獻率調查數據進行匯總,得出全國平均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e為7%。將0~2伊7%等分為10檔,確定0~1.4%、1.5%~2.8%、2.9%~4.3%、4.4%~5.7%、5.8%~7.1%、7.2%~8.5%、8.6%~9.9%、10.0%~11.3%、11.4%~12.8%、12.9%~14.2%共10個檔次范圍。2.2第二輪調查2.2.1專家的選取。為確保調查對象的代表性,充分考慮專家崗位及專業領域,在甘肅省林業廳專家庫中選取了21名林業相關專家參與第二輪調查。其中,領導型6人、管理型4人、技術型9人、財務型2人。專家專業領域涵蓋森林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造林撫育、林業資源開發與利用4個主要的林業生產環節。
2.2.2甘肅省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21位專家根據各自的專業背景及工作經驗,對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進行評價(表2)。
3結論
(1)根據德爾菲法,通過2輪專家評估,得到甘肅省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為5.81%。由甘肅省2016年林業總產值,估算得到甘肅林業氣象服務效益值約為2.15億元,林業氣象服務效益顯著。(2)從典型林業單位氣象服務效益評估調查中可以看出,基層林業生產人員評估的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明顯高于全國平均貢獻率。說明一線業務人員對林業生產受到氣象因素的影響體會較深,林業生產對氣象條件非常敏感。(3)在第二輪行業專家調查中,甘肅省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專家評價主要集中在第4檔,即在4.4豫~5.7豫之間,與全國平均貢獻率5.81%基本吻合。說明行業專家對于林業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的認識與全國一致。(4)2輪調查雖然方法、內容一致,但因為調查對象不同,得出的氣象服務效益貢獻率差異較大。說明德爾菲法調查評估過程具有一定的主觀性,評估結果與參與專家的技術水平、經驗密切相關,必須通過多輪調查降低調查專家的主觀因素對評估結果的影響。(5)通過參與全國林業氣象服務效益的實際評估發現,雖然德爾菲法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但操作簡單易行,對行業數據要求不高,評估結果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是開展行業氣象服務效益定量評估較為理想的評估方法。
作者:史志娟1,2尹春2李照榮2 單位:甘肅省氣象局,2甘肅省氣象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