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草料與食用菌廢料栽培杏鮑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貴州科學雜志》2016年第5期
摘要:
以草料和食用菌廢料進行杏鮑菇的栽培試驗,能循環利用生物資源。本試驗以草料和廢料作為栽培原料進行杏鮑菇栽培的試探性研究。結果表明草料搭配適量的食用菌栽培廢料完全可以滿足杏鮑菇生長所需的營養需求。草料含量在45%~55%之間時在菌絲生長情況、子實體特性和生產特性與對照接近或優于對照,其中草料含量為55%時在子實體特性和生產指標都超過對照組,所以草料含量為55%是所有設計配方中的最佳配方。說明草料作為一種新的栽培料栽培杏鮑菇是可行的,其經濟效益有明顯的提高。
關鍵詞:
草料,食用菌廢料,杏鮑菇,栽培
杏鮑菇,又名刺芹側耳,別名鮑魚菇或干貝菇,屬于真菌門、擔子菌亞門、真擔子菌綱、層菌亞綱、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杏鮑菇菌肉肥厚,質地脆嫩,營養豐富,具有杏仁香味和鮑魚味,故稱杏仁鮑魚菇,是一種珍貴的藥食皆宜的真菌[1]。研究發現杏鮑菇干品中含蛋白質21.44%,脂肪1.88%,還原糖2.17%,總糖36.78%,甘露醇2.27%,游離氨基酸2.36%,總碳水化合物57.35%,水溶性成分66.9%,灰分7.83%,水分11.56%[2]。它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促進胃腸消化、增強機體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藥用功效,深受人們的喜愛[3-5]。杏鮑菇分解纖維素和木質素的能力非常強,而草料中含有相當高的纖維素和木質素、栽培食用菌的廢料中也含有未被分解的營養物質。可以就地取材利用豐富的草料資源和工廠栽培食用菌的廢料來栽培杏鮑菇,做到對資源的充分利用,尋找高效栽培杏鮑菇的最佳途徑,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本試驗就利用校園草坪修剪所得的草料、食用菌栽培廢料進行杏鮑菇栽培探索。試驗不僅可以降低栽培杏鮑菇的生產成本[6],而且來源廣泛可以就地取材,同時也提高了原料的使用價值。
1材料與方法
1.1實驗材料
菌種來源:杏鮑菇菌株,購于綿陽市食用菌研究所。
1.2栽培原料
1.2.1試劑
蔗糖(分析純)天津市化學試劑三廠生產,碳酸鈣CaCO3(分析純)天津市化學試劑三廠生產,瓊脂(分析純)為石獅市環球瓊膠工業有限公司生產。
1.2.2栽培原料
修剪校園草坪收集草料曬干并粉碎,栽培廢料從食用菌栽培戶處收集,馬鈴薯、米糠、玉米芯購于農貿市場農戶。
1.3實驗儀器
N8A78型微波爐,蘇州三星電子有限公司制造;YXQ-LS-50SII型立式壓力蒸汽滅菌鍋,由上海博迅實業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廠制造;SW-C-IF型潔凈工作臺,由蘇凈集團安泰公司制造;DNP-9162型電熱恒溫培養箱,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制造;DZF-6050型真空干燥箱。
1.4實驗方法
1.4.1母種擴繁
采用PDA培養基(馬鈴薯200g、蔗糖20g、瓊脂20g、水1000ml)可促進菌絲生長,制好的試管放入高壓鍋中進行滅菌,滅菌時溫度要達到126℃并維持30min,然后取出擺斜面。接種要在超凈工作臺上進行,左手平行并排拿起母種試管和供接種用的斜面試管,兩支試管斜面要向上,管口要齊平,用接種針將母種縱橫切成許多小方塊,每塊的面積大約為50mm2,并取一塊迅速放入被接種的試管斜面的中前部,每支母種接種試管30~40支。接種完成以后,將接種好的試管放入恒溫培養箱中進行培養,溫度控制在24~26℃左右。一般情況下,培養10~15d就可以長滿斜面。
1.4.2栽培料配方
參照文獻[7-10],試驗配方見表1所示,草料和廢料設置了7個不同配比組合,設置多瓶重復。
1.4.3拌料與滅菌
按不同處理干料混合拌勻,料水比為1∶1.3~1.4,用手取一把拌好的培養料用力握,手指間有水滴出現,但不滴下就可,這時培養料含水量達60%。裝料時將料裝至瓶肩,然后用手按壓料的四周使其中間松四周緊,再在料中間打一個眼以利菌絲快速生長,裝完瓶后馬上擦凈瓶身,蓋上封口膜套上橡膠圈,在126℃下滅菌2~3h左右。滅菌結束后,搬入接種間發酵4~5d,然后接種。
