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熱帶農業科研能力分析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基于CNKI的海南省熱帶農業科研能力分析評價能夠幫助科研人員以一個更加全面的視角審視相關科研產出、科研產出質量,把握領域內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從而更加有效地推進科研機構及科研人員科研戰略的制定、科研協作的強化以及科研創新發展的實踐。
關鍵詞:熱帶農業;CNKI;科研分析;文獻計量學;海南省
2015年9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正式通過延續千年發展目標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旨在從2015年到2030年間以綜合方式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3個維度的發展問題,走可持續發展道路[1]。作為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議程的快速響應和支持,2015年10月,國際圖聯了《圖書館和“聯合國2030年議程”的實施》工具包,指出信息獲取和圖書館有助于消除貧困,支持農業、優質教育、健康等所有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支持各國將圖書館和信息獲取納入國家和地區發展計劃,幫助實現聯合國2030年議程。在支持農業發展領域,隨著活躍性研究人員的不斷增多,以及分析工具的強化發展,信息檢索、數據管理、知識發現、數據挖掘、分析、評價的過程將不斷產生創新的思想、產品和服務,加強對農業信息特別是農業科研創新文獻的獲取和利用,能夠幫助我們深刻認識并準確把握農業科研發展新常態的新要求和國內外農業科技創新的新趨勢,進而系統規劃未來農業科研發展新路徑,開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境界。在科研評價分析領域,文獻計量學作為揭示和研究文獻情報發展規律及發展趨勢的一門科學,被廣泛用于行業科研水平分析評價、機構科研實力分析評價、科研人才分析評價、科研熱點和趨勢分析評價等多個方面。本文擬通過對CNKI中近10年(2008—2017年)海南省熱帶農業科技文獻的分析,研究海南省熱帶農業科研產出及創新能力,為熱帶農業科研領域的研究者、管理者提供更多的決策參考。
1海南省熱帶農業科研能力研究的現實意義
我國熱帶作物發展起步較晚,科研工作起始于20世紀50年代,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目前我國熱帶農業正處于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的過程。熱帶農業的快速發展與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及科研水平的提升密切相關,而貫穿于熱帶農業生產、采獲、儲藏、加工、管理的農業信息化進程成為農業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力。在熱帶農業科研條件不斷改善、科研隊伍不斷強化、科研體系不斷完善的發展過程中,熱帶作物作為熱帶地區重要經濟來源與產業支柱的作用得以凸顯。2007年6月,由農業部頒發的《農業科技發展規劃(2006—2020年)》提出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十五”期間的48%提升到63%(2020年)的發展目標[2]。在發展規劃的引導下,數十年間,海南省熱帶農業科技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科技投入和科學研究的水平均創歷史新高,科技論文的發表數量及發文質量更是不斷提升。這一時期的相關科研文獻集中從不同層面反映了熱帶農業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國內外科技交流方面的優秀成果,因此,將文獻計量學的知識體系應用于這一時期海南省熱帶農業科技文獻的分析評價,將幫助科研機構及其科研人員以一個更加全面的視角審視過去10年的相關科研產出、科研產出質量,把握領域內的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從而面向未來更加科學合理地制定科研規劃、配置科研資源、強化科研協作、完善科研體系。
2海南省熱帶農業科研文獻統計分析
