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現實困境范文

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現實困境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現實困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現實困境

摘要: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既有與中西部地區類似的問題,也有發達城市郊區面臨的獨特政策困境。對北京市10個郊區農村教師進行訪談和調查,獲得質性資料和量化數據,發現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還存在5個現實困境:編制緊張與短缺共存,招聘難與外地優質生源難以引入,年齡結構失衡,學歷高但學歷內涵質量不高,優秀教師少并流失嚴重。未來北京需要通過轉變教師需求核算方式、提升教師工資待遇、科學制定教師招聘計劃、職前吸引本地生源從教、職后利用高等教育資源對口支持、動員多方社會力量彌補農村教育短板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改善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現狀。

關鍵詞:北京市;農村教師;教師隊伍建設;教師編制;教師流失

從許多方面來看,北京市似乎并不算是一個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問題特別突出的城市。2015年底我國普通中小學校專任教師共有1085.61萬人,其中農村教師730.62萬人,占全國總數的67.30%[1];而北京市中小學教師隊伍共有11.34萬人,其中農村教師2.15萬人,僅占全市中小學教師隊伍的18郾93%[2]。而且,北京市農村學校的辦公環境較好,現代化的校園設施與教學設備在硬件條件上保障了農村教師的工作環境。應該說困擾其他地區的農村學校硬件環境差導致教師流失等問題在北京市已幾乎不再存在。然而,北京市的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依然存在著一系列的難題。過去研究者多圍繞農村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補充與流動等規模問題,薪酬、生存狀況等方面進行了豐富的論述,這些論述多集中在中西部地區的農村中小學校。而在面對北京市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問題時,筆者發現北京市的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既有這些研究中指出的類似問題,也有北京這類發達城市郊區面臨的獨特政策困境。基于此,2015年初,受北京市教工委委托,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教師研究中心課題組對北京市10個郊區的農村中小學校及其教師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在此次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利用調研數據以及政府部門公開的宏觀數據,對北京市農村淤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一系列現實困境進行分析,以期為宏觀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礎信息。

一、研究對象界定與數據來源、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中農村中小學教師是指包括鄉村與鎮區在內的整個農村普通中小學教師隊伍,而不僅僅局限于鄉村教師隊伍。這既是基于北京市教師隊伍建設的需要,也是本次調研的實際口徑。

(二)數據來源

本文有兩個主要的數據來源:一是實地調研數據。2015年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承擔北京市教工委委托課題“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調查研究冶,對北京市的10個遠郊區(昌平、懷柔、平谷、順義、密云、延慶、大興、豐臺、通州、房山)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進行了基線調研。采用座談會以及一對一訪談等多種形式,獲取了大量的質性資料。同時,還設計數據統計表要求各區教委填寫后上交,以獲得統計數據資料。在調研中所獲得的這些數據及質性資料,是本文的數據來源之一。除實地調研數據之外,政府部門公開的統計數據也是本文的主要數據來源,包括:(1)教育部發展規劃司主編的2016年版《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15》,(2)北京市教育事業統計資料(2014—2015年)。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混合研究的方法,即通過實地的一對一訪談、實地座談等方式獲得質性資料,同時也通過實地數據收集、宏觀數據收集等方式獲得量化資料。通過對質性資料與量化資料的分析、處理,研究能夠實現使用不同研究方法的互補性優勢。

二、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現實困境

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現實困境體現在編制超編與實際短缺共存、招聘難與優秀師資難以引入、年齡結構失衡、學歷高但學歷內涵質量不高以及優秀教師少卻流失嚴重等方面。

