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文化建設對社區黨建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大眾文藝雜志》2015年第十期
社區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提高社區居民文明素質和社區文明程度的主要抓手。社區文化的功能,既體現在對社區建設的核心作用,又體現在對整個社區建設的重要價值以及對個人的積極作用上。社區文化的功能整合,形成了對社區黨建乃至社區整體建設的強大推動力。
(一)調節導向功能。社區文化建設通過宣傳引導,對社區成員的思想和行為取向以及社區整體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均具有導向作用。這種導向作用將引導社區成員不斷地調節自身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取向,使之符合社區理想和目標,從而建立起社區自身系統的價值和規范標準。社區文化提供的這種精神食糧,幫助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自愿地用科學精神武裝自己,主動認同并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規范約束功能。社區文化建設通過建立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訂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來維持社區秩序,形成對社區成員的思想、心理和行為的必要規范和約束,從而加強對社區文化工作的管理。同時,通過營造社區特有的文化氛圍,調整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形成強大的群體意識和社區輿論,使社區居民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從而保證社區文化穩定有序地發展。
(三)陶冶塑造功能。社區文化建設通過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洗滌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改善精神風貌、凈化社會環境,塑造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的社會主義公民。同時也能解決精神方面的社會問題,用科學道理和事實解釋和糾正居民中的封建迷信思想及活動。
(四)團結凝聚功能。社區文化建設通過組織多種文化活動吸引和凝聚居民參與其中,強化人們的社區意識,增加認同感、歸屬感和主人翁責任感,鼓勵社區成員發揮自身才智,參與社區事務,形成“社區是我家”的社區和諧新風尚,進一步為社區的繁榮做出貢獻。
(五)健康娛樂功能。社區文化建設以室內和室外相結合的方式拓展陣地,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和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強人們的身體素質,緩解緊張的精神倦怠。讓參與者在輕松、愉快和舒適的環境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六)鼓舞激勵功能。社區文化建設通過設立服務機構和搭建活動平臺,激勵社區成員尤其是老、弱、病、殘、鰥、寡、孤、獨等弱勢群體以及下崗失業人員和異地務工人員,使他們正確面對現實、積極駕馭生活、敢于銳意進取和重新塑造自我。例如通過設立各類文化站(室),將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融入其中;建立異地務工人員服務之家等服務平臺,豐富異地務工人員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們的歸屬感與幸福感。加強社區文化建設不僅提高社區文化的品位、檔次和社區的影響力,還能引導人們追求真善美,營造和諧的社區環境,促進社區的健康發展。
二、全面創新是社區文化建設的迫切要求
隨著物質水平的急速提高,社區居民對文化需求呈現了日益多樣化的趨勢。因此,我們要創新社區文化的工作理念、工作機制、活動方式和活動內容。社區文化建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適應社區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從而促進社區黨建的不斷發展,因此,我們要在“四創新”上下功夫。
(一)創新社區文化工作理念。社區文化在社區黨建中具有致關重要的作用,是建設和諧社區之本,沒有健康的社區文化,就沒有和諧的社區。應該逐步改變將社區文化建設看作是點綴、花架子的膚淺認識,深切領悟社區文化和社區黨建二者在目的與手段上互為統一的本質。具體到社區建設而言,創新工作理念就是要把社區文化建設與黨建結合起來,把社區文化建設與創建幸福社區結合起來,把社區文化建設與改善社區環境結合起來,把社區文化建設與改善居民生活質量結合起來,把社區文化建設與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和諧型社區結合起來,把社區文化建設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結合進來,才能使社區文化建設與社區黨建相得益彰,共同發展。
(二)創新社區文化工作機制。一是建立健全地區性的社區文化建設工作委員會,形成由街道領導、機團單位幫助、民間組織支持、居民群眾積極參與的社區文化工作機制,整合社區文化資源,指導協調社區宣傳、教育、科普、體育、文化、娛樂等工作,及時解決在社區文化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二是充分發揮街道文化站、社區文化室和社區文化廣場的陣地作用,努力爭取協調轄區單位的文化資源的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活動陣地,引導廣大群眾開展健康向上、生動活潑、喜聞樂見的文體娛樂活動,努力創造繁榮、和諧、文明的社會文化氛圍。三是配足配強文化管理人員,培養社區文化骨干隊伍。一方面,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向社會招聘文化好、素質高、能力強的高級文化人才擔任社區文化管理員,另一方面,適時發現、培養社區中熱心文化事業的文藝骨干,以精神鼓勵為主、物質鼓勵為輔的原則,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傳、幫、帶”的方式,擴大社區文化隊伍,提升社區文化的影響力。
(三)創新社區文化活動內容。凝聚力和吸引力是評價和諧社區的重要因素,而作為社區文化發展基本前提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則是增強社區凝聚力與吸引力的基礎。因此,我們要拓展社區文化活動的領域和內容,如開展以站室、樓院、廣場、校園、軍營、商廈為空間的文化活動,或開展以飲食、孝道、科普、國防、生育、網絡、生態為內容的文化活動,通過群眾共同參與活動,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進而增強社區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所以,只有堅持不斷創新社區文化內容,活躍社區文化形式,才能把黨建工作寓于文化娛樂活動之中,不斷提高社區黨建水平。
(四)創新社區文化活動方式。一是緊緊圍繞社區黨組織與機團單位黨組織密切關注的地區性、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工作,積極爭取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成效互利的文化項目,采取聯合辦、協助辦、獨立辦等方式充分調動轄區單位黨組織參與社區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二是支持群眾開展“私伙局”等自娛自樂型的社區文化,引導社區居民自發組織民間文化藝術團隊,開展自娛自樂的文化活動,利用文化站、星光老人之家、文化小廣場,采取演員演出和群眾自娛自樂相結合的辦法,開展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組織社區演唱會、家庭音樂會等各類專題晚會,使得社區文化陣地常在、活動常辦、形式常新,讓社區居民在參與過程中愉悅身心,展示才華,融洽人際關系,增進相互溝通,全面營造“同地而居,共創繁榮,共建文明”的良好氛圍,從而促進社區黨建良性發展。
作者:劉革喜 單位:廣州市越秀區大東街文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