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統太極拳文化空間發展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文化學的視角,對中國傳統太極拳文化的特征進行分析和闡釋,提出傳統太極拳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所共融的特征,即:民族共享性與時代外享性的文化特征?;谔珮O拳“文化空間”的視角,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推理法,對傳統太極拳文化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現狀進行思索與分析,認為傳統太極拳文化在面臨全球化的境遇中,應當避免“本土化”和“西式”體育文化的沖突,通過社會群體對傳統太極拳文化“邊緣功能”的再認識,實現文化資源的共享和文化創新的自覺。
關鍵詞:傳統太極拳;文化空間;邊緣功能;本土化
1前言
傳統太極拳是中國太極拳的根,是建立在我國傳統文化基礎之上,融洽了中國傳統哲學、中醫學、倫理學、兵學、美學等諸多學科而形成的具有明顯的中國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并且在不斷的積淀中形成一種極具象征性與代表性的中國傳統民族體育項目,是中國民族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的象征模式?,F如今,在太極拳文化全球化的尷尬和失語中[1],傳統太極拳面對西方體育文化的沖擊和“本土化”[2]互斥的危機,該如何在傳統與現代、繼承與創新、民族與世界、取舍與保留的文化空間中尋求發展和創新?
2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太極拳的共融性
2.1民族內享性——太極拳文化的傳統特征所謂傳統太極拳是指在中國農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發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手包括功法練習為有機活動內容,以家傳或師徒傳承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擊能力為主體價值,注重體用兼備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方式。[3]而傳統太極拳文化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演變過程中深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傳統太極拳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來說體現出來的就是中國傳統哲學思維,如“陰陽、八卦、天人合一、氣、五行、太極”等,具有濃厚的中國民族性色彩。從文化的民族性來看,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統太極拳是由社會個體與客體在社會實踐中相互作用而成的產物,而在這種社會實踐過程中所存在的文化創造個體與之所處的地域、人文環境是存在民族間的差異的,不同環境中的文化主體所創造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即文化內部成員之間的共享性?!耙粋€民族共同參與、享受一種文化制度愈是久遠,接受這種文化制度的社會化也就愈深刻,因而民族文化的傳統精神也就愈強烈,也就愈具有民族性?!盵4]中國傳統太極拳的起源可追溯至石器時代,從技術的形成到文化的升華歷經淵源,古代唐文宗時還把“裴旻劍舞”與“李白歌詩”、“張旭草書”并稱為“唐代三絕”。由此可見傳統太極拳是在中國地域內的人民為滿足自身需求,通過內部成員的文化互動與傳播而形成的民族成員間共同分享的文化模式,而這一文化模式的“母體”[5]——中國,必定孕育出的是具有特定民族共享性的傳統太極拳文化。