(一)教師編制超編與實際短缺并存

與全國大多數地區相同,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也存在著教師短缺與超編并存的結構性難題[2]。2014年北京市郊區教師編制數為57892人,實際在崗數為58934人,一半郊區存在超編情況。10個郊區中,有5個區在崗教師數量已經超過核定編制數量,4個區表示編制數很緊張,僅有1個區編制數還有較大剩余。這意味著從總量上來說,許多郊區都存在教師略微超編或編制數即將超編的現象。超編不僅表現在整個區的層面,在訪談中各郊區的教委工作人員證實了本區的農村學校事實上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超編或編制緊張的情況。然而與此同時,這些農村學校卻又存在教師短缺的現象。各區教育部門負責人、校長都談及學校里存在較為嚴重的結構性缺編,一些區甚至采用合同制的方式聘用沒有編制的教師以緩解教師短缺難題。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超編與短缺并存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數據來看,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校占據了全市中小學校總數的32郾20%,然而這32郾20%學校里卻僅有全市18郾40%的學生就讀,教師數也僅占教師隊伍總體的21郾37%。這說明從整體上來說農村中小學校規模要小于城市學校,按照編制管理原則,這意味著農村學校核定的教師編制較少;再加上調研時北京市還沒有實現城鄉學校編制標準的統一,這些小規模農村學校的核定編制就更少了。但農村學校的教師需求卻又存在著特殊性,有許多農村學校是寄宿制學校,學校在日常教育教學需求之外,還需要額外的各類后勤教師。這就增加了實際的教師需求。盡管在編制標準中已經體現了對各類教職工的需求,但現行的教職工編制標準卻并不能滿足學校的實際需求。在調研中有學校提到,按照編制標準他們學校可以有1名教師作為住宿管理教師,但這卻無法滿足男女學生需要分開住宿管理的實際需求。學校內部的教師能力結構失衡也是導致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校同時存在教師超編與短缺并存的重要因素。在基礎教育擴張時期,為了快速實現基礎教育普及,農村學校招聘了大量教師。其中大部分教師現在已經不適應現代教育教學的需求,無法上課,但他們又沒有到退休年齡,只能是占著編制退居二線從事各類后勤工作。

(二)教師招聘難,需求缺口大,外地優質生源卻難以引入

調研數據顯示,近5年來,北京市郊區總體招聘需求缺口較大,大部分區僅能招聘到需求數八成左右的新教師,而有兩個郊區農村新教師招聘缺口甚至高達五成;從城鄉差別來看,城鄉間教師招聘缺口差異不明顯。這意味著北京市農村學校的教師招聘難題并不是農村學校所獨有的現象,而是整體存在的難題。在教師招聘難的背景下,北京市卻又存在著許多擁有碩士、博士學位的外地優秀生源競相去中小學校應聘的現象。但在戶口與編制捆綁的政策規定下,這些外地優秀生源往往無法如愿以償地應聘到教師崗位。這就在北京市的教師勞動力市場形成了一個非常奇怪的局面———一方面是大部分的普通中小學校招聘難,另一方面大量的外地優秀生源擠破了頭也難以謀得一個教職。這也集中反映在教師隊伍的來源上: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校的新教師往往以本地生源為主,近5年來北京市各區農村新教師中本地生源比重為62郾93%,并且這些本地生源很少來自一本院校;而與此同時,新教師中高學歷、一本院校的生源卻往往來自非本地生源。但非本地生源要進入這些農村學校卻很難:由于北京市的人口政策,招聘外地生源的教師必須是碩士及以上學歷,并且必須滿足相應的年齡條件,而即便是滿足了這兩個要求,這些外地的優秀生源也未必能夠獲得一個教師編制。教師招聘難與外地優秀生源應聘難的雙重格局是北京這類城市的特殊現象,而其根源在于北京市的教師勞動力市場事實上是以戶口為標準分割的二元勞動力市場。主要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力擁有北京戶口,對于工資待遇在北京市缺乏吸引力的教師崗位并沒有那么感興趣;次要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力則非常希望通過應聘教師崗位,獲得北京戶口以躋身主要勞動力市場。

