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畜牧機械課程教學模式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教學過程探索運用
1.1實踐教學:拓寬渠道,學以致用,讓學生做實踐的主角
1.1.1實驗室教學
為使學生熟練掌握畜牧場常用電路的原理,理論講授后,將學生分組在實驗室進行實踐操作。操作過程中,讓學生看電路圖互相討論,分析接線路徑,并動手接線,改變了過去由教師講解接線路徑,學生被動操作的做法,從而大大地激發學生的操作欲望。在學生接線過程中,教師點撥指導,接線完畢,指導教師將排查故障方法教給學生,由學生自己先檢查所接電路,老師再復查一遍,當發現觸頭接錯、虛接觸等錯誤,教師并不直接指出,而是讓學生動腦分析,找出故障,親自體驗探索的樂趣,總結錯誤的原因。教師復查正確后,再通電試驗,電動機的正常運轉會讓學生體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這樣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加深了他們對電路原理的理解。
1.1.2生產現場教學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飼料加工機械的構造、工作過程和加工工藝,在理論講授時,先帶學生到實驗室,讓學生拆看粉碎機、混合機等主要設備,了解設備的構造、熟悉設備在工藝上的布置形式。再帶學生去大中型飼料企業參觀學習,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生產經理為學生進行現場教學。
生產車間里,原料和成品整齊地擺放,工人們有序地工作,高大的飼料加工機組有條不紊地運轉,使學生好奇,他們不知不覺地走上前去咨詢,通過中控室里工藝流程的分析,加工車間機械設備逐層的參觀,學生基本上弄清楚上下層設備在工藝上的聯系,較好地掌握了各種加工設備的構造、工作過程及加工工藝。有的同學在飼料廠生產實習期間就能將所學理論應用于實踐,對實習廠家的生產工藝進行改進。為實現控制參數的最佳化,現代機械設備多采用電腦自動控制,為讓學生見識新技術,還利用校孵化室進行現場教學,讓學生認識模糊電腦、智能漢顯、多信息等不同控制技術對孵化機內環境條件的控制方法。
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通過到企業參觀實習,對企業文化的了解及與企業技術人員的溝通,大大地增強了學生學好專業的信心。為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鞏固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會應用,模擬生產,精心選擇并設計案例,讓學生綜合運用學過的課程相關知識,查閱資料、相互探討、集思廣益,為現代化的畜牧場合理配備所需的機械化設備。
1.1.3開放實驗室教學
依據遼寧醫學院動物科學專業本科學生的教學大綱,結合行業發展的需要,開發設計了綜合性的實驗實習項目,如畜禽飼養管理機械的安裝與調試等。在理論課結束后以選修的形式對本科學生開放。學生自主選擇實驗項目,可獨立操作也可兩人一組。既提高了實驗室的使用效率,也提高了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1.2課程考核: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學生的成績評定有兩種方式,形成性考核(35%)與終結性考試(65%)。
1.2.1形成性考核
主要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表達能力、動手能力、綜合表達能力及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包括考勤及實驗、實習表現(5%):每節課前(后)由主講教師記錄;課前提問(10%):第二次課開始,對于學過的內容每課提問3~5人,每學期每人至少提問2次,即時記錄成績;實習操作、口試(15%):將考核內容編成序號,做成標簽,根據實驗室的規模將學生分組,每組6~8人隨機抽簽,確定自己的考核內容,教師登記并分派操作臺后,該組的同學同時獨立操作,操作完成后學生舉手示意,教師檢查并進行口試,然后根據學生的操作及口試情況,即時給出成績;實驗、實習報告(5%):由主講教師批閱后記錄。
1.2.2終結性考試
終結性考試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礎上,對學生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進行全面的檢測。由學院教務處統一組織。考試命題依據學校考試管理辦法中的命題規定和課程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試題從學院考試中心題庫隨機抽取,教考分離,學生筆試。
2教學效果評價
2.1課程組成員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課程組成員隨機聽課(至少聽課6學時/人),并及時反饋信息。聽課過程中,教師們欣喜地發現,課堂上學習氣氛輕松,同學們興趣濃厚、思維活躍,且積極配合教師的啟發。
2.2學生評教
課程結束后,由學院教務處組織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進行評價。從評教結果看,大多數學生認可這種教學方法,對任課教師的評價平均分為99分,并且有些同學還提出了積極的建議。3.3學生考核成績對學生的實習成績和學習成績進行了總結。學生獨立操作技能考核全部達到了“良”以上,口試成績的優秀率達到了70%;期末總成績優秀率達25%以上,平均分達85分。
作者:吳穎,黃濤,王文娟,王芬,王立權 單位:遼寧醫學院畜牧獸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