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貼邊岔管設計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西北水電雜志》2015年第二期
1.貼邊岔管結構分析計算方法
1.1圓環法圓環法也是中、小型貼邊岔管設計中一種應用較廣的方法,其計算簡圖如下圖所示。圓環法計算原則是把補強板當作一圓環加勁結構,豎向荷載pr為主管坡口處的不平衡力,橫向荷載則為主管管壁對補強板變形產生的約束力。在確定管壁破口處應力時,需要先明確管壁破口處最大彎矩和最大拉力。管壁破口處最大彎矩和最大應力可依據下列公式計算。用圓環法計算時,補強板尺寸采用經面積補償法計算后確定的補強板尺寸。即補強板寬為300mm,補強板厚與主管壁厚一致,均為26mm,補強板材質與主管同。經計算,補強后管壁破口處的最大應力為172.2MPa,小于鋼材極限抗力限值187.5MPa,說明初步擬定的補強板尺寸是比較合理的。
1.2人孔補強法為了便于對壓力鋼管進行檢修及維護,在較長的壓力鋼管上經常會留有進人孔。在進人孔頸管與主管銜接處,也會在主管破口處采用補強板進行補強。人孔補強法主要是參照鋼管進人孔設計方法,人孔補強法適用于下列條件的孔口。(1)鋼管內徑D1500mm,開孔允許的最大直徑d為:d1/2D;同時d不允許超過500mm。(2)鋼管內徑D>1500mm時,開孔允許的最大直徑d為:d1/3D;同時d不允許超過1000mm。本文所例水電站主管內徑D=6200mm,開孔處直徑d=400mm,d1/3D,進水管軸線與鋼管主管軸線垂直,也可用進人孔設計方法進行計算。補強板焊接在孔周管殼外緣,板面彎曲,曲率同鋼管外殼,內緣與頸管外壁焊接。當補強板采用厚度與管壁相同時補強板外徑2D由下式決定。其余符號意義同前式。取補強板壁厚和主管壁厚一致均為26mm,經計算,補強板外徑2D約為677mm,小于用面積補償法和圓環法計算確定的補強板外徑2D(1000mm)。所以,補強板尺寸最終同面積補償法和圓環法計算確定補強板尺寸。經計算,上面(9)式不等式左邊數值為16061,右邊數值為10608,左邊大于右邊,滿足不等式??梢娧a強板尺寸選取是合適的。
2.有限元計算
針對上述結構分析法確定的補強板厚度及寬度,用有限元進行復核驗算。計算模型長度為主管直徑的1.5倍(以岔管中心為起點向上游或者向下游計算),邊界條件采用全約束(即水平豎向位移和轉角),網格劃分采用四邊形結構化網格,為提高計算精度,在岔管補強處對網格進行了局部加密。計算模型網格劃分及應力云圖如圖3、圖4所示。從應力云圖知,岔管貼邊補強處最大主應力為169.1MPa,小于鋼材極限抗力限值187.5MPa,說明通過結構析方法所選取的補強板厚度和寬度是合適的。
3.結語
在我國已建水電站中,岔管使用貼邊岔管的水電站較多,但有關貼邊岔管設計計算方法的文章卻較少,尤其是不需要應用有限元法計算的有關中、小型貼邊岔管設計計算方法的文章更少。本文結合具體工程實例,針對中、小型貼邊岔管設計,采用多種結構分析方法進行對比計算,得出以下結論:(1)目前,針對中、小型工程,我國《水電站壓力鋼管設計規范》主要介紹了面積補償法和圓環法兩種貼邊岔管結構分析計算方法,本文參考壓力鋼管進人孔設計方法,介紹了人孔補強法計算方法。(2)本文所例工程貼邊岔主管直徑D=6.2m,取水管直徑d=0.4m,岔管處設計水頭為120m(含水擊壓力)。由于該取水管垂直于主管布置,分岔角為90°。主管、取水管管材及補強板板材均為Q345R鋼,主管管壁厚度t=26mm,支管管壁厚度2t=8mm。經計算,補強板厚度與主管管壁厚度相同,即tt1=26mm,補強板寬為300mm。(3)從以上幾種結構分析計算方法計算結果和有限元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在取上述補強板寬度和厚度的情況下,主管破口處應力、貼邊外緣最大主應力、主管膜應力、貼邊補強處最大主應力均接近但小于鋼材極限抗力值,說明通過結構分析法確定的補強板結構尺寸取值是比較合理的。(4)對中、小型工程,在設計貼邊岔管時,采用結構分析法確定補強板的厚度及寬度是可行的。
作者:吳均單位:新疆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