CNKI(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中國知網)是基于《中國知識資源總庫》的全球信息量最大、最具價值的中文知識門戶網站,收錄了包括期刊、報紙、博士碩士論文、會議論文、圖書、專利等高收藏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內容,是專家學者開展學術研究及科學決策最具權威性的依據。2018年3月4日,筆者以CNKI為數據源,采用專業檢索對海南省熱帶農業相關科技文獻開展檢索。檢索過程:以主題為檢索字段,以海南、熱帶農業、熱帶作物、熱帶水果、熱帶花卉、熱帶香料及其相關下位詞橡膠、咖啡、油棕、椰子、檳榔、可可、香蕉、荔枝、龍眼、菠蘿、芒果(杧果)、菠蘿蜜、油梨、腰果、木薯、劍麻、胡椒、香茅、香草蘭等為檢索詞,檢索表達式為SU=海南ANDSU=(熱帶農業+熱帶作物+熱帶水果+熱帶花卉+熱帶香料+橡膠+咖啡+油棕+椰子+檳榔+可可+香蕉+荔枝+龍眼+菠蘿+芒果+杧果+菠蘿蜜+油梨+腰果+木薯+劍麻+胡椒+香茅+香草蘭),時間選擇為2008—2017年。采用上述檢索方式,共檢得以海南熱帶農業為主題的論文2239篇,結合使用CNKI的計量可視化分析工具,分析結果如下。(1)科技文獻年度分布:2008—2017年間,以海南熱帶農業為主題的科技文獻分布較為均衡,其中2016年發文量最少(187篇),2010年發文量最多(260篇),其余年度發文量集中在190~240篇內。(2)基金分布: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是海南熱帶農業科研項目最重要的資金來源,相關論文達207篇,其次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海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社會公益研究專項計劃、國家星火計劃、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計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農業部“948”項目,相關論文分別是109篇、75篇、45篇、16篇、13篇、12篇、12篇、12篇,其他基金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項目、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計劃等有少量文獻(1~10篇)分布。(3)研究層次分布:海南熱帶農業相關研究集中在四大領域,分別是社科類的行業指導(發文量766篇,占34.35%)、自科類的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發文量663篇,占29.73%)、社科類的基礎研究(發文量255篇,占11.43%)、自科類的工程技術(發文量228篇,占10.22%),其他還包括自科類的行業技術指導(發文量121篇,占5.43%)、社科類的政策研究(發文量102篇,占4.57%)、社科類的職業指導(發文量45篇,占2.02%)、自科類的專業實用技術(發文量24篇,占1.08%)等。(4)作者分布:高科研產量研究人員的發文數量集中在15~40篇,其中,發文量在25篇以上的作者有譚樂和(37篇)、邢民(31篇)、許能銳(28篇)、鄔華松(25篇),發文量在15篇以上的作者有吳志祥(19篇)、楊建峰(18篇)、謝貴水(17篇)、覃偉權(17篇)、蘭國玉(17篇)、陶忠良(17篇)、魚歡(17篇)、李志剛(17篇)、傅國華(16篇)、祁棟靈(15篇)、張德生(15篇)、李玉萍(15篇)。(5)機構分布:海南大學作為本土化農業科研的主力機構,發文量為503篇,遙遙領先于其他科研機構;其次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各研究所,發文量在40~140篇之間,其中,橡膠研究所138篇、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85篇、熱帶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81篇、香料飲料研究所81篇、椰子研究所73篇、科技信息研究所73篇、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42篇。(6)學科分布:農業經濟學科發文量最高(830篇),其他熱門發文學科依次為林業科學(393篇)、園藝(361篇)、植物保護(247篇)、農業基礎科學(157篇)、農作物(131篇)、工業經濟(94篇)、旅游(89篇)、有機化工(81篇)、市場研究與信息(71篇)、輕工業手工業(59篇)等。(7)期刊分布:《中國熱帶農業》《世界熱帶農業信息》《熱帶作物學報》《熱帶農業科學》作為最主要的刊發渠道,分別承擔了17.93%、16.96%、11.19%和10.84%的發文量,各刊發文數在150~260篇范圍;其他刊物如《熱帶農業工程》《今日海南》《安徽農業科學》《熱帶生物學報》《中國農學通報》《中國果蔬》《中國農墾》作為次要刊發渠道,分別承擔了4.79%、4.03%、3.82%、3.34%、2.71%、2.43%、2.08%的發文量,各刊發文數在30~70篇范圍。(8)關鍵詞分布:關鍵詞出現頻率最高的為海南,其他依次為檳榔、香蕉、天然橡膠、對策、熱帶水果、椰子、荔枝、國際旅游島、熱帶農產品、熱帶農業休閑旅游、種質資源等。