(三)年齡結構失衡,年輕化凸顯隊伍穩定發展危機

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預示著教師隊伍自身專業水平穩定發展的可能性。一支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能夠通過老—中—青三代教師的合理比例構成,形成專業水平有序而穩定發展的局面。然而,北京市部分郊區的農村教師隊伍卻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年齡結構失衡現象:2014年,北京市郊區農村學校35歲以下年輕教師比重高達40郾50%。在訪談中甚至有校長提到,2002年合鄉并鎮建校后,原有的主力教師陸續退休,學校近年來新進教師數量較大,全校教師平均年齡僅為34歲,30歲以下的教師占學校教師總數的50%以上。教師隊伍中某個年齡段教師集中扎堆的現象,為隊伍本身有序而穩定的專業發展帶來了許多現實難題與未來的隱患。一是教師職業是非常需要經驗積累的,年輕教師占的比例大,意味著學校內部教師整體專業化水平亟須提升。這在目前已經凸顯出來:在這所50%以上是30歲以下教師的學校,區教委人事科專門組織教師進行脫產培訓,以滿足教學需要,但盡管這樣學校仍然承受著教師專業化水平亟須提升的壓力。二是女教師的比例較高,年輕教師的比例大,也意味著近年來進入育齡期的教師非常多,對學校內部的人事安排提出挑戰。三是從長遠來看,如果某個年齡段的教師扎堆,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造成教師招聘數的減少;而當未來這一年齡段的教師退休時,又會帶來巨大的教師需求缺口,這種巨大的隊伍規模波動可能會帶來極其嚴重的教師短缺問題。事實上,當前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校的教師年齡結構失衡正是上一次教師年齡結構失衡所帶來的惡性循環。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經歷了教育事業的大擴張,在這一時期各中小學招聘了大量教師,形成了教師隊伍年齡結構的不均勻分布。這些教師近年來開始陸續退休,學校由此招聘了大量的新教師彌補退休教師的空缺,繼續復制了教師隊伍年齡結構的不均衡現象。

(四)學歷水平高,學歷內涵質量卻不高

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北京市的農村中小學教師可能是一支學歷水平較高的隊伍。數據顯示,2013年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校本科以上學歷的教師比重高達88.07%,遠高于全國51.03%的平均水平。而從城鄉差別來看,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校本科以上學歷教師的比重也僅比北京市城市區域(92.48%)低4.41個百分點。盡管從學歷數據來看,北京市的農村教師隊伍似乎已經不存在太大問題,但學歷內涵質量不高的情況卻仍然存在。調研數據顯示,相當數量的教師學歷主要以進修學歷為主,初始學歷在本科及以上的比重僅為42郾08%;而更為嚴重的是,許多教師僅僅是為了獲得本科學歷而去進修,其進修學歷的專業往往與自己所教授的學科不一致,為了學歷而進修學歷、學非所教的情況非常突出,比例高達33.94%淤。(五)優秀教師稀缺并流失嚴重困擾北京市農村教師隊伍的另外一個現實難題是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中的高級職稱教師、優秀骨干教師等各類優秀教師本來就少于城市,卻又面臨嚴重流失的局面。從高級職稱在城鄉間的分布來看,2013年北京市城市教師高級職稱的比重為41郾17%,農村僅為36郾75%,差距為4郾42個百分點,比全國整體的差距水平(3郾34個百分點)還要高一些。從各類骨干教師淤在城鄉間的分布來看,北京市農村學校骨干教師的數量及其密度分布遠低于城區學校。以各區域每百名教師中各類骨干教師的人數作為各區域的教師“骨密度冶指標,可以發現除兩個區外,其他各郊區農村教師“骨密度冶明顯低于城區。以X區為例,X區城區教師區級“骨密度冶為12郾70,農村教師僅為4郾32;而教師市級的“骨密度冶區別就更大了:城區市級為4郾87,農村市級僅為0郾82。這意味著從整體來看,農村學校教師中的各類骨干教師數量及其分布密度遠低于城區,農村教育的發展仍然掣肘于教師人力資本這塊短板。在農村學校的高級職稱教師、各類骨干教師的數量及其分布密度都要遠低于城市的同時,農村學校卻還要面臨更為嚴峻的優秀教師流失困局。許多郊區都面臨著農村學校優秀教師流動到城區甚至是市區的情況。農村優秀教師的流失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其原因也非常清晰,除了待遇問題,在實地調研中老師們談得最多的是子女教育以及專業發展受限問題。

三、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改革路徑

如前所述,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各類結構性難題事實上都是各類因素交織所造成的綜合性難題。因此,要破解這些結構性難題,也需要一系列的政策組合拳。

