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團霧天氣下隧道安全行車引導系統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團霧天氣突發性強,能見度呈現跳躍式變化,多發生在日出之后,影響范圍不確定,對行車安全影響極大,尤其是隧道口,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團霧天氣下隧道設計不合理也會影響駕駛員的判斷,無法準確地調整駕駛行為。本文對團霧天氣的特點進行了分析,指出了團霧天氣對隧道安全行車的影響因素,并針對這些因素提出了霧區兼隧道行車安全引導系統。數據顯示,霧天發生交通事故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在各種類型的霧區當中,團霧分布范圍比較廣,對安全行車的影響較大。本文基于駕駛員的角度探索了團霧天氣兼隧道行車交通安全的影響機制,提出了分為霧天行車安全主動誘導系統、隧道口防撞預警系統,以及隧道內路形引導系統3個部分的霧區兼隧道行車安全引導系統,分別應用于隧道北口霧區路段行車安全預警、消除進入隧道前后明暗視覺效應產生的行車安全隱患及改善隧道內相對昏暗的道路行車環境,為采取適當措施、降低事故率提供理論依據。
一、團霧對公路安全行車的影響
團霧天氣是指在公路沿線監測到的水平能見度低于一千米,垂直厚度在幾米至幾十米的霧天。因為團霧天氣的特殊性,使得能見度并不具有絕對性,在某種情況下,仍然可以保持較為清晰的視野。并且其較常發生在晚秋時期的日出階段。在團霧天氣下,因其需要多方因素滿足后才會對駕車人員產生影響,所以氣象臺并不能直接對其所影響的范圍進行判定。這一特性可能會導致駕駛人員剛從某一路段的團霧影響下脫離開,便又進入了下一處被團霧影響的區域。團霧天氣下對于駕駛者在公路上行車的安全性所造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如下兩方面,其一,因團霧環境下,汽車駕駛時,會將霧汽與灰塵混合,使得路面較為泥濘,緊急制動易發生側滑,駕駛員為了保證安全,必須要借助降低車速來提高制動效果,以免出現危險情況時不能及時有效剎車;其二,因團霧環境下,駕駛員視野受限,其無法第一時間了解路況信息,在開車時會因能見度過低而出現煩躁感,尤其是隧道地段,很容易出現交通事故。
二、團霧天氣下隧道安全行車引導系統簡介
秋冬季節是團霧多發的季節,團霧天氣是交通安全的隱形殺手,會導致局部地區微環境受到干擾,出現濃霧,使駕駛員可視范圍減小。以2017年滁新高速公路潁上段多點多車追尾事件為例,因為在高速公路上多車行駛,且車速都比較快,在突發的團霧情況下,駕駛員不能及時做出判斷,出現了大范圍的追尾事件。這一慘烈的重大交通事故使得70多輛車受損,且出現了車輛起火的現象。除此之外,造成了18人死亡,多人受傷等。由此可得,如果突然經歷團霧天氣,需要及時做出緊急判定,切勿立即剎車,在保持正常速度的情況下,緩慢減速。按照交通行駛法則中所規定的,根據能見度范圍來正確改變自己的車速。如遇突發事件,或者能見度過低,已經無法正常行駛時,需打開報警閃光燈,轉移到緊急停車帶,并在車后150m擺放故障標志,提醒來車注意。之后再報警,請求救援。隧道北面出口路段,因受山區小氣候影響,濃霧、團霧多發,極易引發交通事故。該系統能在低能見度(主要是霧天、雨天和夜間這3種)環境下給在途車輛提供一種相對遠距離清晰的前方路況。它能夠動態顯示前車的尾跡:當有車輛在前面行駛時,系統能夠動該車輛后面60m到80m之內的紅色警示燈自動點亮,并且隨車移動,給后車提供一個安全預警空間。從理論上來講,安裝該系統的路段,在同樣的能見度下,能夠增加可視距離一倍以上。除了根據實時采集的氣象環境數據,自動啟動相應的交通安全保障控制策略,也可通過手動形式對誘導設備實行模式切換及其他控制,還可以將數據上傳至WEB網頁平臺,實現平臺和設備信息的遠程控制。
三、團霧天氣下隧道安全行車引導系統主要配置
智能誘導裝置成對設置于中央分隔帶和路側,單向每個斷面設置2套,縱向(行車方向)按照20m〜24m等間距布設,推薦20m間距設置,具體安裝于道路護欄立柱或水泥護欄上,隧道內安裝于隧道內壁,離路面高度1m。它能主動發出紅、黃兩種可控光色,是多種誘導措施的具體實施設備。能見度檢測儀選址在隧道北面出口前200m〜400m,它是選址點周邊能見度環境信息的實時監測設備,每隔一段時間保存一次所收集的能見度參數并直接傳輸相關數據給區域控制器,以備參考。區域控制器在智能誘導裝置附近設置,優先選擇與能見度檢測儀同桿安裝。它是自動控制和數據傳輸的第一級控制單元,實現與智能誘導裝置及上位遠程控制平臺的無線通信。防撞預警器是通過文字及警示標志提醒過往車輛注意行車安全的裝置。安裝在隧道前150m〜200m處的護欄外側。當前方隧道入口的紅外車檢器沒有檢測到有車輛時,防撞預警器顯示“前方隧道”字樣;當前方隧道入口的紅外車檢器檢測到有車輛時,防撞預警器輪流跳閃“前方有車”“減速”“慢行”。對車輛入隧道前具有針對性的警告提示。針對隧道內外光線亮度的急劇變化易產生黑洞效應的隧道入口危險路段,安裝了隧道口防撞預警系統。該系統能夠檢測到隧道入口危險區域的車輛滯留并提前向后車發出示警,能有效避免即將進入隧道的車輛因未及發現前方滯留車輛而造成的交通事故。配置成對安裝的紅外車檢器能主動探測到進入危險區域的每一輛車,并且將有車輛經過的信號即時發送給安裝在隧道入口提前范圍內的防撞預警器,以便通過文字或標志提早將警示信息呈現給即將進入隧道的駕駛員,注意前方隧道口附近有車并保持安全距離。最后一部分就是隧道內的其他改造。當駕駛員行車進入隧道內,原先常亮道釘形成的視覺效果非常不好。加裝有線控制箱后,能使道釘與行車安全主動誘導系統形成同步閃爍,從路面上加強視覺引導。由于隧道長度較長且建設時間較早,單一的地面視覺引導已經無法滿足要求,在隧道內壁加裝的三色標志位燈及左黃右白的輪廓標,能遠距離形成隧道內多方位立體路形引導,確保行車安全。綜上所述,團霧天氣因其突發性強、難以預報、影響范圍不確定,導致車輛連環追尾。霧天兼隧道安全行車引導系統包括霧天行車安全主動誘導系統、隧道口防撞預警系統,以及隧道內路形引導系統,很好地解決了團霧天氣行車安全問題,為駕駛員團霧天氣行車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
作者:吳靜秋 單位: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設開發總公司懷化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