3基于文獻計量的海南省熱帶農業科研能力評價
3.1海南熱帶農業科研實力逐步提升
在“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發展高效安全生態的現代農業技術”“推進農業現代化”“超前部署農業前沿和關鍵技術研究”的指導下[3],農業科技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農業科技投入的穩步提升促使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及科技創新能力的顯著提升,使得海南熱帶農業科研逐步實現由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發展,這種飛躍和提升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發文量穩步提升,2008—2010年,海南熱帶農業研究領域的發文量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這與2007年下半年《農業科技發展規劃(2006—2020年)》的提出背景高度契合,2011年至今的發文量呈現均衡的發展態勢。二是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的科學管理和優化配置,極大激發了科研人員的創新熱情,在國家級、區域級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的引領和組織下,海南熱帶農業領域的科研人員依據自身的專長和興趣,選擇參與了相應的科技計劃,開展的相關研究也更加聚焦國家級/區域級農業發展目標,更加符合農業科技創新規律。三是研究層次呈現廣泛性特點,海南熱帶農業相關研究不僅涉及社科及自科領域,而且實現了對領域內理論研究及實踐探索的覆蓋,既有基礎研究、政策研究,又有工程技術、行業指導研究。四是科研機構及科研人才隊伍不斷強化,在海南熱帶農業研究領域出現了一大批諸如海南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的橡膠研究所、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熱帶物品資源研究所、香料飲料研究所和信息研究所等創新能力較強的科研機構,以及諸如譚樂和、邢民、許能銳、鄔華松等高素質科研人才。五是學科分布得到深化拓展,海南熱帶農業相關研究不僅在傳統農業領域的基礎科學、農作物、林業學科、園藝和植物保護學科取得成效,更開啟了跨學科研究、學科交叉融合(如農業旅游、農業市場研究與信息)的新局面。
3.2海南熱帶農業科研內容日漸豐富
通過梳理高頻關鍵詞對應的相關文獻,筆者將2008—2017年海南熱帶農業的研究歸納為以下若干方面:一是海南熱帶農業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策略型研究,包括對策研究、SWOT分析、保障體系構建、調研、動力分析、規劃設計框架搭建等;二是海南熱帶農業的生產、銷售、市場、運營,如菠蘿蜜、劍麻、檳榔、油棕、咖啡、熱帶花卉種植相關研究,農產品物流模式、供應鏈信息管理技術研究等;三是海南熱帶休閑農業及旅游業發展,包括農業與旅游業的聯動發展、休閑農業園區規劃設計、旅游島項目建設、旅游開發管理、旅游文化品牌建設等;四是熱帶農業前沿技術、創新實踐、科技動態、熱點問題研究,如紅掌細菌性疫病病發前檢測、熱帶香料作物加工技術、農業循環經濟研究等。
3.3海南熱帶農業科研熱點緊貼發展
通過對關鍵詞的聚類分析,筆者將30個關鍵詞劃分為12個聚類,將僅含兩個聚類成員,不能代表該領域研究方向及內容的聚類剔除后,剩余有效聚類3個,將每個聚類中共現頻次最高的關鍵詞作為聚類名稱,表示海南熱帶農業科技研究的熱點趨勢,即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熱帶特色農業及熱帶農業創新技術。其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是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從2010年《農業部國家旅游局關于開展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和全國休閑農業示范點創建活動的意見》的出臺,到2015年《關于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閑農業發展的通知》及2016年《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的頒布[4],體現了國家及農業管理部門對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高度重視。