(一)在提高編制核定標準基礎上,合理核算崗位需求,從身份管理轉向崗位管理

教師編制緊張與短缺共存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其中編制標準不合理是一個重要因素。正因為如此,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已于2016年印發了《北京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提出要“創新鄉村教師編制管理冶。目前該計劃中除了要統一城鄉教師編制標準,同時也涉及了按照班師比、生師比合理核定村小、教學點教師編制,同時實行城鄉教師編制的區域統籌和動態管理。這些措施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短缺難題,但卻無法根治超編與短缺并存的問題,只能是在當前大環境下的一個“次優選擇冶。未來北京市政府需要將教師隊伍由身份管理轉為崗位聘任制管理,才能從長遠上確保教師崗位的供需均衡。其原因在于,我國中小學教師實際上實施的是身份管理體制,即按照是否在編制內確定教師身份,而有編制的教師是否在崗、在哪里的崗位上卻并不重要。這種身份管理體制帶來的問題是:當前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校存在超編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許多老教師不再勝任教育教學崗位的需求,但由于他們占著編制,也沒有到退休年齡,從而導致這些學校表面看來超編卻存在著學科教師短缺的難題。而以崗位聘任管理則不會出現這種問題———當老教師退居二線,原本的教學崗位就空缺出來,崗位需求能夠迅速反映出來,便于教育管理部門通過招聘或調劑等方式及時填補崗位需求。但崗位聘任制度還需要教育部門對學校內部的崗位需求進行科學而合理的核定,這種依據教育教學實際需求確定所需崗位的做法,比單純依靠生師比、班師比等指標確定校內編制數的做法顯然更符合實際需要。從政策環境來看,當前我國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大方向也正是力推崗位聘任制,并且逐步淡化編制管理。這也給教師隊伍由身份管理轉向崗位聘任制度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二)從整體上提升教師待遇,建立教師工資的正常增資機制

無論是招聘難,還是農村優秀教師的流失,無法回避的一個問題都是當前農村教師的待遇過低。正因如此,在《實施辦法》中,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待遇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在2016年11月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關于印發《北京市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發放辦法的補充辦法》的通知中,更是專門針對北京市農村中小學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提供了政策標準。受限于教師整體待遇偏低的現實,農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的標準引起了北京市教師隊伍內部巨大的反響,但僅僅依靠農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也難以實現在工資上顯著提升農村教師職業的吸引力。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小學、中學階段教師平均工資僅相當于在職職工平均工資的0郾97、1郾03倍[3],這意味著盡管在北京市的勞動力市場上,教師職業對學歷水平的要求較高,但教師職業的工資回報卻與學歷要求并不匹配,教師的收入還是嚴重偏低。除此以外,過去教師崗位所提供的其他福利待遇也在進一步縮減。在新聘教師中,學歷高與畢業院校更好的往往是外地生源,過去吸引這部分生源從事教師崗位主要是依靠北京戶口及其所代表的市民福利,但伴隨著北京市政府人口調控、收縮戶口指標,外地優秀生源通過到學校任教獲得戶口的機會進一步收窄,而即將實施的積分落戶政策更是事實上將戶口與單位屬性剝離,對教育領域來說,這可能會引起教師勞動力市場,尤其是農村教師勞動力市場對優質勞動力的吸引力進一步下降。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單純提供農村教師的崗位生活補助還僅僅是第一步,未來還需要通過教師工資制度的整體設計,提升整體的教師收入水平,先讓教師職業成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職業,才能談其中的農村教師崗位具備吸引力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通過工資制度設計提升教師收入水平的同時,特別需要設計教師工資的增資機制,以使得教師的收入水平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當地勞動力市場工資水平同步上漲,避免過去工資脈沖式增長的歷史路徑。這樣才能夠建立起勞動力對于教師職業收入的穩定預期,從而起到提升職業吸引力的作用。

(三)合理測算教師需求,科學制定招聘計劃,“熨平冶教師年齡結構的失衡

結構性的缺編問題能夠通過改善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的編制核算方式解決,目前出臺的《實施辦法》也正是著力解決這個問題。但年齡結構的失衡卻會極大影響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新陳代謝及其專業發展能力,尤其是在當前農村中小學還存在新教師招聘的難題。在新教師越來越少、農村教師年齡整體“變老冶的態勢下,未來如何通過政策“熨平冶年齡結構的波動,打造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專業發展階段合理的農村教師隊伍,就成為擺在政府相關部門面前的難題。伴隨著“全面二孩冶政策的放開,生育波動將帶來學齡兒童數量的波動。這種波動傳遞到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需求端還需要7~13年。在這期間,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合理制定招聘計劃,避免在某幾個年份集中大批量地招聘教師,造成某個年齡段的教師數量形成波峰,為未來教師隊伍的新陳代謝和專業能力發展埋下隱患。比較合理的做法是依據人口出生數據與未來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合理測算出公立學校的教師需求總數,在一段時期內盡量均勻地招聘教師,奠定合理的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基礎。

