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促進管理學實踐教學成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校采用案例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1.案例教學的時間比例不夠哈佛商學院的管理類課程中,案例教學課時數占計劃課時數的比例很高,有些課程的比例能達到90%。而我國的管理類課程課時總數本身就不多,在教學過程中又基本以理論講授為主,案例教學的課時便少之又少。例如《管理學原理》課程,學期計劃課時數基本為72課時,有些專業甚至是54課時,在講授過程中教師會感覺講授理論的時間都不夠,案例教學又怎能深入開展?這種情況導致案例教學的實施好像蜻蜓點水,無法達到預想效果。
2.軟硬件條件弱案例教學需要高校建立專用的教學設施,并積累充足的信息資料和高質量的課件等,而現實中大多數高校的管理類案例教學仍然未設立專門的案例教學教室和相應的軟件措施,只有少數高校配備了較先進的案例教學設施。這既不利于達到案例教學的效果,也無法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3.學生的學習方法有待改進案例教學的實施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管理理論知識,而且需要學生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在案例教學過程中,學生才能自如地討論、充分地交流。但大學生往往社會閱歷較少,且長期以來已經習慣了灌輸式教學方式,因而在面對案例中涉及的問題時有時會沉默不語,有時會答非所問,不能利用所學的管理理論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這導致參與討論的學生較少,教學的效果不夠理想。
二、案例教學的過程和內容
太原師范學院經濟系在教學中一直努力研究和推行案例教學法,通過多年的實施,取得了較好的實際效果,并總結出教師、學生互動的分階段教學框架。該框架分為三個大的教學階段:第一階段由教師精選案例,提出預習目標和內容,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第二階段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搜集、整理案例,在課堂上討論并自主評價和互評,最后由教師做總評。該模式具有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等優勢;第三階段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通過社會實踐能增強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其架構圖見圖1。太原師范學院經濟系在教學過程中還特別注意以下教學環節:(1)從現實生活或學生耳熟能詳的企業事件出發,尤其是從與學生經歷相關的事件出發,感性導入教學內容,這樣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2)提前對學生進行分組,以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引入案例,通過小組討論、小組發言、教師提問、學生互評、教師總結等方式進行案例學習。促進學生掌握案例分析的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使學生具備了靈活運用管理學理論和方法的能力。(3)一定時期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搜集、整理案例,并在課堂中展示和講演分析,而后各小組討論和評價。這樣進一步鍛煉了學生分析大量材料并從中提煉的能力,以及整理材料運用理論的能力,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對理論的深刻理解性。(4)案例的恰當介入。例如在教授組織結構、目標管理等實踐性較強的理論時,任課教師根據內容適當引入一些典型案例做講解和分析,并以圖表、數字、影像資料為輔助,以幫助學生更形象地理解管理學基本理論,并且讓學生直觀理解管理學理論如何運用,從而提高了課程中理論與實際的聯系,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一個教學階段應遵循的教學模式如圖2,該模式的突出特征是具有環環相扣的、較長的知識鏈管理。[2]
1.精選案例教師在選取案例過程中要對案例進行精選,既要考慮案例的要求,又要注意與教材的銜接和一致,選擇那些經典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針對性和現實性的案例,以供學生分析研究,總結普遍規律,從而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提高。之后教師還需要進行案例整理,對已有的大量案例教學資源進行仔細歸類整理,構成一個系統的教學案例集。
2.教學內容與過程圖2的模式由四個環環相扣的教學環節構成,具體內容如下:(1)課前預習。在每一個案例教學前,教師都會按照學習計劃和案例主題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參與課前的相關活動。此環節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搜集整理信息等能力。(2)課堂教學。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學生經過課前的預習對學習的內容已有初步的了解,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在此環節中,教師主要是根據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探討、合作研究及多維互動,通過小組討論、小組代表匯報,來啟發學生思維,幫助學生解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該環節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將起到重要的作用。(3)教師點評。在整個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雖然語言不多,但卻始終處于核心地位。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討論,并在討論、匯報結束后進行總評。總評的作用是,突出該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并啟發講解案例涉及的所有知識點,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4)課后任務。課堂教學完成后,教師會隨時解答學生的提問,協助學生完全掌握知識點。教師還要追蹤了解案例教學的效果,以為日后的案例教學改進打好基礎。
三、提供實踐教學平臺
太原師范學院經濟系一直在積極探尋與管理學相關的實踐性案例教學方式。目前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一是為學生搜集并放映相關的教學圖片、錄像、紀錄片和影片等,以增強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二是針對相關理論,引導和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與調查;三是在每個暑期的專業認知實習中,適當安排與管理學有關的實踐內容(例如參觀或體驗一些企業中的組織結構部署、人才培訓方式、生產流程等環節)。[3]事實上,如何獲得校外實習基地并能夠使其與管理學專業學生的課程學習相對接,是實踐教學工作中最難的一部分。只有學校與相應的企事業單位或科研機構建立恰當的實踐平臺,并約定學生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到相關的單位進行參觀、實踐等實習活動,才能保證學生在專業理論教學結束后,能及時進入實習基地全面并切身感受管理學的實務。在這方面,經濟系的領導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積極與多家知名企業取得聯系并簽署實踐基地協議書,例如,海爾集團、青島啤酒、青島雙星、鄂爾多斯等諸多大企業。另外,經濟系還經常聘請業界人士來課堂做專題演講、研討或開展有效的實踐活動,以保證學生與社會專業人士之間的交流,并能讓學生掌握較新的行業動態。目前,這一教學模式已取得不錯的成效,我們正在進一步研究如何加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系,希望通過實踐教學能為社會培養更多不但能“說”而且能“做”的人才。
作者:王國惠王艷萍單位:太原師范學院經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