其二,熱帶特色農業:近年來,海南省深入貫徹落實2013年4月視察海南時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圍繞“打造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王牌”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海南熱帶農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熱帶現代農業。其三,熱帶農業創新技術:農業部頒發的《農業科技發展規劃(2006—2020年)》要求全面提升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農業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資源環境等前沿領域的原始創新,實現農業增長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的重大轉變。由上可知,本文對海南熱帶農業領域關鍵詞聚類分析的結果符合我國農業發展的政策導向,對海南熱帶農業未來的發展亦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4提升海南省熱帶農業科研能力的再思考
科研分析討論的現實意義在于對科研實踐的指導,基于CNKI的海南省熱帶農業科研分析討論的成果包括科研機構的科研產出及產出質量分析、科研人員的科研產出及產出質量分析、研究熱點和研究前沿的分析等,這些分析討論成果在幫助制定科研戰略、促進科研協作、推動科研創新方面有著積極的指導意義。
4.1協助科研機構制定科研戰略
海南熱帶農業科研發展戰略需要從戰略性的高度指明領域內最具發展潛力的前沿和基礎領域,引導科研人員將自身學術興趣與熱點前沿、發展趨勢相結合,鼓勵其面向重大科學研究方向,攻克前沿難題,提出更多學術思想先進、研究方法科學、具備理論創新性和實踐指導性的原創發現。因此,基于CNKI的海南省熱帶農業科研分析討論的成果為相關科研機構科研戰略的制定提供了有用的決策信息。在熱帶農業科研戰略的制定過程中,科研機構應在準確把握科技前沿發展態勢的基礎上規劃布局,實現在重大前沿研究領域的跨越式發展,緊追、引領國家甚至國際熱帶農業發展新動態,在科研競爭中占據主動。
4.2促進科研機構及人員的協作
基于CNKI的海南省熱帶農業科研分析討論的成果客觀上為相關科研機構及科研人員提供了可協同發展的共享化資源。首先,在機構層面,相關科學計量指標可被科研機構用于以下方面:一是評估自身在熱帶農業領域的科研產出及產出質量,開展與其他標桿型機構的對比,得出自身科研產出在全國的定位[5];二是通過熱帶農業研究前沿分析,評價科研人員在這些前沿領域的表現,分析探尋潛在科研人才;三是通過對其他科研機構與自身在研究內容、研究趨勢上的共性分析,尋找潛在的科研合作伙伴;四是開展科研合作現狀分析以及對現有合作伙伴的分析。其次,在個體層面,相關科學計量指標可幫助科研人員把握和分析熱帶農業研究領域的熱點、尋找潛在的科研合作機構及合作伙伴,進而更精確地定位合作伙伴和研究方向。
4.3推動科研創新能力持續提升
基于CNKI的海南省熱帶農業科研分析討論的成果有助于推動熱帶農業科研創新能力的持續提升。首先,分析結果可幫助相關農業科教基金機構加深對相關科研機構及科研人員的了解,匹配科研需求和資助需求,搭建雙方合作的橋梁,為熱帶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爭取到更多的資金支持;其次,科研機構及其人員基于分析討論成果的科研協作強化,能夠幫助科研機構及其人員主動融入區域級、國家級的創新網絡,在不斷擴大的合作范圍內凝聚一切可用的創新資源,建立廣泛的創新共同體;最后,文獻計量分析討論的系統化成果有助于海南熱帶農業科研走向布局合理、結構優化、配置科學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鄭昱琳.國際圖聯《圖書館與2030年議程的倡導和實施》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6(8):4-9.
[2]農業部.農業部關于印發《農業科技發展規劃(2006—2020年)》的通知[EB/OL].(2007-06-18).
[3]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EB/OL].(2016-07-28)
[4]農業部.農業部辦公廳關于推動落實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政策的通知[EB/OL].(2017-05-27)
[5]高靜,劉曉光,高秀云.基于CNKI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論文的文獻計量分析[J].熱帶農業科學,2015(1):84-91.
作者:劉小香;劉春梅 單位:海南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