2.2時代性——太極拳文化的現代特征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各種形態的文化之所以發展和傳播,是因為它所具有的社會價值能滿足人們物質與精神上的某種需求,所謂系統,指的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若干部分結構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整體,而“文化系統是由于不同地域、民族、風俗等條件形成”。[6]從這一視角切入,傳統太極拳的傳播是具有系統性的技術與文化形態的傳播。從傳統太極拳的技術層面來看,“太極拳運動是一種隱含傳統文化的身體文化形式,而太極拳運動的國際化發展實質是不同身體文化的互動”,[7]世界各族通過身體文化的互動,在互動過程中滿足共同的需求,實現其自身的發展,體現出這一身體文化的人類共享性。從傳統太極拳的文化視角切入,傳統太極拳從古至今經歷了物質文化的累積、行為制度文化的規范、精神文化的創造過程,由實物創造到精神文化形成的過程所體現的是人們具有時代性的價值觀追求,從而形成不同階段和時代所具有的文化形態。在全球化的今天,傳統太極拳只是整個社會系統中的一個小系統,傳統太極拳文化則是世界文化系統中的一部分,傳統太極拳通過物質文化到精神文化的累積所表現出的是中國傳統文化時間性的特征,隨著社會發展、時代背景的轉換和技術的進步等因素,體現出時代性文化功能和文化特征,使得傳統太極拳被世界舞臺所接納,獲得不同民族人們的文化認同。
3傳統太極拳文化空間現狀
傳統太極拳是一種必須依賴主體、環境等相應載體而存活的一種技能,按照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論及表現出來的文化人類學特征,太極拳“文化空間”可定義為:“是指某個集中展示太極拳文化活動或太極拳文化元素的地點,或確定在某一周期舉辦與太極拳文化有關的一段時間?!盵8]在傳統太極拳文化空間中,這些文化活動、文化元素等所面臨的發展困境則令人擔憂。
3.1“本土化”發展空間的文化訴求文化的“本土化”涵義有兩種:第一種指異國文化經傳播到本國后被改造后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和狀態的文化;第二種指生長于本民族基礎上,經過長期發展和變化而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狀態。就第一涵義而言,傳統太極拳“本土化”發展空間受到的是西方體育文化的沖擊及影響,“上肢與下肢的分化,導致了人的身體性文化活動的兩種類型:一種主要是人以自己的肢體活動對外界環境的改造,另一種則主要是人以自己的肢體活動對自身空間位置的改變?!盵9]傳統太極拳則是在一定空間結構下肢體的合理運動,它并非只是肢體的運動,而是在特定文化空間內的文化特征與內涵展示。自古以來東西之間就存在一定差異,這不僅表現在地域環境、歷史背景、文化底蘊的問題上,更表現在不同社會所塑造出的社會文化差異上,而這些差異正是傳統太極拳在西方發展的不利因素。當傳統太極拳的技擊性遭遇西方體育的驚險刺激性時,傳統太極拳應當選擇拋卻武技的技擊與功能價值,去附和西方視閾下的現代化體育模式;還是應當選擇保留自我,將傳統太極拳的“烏托邦”守護到底?“文化本土主義所造成的文化孤立和隔絕不是引向文化對抗就是引向文化衰微。”[10]當代中國太極拳,從技術層面分析,大致是由以爭分奪牌為主旨的競技太極拳和主要依托于民間習武群落的傳統太極拳兩大系統所組成,如果說傳統太極拳是中國太極拳的根,那么競技太極拳則是枝。從文化“本土化”的第二涵義來審視傳統太極拳文化空間的發展,是受到本土競技太極拳的影響,現下競技太極拳無論從人才后備、學歷教育、競賽體系、科研力量等方面,其具有的競技太極拳發展模式在我國太極拳發展中占有絕對的優勢地位。而作為中國太極拳的根,在面對競技太極拳咄咄逼人的壯大趨勢下,必須尋求傳統太極拳發展的文化空間,在其原有的文化模式上尋求突破與創新,在傳承中創造新的“文化圈”。
3.2社會群體對傳統太極拳文化“邊緣功能”再認識功能學派創始人馬林洛夫斯基認為:“文化的產生來自于‘文化的手段迫力’,它從物質與精神方面來滿足人類對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盵11]傳統文化的邊緣功能是針對于太極拳技擊功能而言的其余功能總和?!疤珮O拳以搏斗,如擒拿、散打、空手奪械等和競技格斗,如搏擊、散打、拳擊、摔跤等形式得以廣泛采用?!盵12]在21世紀,傳統太極拳作為中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民間文化的傳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如:以武健身、以武獲得美的享受、以武會友、以武展現民族氣節等習武風潮使得傳統太極拳被社會群體所認識和接受。而傳統太極拳的“邊緣功能”也得到社會群體的再認識,如太極拳與戲曲的融合、在影視中的文化體現、在舞臺上藝術性的展示表演、跨國界文化交流等方面,它都作為一種厚重博大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得以展現,是傳統太極拳在文化全球化潮流中邊緣功能的體現。傳統太極拳作為一種文化,正是“主體人與客體世界物質相互作用的結果”[13],而文化本身是為了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第一性(心理和生理的)與第二性(純精神的)而存在的。人類的實踐活動是受主觀意識支配的理性行為,能通過思維對自己的活動過程予以分析、歸納,最終上升為對客體對象日益深刻的認知和把握。自古以來,太極拳就是為了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第一性,從而逐漸形成傳統太極拳文化的累積過程,我們應該將這種文化累積的量變轉化為質變,在以傳統太極拳技擊功能為主的基礎上,對其所附帶的“邊緣功能”進行再認識和創新。