1.4.4栽培管理[11]
1.4.4.1污染檢查
在培養期間,要經常進行檢查,一般情況下,從培養第5d開始,每隔3d要檢查一遍菌瓶,隨時移走污染的菌瓶,如只有少量霉菌,可以將瓶中污染料挖出,加上新料重新滅菌、接菌。如污染嚴重則必需隔離,不可挽救。將發霉、變質的培養瓶及時撿出進行清除,以免感染其它菌瓶,并且觀察記錄菌絲的生長情況。
1.4.4.2出菇管理
菌絲長滿培養瓶后,出菇期間溫度保持在17℃左右,晝夜形成較大溫差,每天向室內霧化噴水兩次,濕度維持在85%~95%左右,加強通風,保證充足氧氣,刺激原基形成,待原基形成到菇蕾出現時,及時打開封口膜進行培養。
2結果與分析
2.1菌絲形成及生長情況
經過擴繁的杏鮑菇菌絲接種到草料與食用菌栽培廢料的培養瓶中(每一配方沒有污染的不少于40瓶),并觀察其生長。杏鮑菇菌絲生長情況及菌絲形態見表2和圖1。從表2、圖1可以看出杏鮑菇在草料與食用菌栽培廢料的配方生長情況:配方4中杏鮑菇菌絲生長速度,菌絲形態都優于其它配方,同對照組差異不大;配方2、5、6和7生長較快,但配方2的菌絲纖弱,配方3比較慢,生長最慢的是配方1;7個配方菌絲長滿栽培瓶天數與對照相比相差1-6d。
2.2杏鮑菇栽培特征
杏鮑菇菌絲生長后期逐漸膨大形成原基,原基繼續發育形成子實體,用不同配方的草料栽培的杏鮑菇栽培特性見表3及圖2。從圖2和表3可知看出:不同草料與栽培廢料的配比表現出不同的栽培特征,配方2菌絲覆蓋栽培料和菌絲吃料所需時間與對照一致,因廢料的營養易于利用,但營養明顯不足以至于菌絲纖弱,原基形成時間最長;配方4、5、6和7的菌絲覆蓋栽培料與吃料時間一致,與對照相比需稍多時間,可能是因栽培料的營養比對照難于利用;配方1和3則明顯慢的多,可能是栽培前期草料難于利用所致。從子實體和生產指標來看,配方4、5和6是明顯優于其它所有的配方,可能這些配方草料與廢料搭配比例均衡,能夠為杏鮑菇生長發育提高足夠的營養滿足其生長發育,尤其是配方4最為突出;配方2中的營養太少不足以支撐杏鮑菇后期生長發育,以至于該配方的子實體和生產指標都是最差。通過試驗發現草料與栽培廢料的最佳配比為:草料55%、廢料25%、米糠18%、蔗糖1%、石灰1%。
3小結
用草料和食用菌栽培廢料配比進行杏鮑菇栽培是可行的。適當的草料與栽培廢料搭配可以為杏鮑菇提供其生長所需營養。以草料和栽培廢料搭配培養杏鮑菇,其原基形成、子實體特性及生產性能方面與玉米芯為主要栽培料的常規配方相差無幾。本實驗處于前期探索,盡管試驗中各個營養成分配方的比例、濕度、溫度的調控等因子尚不夠準確,但其生長發育所需營養配方與國內外其他人的試驗結論相一致。能為探究杏鮑菇的栽培原料提供有益的借鑒。
參考文獻:
[1]姚自奇,蘭進.杏鮑菇研究進展[J].食用菌學報,2004,11(1):52-58.
[2]王鳳芳.杏鮑菇中營養成分的分析測定[J].食品科學,2002,23(4):132-135.
[3]陳士瑜,陳海英.蕈菌醫方集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429-430.
[4]遲桂榮.杏鮑菇多糖對雞群免疫功能調節的研究[J].安徽農業科,2007,35(15):4536-4566.
[5]遲桂榮,徐琳,吳繼衛,等.杏鮑菇多糖的抗病毒、腫瘤研究[J].萊陽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3(3):174-176.
[6]國慶.稻草牛糞發酵種蘑菇[J].農村實用技術,2007(11):54.
[7]孟慶國,周建樹,陳超,等.杏鮑菇栽培技術[J].山東蔬菜,2009(2):41-42.
[8]石景尚,杜適普,張云峰,等.栽培杏鮑菇配方篩選試驗[J].食用菌,2001,23(1):22.
[9]洪建基,曾日秋,盧川北,等.不同培養料栽培杏鮑菇試驗[J].中國食用菌,2003,22(2):23-24.
[10]劉瑞壁.杏鮑菇栽培技術探討[J].食用菌,2006(5):53-54.
[11]黃年來,林志彬,陳國良,等.中國食藥用菌學[M].上海:上海科學文獻出版,2010:1211-1214.
作者:邱成書 李河 單位:成都師范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院 紅河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