(四)制定合理的市屬高校師范生培養計劃,吸引本地生

源從事教師職業為吸引大學生從教,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財政部、中央編辦、人事部《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試行)》,而北京市也從2016年11月1日起開始實施《北京市關于加強和改進師范生培養與管理的意見》,強調通過免費師范生的培養彌補北京市中小學教師招聘難與短缺的問題。但這還不能精準解決農村地區的教師招聘難、短缺的難題。未來,北京市可以參考國外經驗如美國弗吉尼亞州家鄉教師項目等[4],鼓勵市屬高校在保證生源質量的前提下,優先或適當降分錄取農村本地生源進行免費師范教育培養,畢業后回到生源地從教,緩解農村教師崗位招聘難題。

(五)充分利用北京市高等教育優勢,為農村教師提供專業發展支持

北京市具有全國領先的高等教育資源優勢和較高的教師專業發展平臺。未來應當在深化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背景下,以項目制的方式鼓勵和吸引高等教育院校向農村傾斜,幫助農村教師完成專業水平的提升。教師是一個需要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結合的專業性崗位,僅有專業知識還不足以成為一個成熟教師。但農村學校的優秀教師比例較小,新入職的教師能夠獲得的專業幫助也很少,高等院校的介入能夠彌補這一短板。老教師的短板則多在于專業知識和理論視野的提升,高校的介入能夠有效提升老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理論視野。但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的介入不能是泛泛而談的紙上談兵,應當是高校專家團隊與農村學校的教師共同選擇一個基于學校內部教育教學問題的項目,以項目制的方式共同解決實際難題,從而通過農村教師的“做中學冶,提升農村教師的專業水平[5]。(六)動員多方社會力量,共同彌補鄉村教育短板《實施辦法》已經從工資待遇、子女入學福利等方面來試圖改善農村中小學校的職業吸引力難題,但在細則上如何落實還需觀察各區出臺的相關政策。并且,從國際經驗來看,僅僅解決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子女入學等薪酬福利問題,對農村教師隊伍的建設來說,只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從長期來看,如果希望達到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的目標,還需要從社會大環境著手改善鄉村教育的基礎。未來,北京市還需要通過建立城鄉教師交流機制、發揮退休教師余熱、動員社會組織力量參與、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途徑持續為農村中小學校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提供助力,持續改善農村教師的專業水平,也為農村教師的短缺難題提供新的途徑。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發展規劃司.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15[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秦玉友,宋維玉.農村小學學科教師超缺編問題研究———以我國中東西部六省六縣為樣本[M]//鄔志輝.中國農村教育評論:教師政策與教育公平.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85-113.

[3]國家統計局.中國勞動統計年鑒2015[Z].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6.

[4]付淑瓊.美國農村教師保障機制研究———以弗吉尼亞州家鄉教師項目為例[J].中國教育學刊,2012(2):78-81.

[5]周惠.中小學教師隊伍人力資本發展的階段性(1978—2011)[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6:209

作者:周惠 單位: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丁香婷婷 | 日韩亚洲欧美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曰本波多野结衣 | 精品综合在线 | 国产大学生自拍视频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抢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麻豆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 男人天堂2016 | 波多野结衣成人 | 四虎永久网站 |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 | 在线播放一区 |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在线看国产人成www免费看下载 | 五月天激情综合网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伦 | 免费的色视频 | 丁香婷婷激情五月 | 四色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自拍偷拍专区 | 韩国美女福利专区一区二区 | 国内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app | 麻豆国产13p |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www | 男人天堂国产 | 九九电视剧免费观看完整版 | 99久久国内精品成人免费 |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无 | 在线色网站 | 最新国产在线视频 |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不卡 | 久免费视频 |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 久久手机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 久久网站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