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國水工環地質實際情況及應對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對我國當前的生態環境進行了分析,隨后指出在水工環地質工作中仍然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分析解決方法,有效提升水工環地質的工作。
關鍵詞:水工環地質;現狀;增強;措施
1我國水工環地質研究領域中存在的問題
1)我國當前的礦產資源匱乏。從總量上來看,中國是世界上領土最為遼闊的國家之一。但是同時,我國也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當所有的資源算到人均,我國的資源數量就在世界的中下游[1]。比如,我國人均礦產量水平很低,不足世界平均值的70%,在世界范圍內,僅僅能排在53名。同時,我國范圍內的礦產也是不穩定,礦產量和經濟、技術發展的關系很大,地方政策也會影響到礦產總量。同時,很多產礦區的位置偏遠,不利于開發。從總體上看,我國的礦產資源十分匱乏,并且形式嚴峻。2)我國的生態環境還有待改善。經過數十年的整治,我國森林資源有了明顯的改善。2017年,我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一個森林面積還在增長的國家,但是當前的形式依舊是不容樂觀的。西北地區仍然以戈壁、沙漠為主,缺少森林植被的保護,如果沒有足夠的森林,很容易引發水源被破壞的問題,加重水資源的缺乏,讓土地的沙漠化、荒漠化更加嚴重。我國的沙漠化問題依然是十分嚴重的,每年有獎金600萬公平的土地朝著沙漠化轉變,使得土地周邊、土地內部的水源都受到了嚴重的破壞[2]。工程生產、居民生活都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和垃圾。尤其是工廠的廢水含有許多嚴重超標的化學物質,影響到水資源的潔凈程度。如果廢物排放至海洋,則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富營養化,影響到漁業和海底的珊瑚生長。
2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對地質勘視程度不足。當前水工環地質的核心問題就在于對勘察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技術人員在勘察時,缺乏可靠的工作態度,經常出現工作不認真的情況[3]。比如,在進行災害勘察時,對有隱患的位置沒有逐個檢查或者檢查的仔細程度不夠。使得最后的報告,和現場的實際情況出入很大,影響到后續報告的編制,對接下來的災害預防方案也有很大的影響。2)研究不全面。每一個地質勘探的結果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并且不同因素相互累計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在對一些情況進行評估時,通常只對一些明顯的地方進行了勘測,缺少對一些隱患的有效勘察和評估。但相反,這些難以見到的東西,反而更加重要,重要因素的遺漏將無法得打有效的數據,也無法對勘探結果進行全面的分析。3)工作的監督機制不完善。目前,我國對地質災害的危險評估監督工作還不完善,導致很多地質勘查工作開展質量很低。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水工環地質危害性評估工作沒有制定統一的標準;缺少嚴格報告審查;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監管不到位。
3水工環地質水平提升的措施
1)明確地質工作的發展方向。為了能在水工環地質領域中做出新突破,需要首先保證的基礎條件就是要明確下來長遠性的水工環地質技術發展方向,并且要保證這個方向的長遠性和穩定性。明確這一個研究方向的過程中是應應當使用到長遠的眼光的,立足于現階段實際情況,為將來持久的發展做好準備。尤其不可以急于一時,需要循序漸進的開展工作,明確下來穩定性比較強的研究發那個像對于未來水工環地質領域的發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2)增加新技術、新方法的使用。①地理信息技術的使用。地理信息技術是一種應用技術,能夠在空間數據處理中發揮作用。該技術可以分析地理信息,使地理信息在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中的應用具有更高的優勢;②遙感技術。遙感技術在水工環地質勘查中已經有了三十多年的應用,并且在實踐當中,技術越來越穩定。從過去的定性評估,發展到當前的定量測量、半定量評價,過去的指標要素也逐漸轉化為當前的計算機模擬,讓遙感測量變得而更加宏觀、快速,并且還擁有了很大的信息量。同時,遙感技術能夠實現多相動態檢測,在水文地質勘察、災害調查上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③物探技術。物探技術在水工環地質勘查中,能夠對大量數據進行處理,同時還不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破壞。更為重要的是,這項技術在前期投入相比其他技術有著很大的優勢,在水工環勘察中有了很廣闊的應用。而且,物探技術的精度已經很高,是未來勘探發展的趨勢。3)提高區域性研究的重視。由于我國的國土面積很大,地質環境、地理環境都十分復雜,不同的自然環境之間,也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對于不同地區,需要進行有效的區域性研究,才能推動水工環地質勘探的發展。因此,要對區域性的研究工作充分重視,給予研究人員足夠的資金和設備,并且有效規劃,從而提升區域性研究的水平。
4結束語
針對水工環地質展開的各個層面進行相關研究工作,可以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該工作需要根據現階段我國的實際情況,有效地解決我國人口等方面問題,緩解我國水資源匱乏、生態環境受到破壞以等問題。
參考文獻:
[1]吳俊,楊智鵬,馬程程,等.水工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現狀、問題及其完善方法分析[J].低碳世界,2017(20):25-26.
[2]王克穎.當前水工環地質勘察中的技術及應用范圍[J].世界有色金屬,2016(7):51-52.
[3]崔廷軍.關于水工環地質勘察工作的措施探究[J].世界有色金屬,2017(21):198-199.
作者:馮帥1;周磊2 單位:1.核工業華東建設工程集團公司,2.江西省核工業地質局二六七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