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氣象災害與防災減災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氣象災害對我國農業的發展產生的危害越來越嚴重,為了能夠推動我國農業的發展,本文深入剖析了氣象災害的主要特點、災害的類型等,并聯系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有針對性的防災減災的措施,希望能夠為研究農業氣象災害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氣象災害;防災減災;對策
氣象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比較大,伴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對農業經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極大影響了農業經濟的健康有序的發展。因此,我國受氣象災害的影響比較大,做好防災減災工作顯得尤為迫切。
1農業氣象災害的特點
我國農業氣象災害的特點具體表現:首先,面積比較廣,所以相應的災害地區的分布也比較廣泛;其次,地形多樣化,農業生產的氣象災害的類型也呈現多元化的特征;再次,溫室效應的影響越來越大,我國氣溫明顯增加,出現氣象災害的概率也大大增加;最后,氣象災害的出現,會給農業生產帶來較大的損失,甚至會有很大一部分的農作物出現減產甚至是顆粒無收的情況[1]。這些都是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不良影響的重要體現。
2影響我國農業氣象災害的主要因素
1)干旱。干旱是指在工業生產中,因為長時間的沒有降水,導致空氣中的水分比較少,土壤存在于龜裂的情況。這種會造成農作物長期缺水,對作物的播種以及生長發育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進而造成了農作物減產。在我國,干旱是較為普遍的氣象災害,尤其是東北地區和西北地區影響最大,干旱出現的頻率較高,長時間的干旱可能會帶來河流枯竭、人和牲畜缺少飲用水,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危害。
2)洪澇。所謂的洪澇主要是指因為長時間的大雨或暴雨,雨量較為集中,造成了地面徑流比較大,毀壞了農田,對農作物是毀滅性的危害,農作物存在有減少甚至是沒有收成的情況。而且很多生物的種群會因為洪澇災害改變了原本的結構,破壞了平衡,洪水將村莊淹沒,造成動植物腐敗,更加加劇了農作物的蟲害[2]。
3)臺風。臺風是熱帶氣旋的重要部分。在氣象學中,熱帶氣旋中心的風速如果是在12級到13級,就被稱為臺風。臺風給農業生產帶來的危害主要表現在暴雨和大風這兩塊,會直接沖擊植物的幼嫩組織,破壞力比較大,我國臺風呈現季節性的特點。
4)冰雹。冰雹的出現是因為強對流天氣系統帶來的劇烈性的氣象災害,會伴隨著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冰雹對農作物的破壞性比較大,可以在較短時間里將農作物摧毀,給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的損失。
3防災減災的重要手段
3.1健全農業氣象災害預測預報系統
目前,我國農村建設發展速度較快,農業的現代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農業氣象對農業生產產生了極大地影響。怎樣做好農業生產的防災減災工作,對氣象工作者也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作為氣象工作者需要將工作重點放在提升氣象預報結果的準確性上。但是從目前我國的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分析,預報系統還不夠健全完善,需要聯系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創新?;鶎拥臍庀蟛块T更多是應該積極做好農業氣象服務工作,積極推進農業氣象工作,構建現代化的農業、生產體系。要注重給廣大的人民群眾科普知識,讓他們認識到農業災害預報的重要性,能夠認識到提前做好預測預報工作的重要意義[3]。
3.2充分的利用氣候資源
氣象科學和農業生產緊密相連。古時候,人們經常祈求能夠風調雨順,莊稼能夠獲得好的收成。而且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天氣預報系統能夠對未來幾天甚至是十幾天的天氣情況都能夠準確地了解,這樣可以幫助農戶快速了解當地的氣候情況。在災害天氣來臨之前,做好準備工作,盡可能不要安排農業活動,這樣自然災害引發的農業經濟損失就能得以避免。利用好的天氣開展農業活動,提升農業收入,各級政府需要聯系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對農作物的布局進行合理規劃,不能盲目種植,在聯系當地的地質地貌以及氣候情況之后,才能引入新品種。
3.3建立完善的災害防御機制
對氣象災害的防治,首先需要建立在預防的基礎之上,如果出現了氣象災害,制定應急預案顯得極為重要。建立完善的農業氣象災害應急的防御機制,作為政府需要發揮出主導作用,各部門要分工明確,加強溝通。在實際的工作中,需要聯系當地的實際情況,根據不同級別的氣象災害情況建立起防御機制,將災害出現的概率降到最低。此外,還需要建立起責任機制,明確工作人員的職責,端正他們的態度,提升辦事效率。
4結束語
農業氣象工作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顯而易見,是做好防災減災工作的前提保障。做好農業氣象工作建設,對資源加以優化,提升氣象預報的精準度,同時也對工作人員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作為工作人員,要建立在自身經驗的基礎之上,對當地的情況進行分析,全方位開展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為農業生產的有序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高連永,軍.淺談氣象災害的防御措施[J].農技服務,2016,33(4):151.
[2]黎翠紅.做好氣象為農業防災減災服務工作的思考[J].鄉村科技,2018(4):114-115.
[3]張斌.淺議農業氣象災害及防災減災對策[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13):102-104.
作者:劉新洪 單位:湖北省洪湖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