3.3傳統太極拳文化在自我認定過程中的揚棄傳統是有時間概念的,歷史的事物到今天被認為是傳統的,而今天的一切事物到了若干年后又被認為是傳統的。傳統太極拳是以技擊為主要內容,具有明顯的中國文化內涵,為達到完美的技擊水平而進行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它所蘊含的的豐富哲學、美學意蘊,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財富。因為歷史具有“滌蕩性”[14],因此傳統太極拳文化在其累積的過程中必然保留其具有旺盛生命力和發展潛力的文化內容與核心,摒棄原有文化體系中價值功能偏低的文化內容。因此,傳統太極拳作為中國太極拳的根,我們必須要有尋根的意識,盡量按原貌保存、保護,并在尋根朔源的過程中進行再創造?!拔幕淖晕曳穸ㄒ馕吨幕膭撔隆?。[15]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在不斷的反思與總結中拋棄原有的文化認知,激發自身的創造力,在實踐中創造出新的文化成果,如狩獵武器的不斷更新,代表人類文化的文字符號形成,乃至傳統太極拳套路“譜”的出現,都是文化累積到一定程度后的質變。當然,傳統太極拳之所以成為傳統,是文化的保留和繼承所形成的,當傳統太極拳文化在揚棄與保留的問題上進行抉擇時,就是傳統太極拳實現創新的時機。傳統太極拳為了自身生存空間與文化系統更新,不得不仔細甄別、合理取舍,按照自身發展規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比如:淘汰與時代不相符合、技術不夠精良的技藝,保留適用性強的優秀拳種,將傳統太極拳的師承制度發展起來等。
4文化迫力誘導下的生存之道
傳統太極拳創新同其他社會實踐一樣,在其創新過程中,必然存在著許多聯系的因素和辨證關系,這些因素和關系在一定條件下,將發生一些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變化。引起傳統太極拳創新的因素大致可視作文化的手段迫力,即“文化迫力”。文化迫力又分為基本文化迫力與派生文化迫力[16],二者皆是人類實現文化創新的原始動力。
4.1自然文化與人文社會的協作創新基本文化迫力是文化創新的中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動力基礎,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生存面臨惡劣的環境,一方面需要依靠搏斗技藝抵御猛獸的襲擊,另一方面需要開啟智力發明工具以輔助自己對抗大自然,這就促進了與太極拳相關的技擊層面與文化理論的形成。傳統太極拳的技藝是人類與大自然互動形成的一種技能,人類通過對生活形態的技擊動作進行寫實與美化加工后的處理,從而把生活中的自然之形變為程式化的藝術之形。傳統太極拳在技藝上從最原始的“一擊一刺為一伐”到如今“槍似游龍,棍若雨”多元化,理論上從“攻其不備乘其不意”的口頭諺語發展成為“拳譜、紀要”等具體形式的文化符號,傳播方式上從“獨門單傳”到“師承制”的社會傳承,都從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角度體現出文化創新的首要前提,即:文化的互動。太極拳作為東方身體文化的一種形式,是中國農耕文化從自然到社會的長期“適應”過程。通過文化適應,形成了與傳統太極拳相關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態,即包括傳統太極拳的具體“文化資本”[17]——技藝擁有者者,客觀文化資本--太極拳器械等與太極拳相關的一切事物,體制性的文化資本--太極拳流派,這一形成過程恰好是我國太極拳文化的三大層次,即物器技術層、制度習俗層和心理價值層。人類在與自然、社會和諧互動的過程中滿足自身需求,在物化社會后期尋求精神文化的規律是文化累積到一定程度的結果。
4.2民族共享性的和諧發展道路傳統太極拳和競技太極拳是都一脈相承于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18]如果把中國太極拳比喻成一棵樹,那么傳統太極拳是這顆樹的根,競技太極拳則是樹的枝,只有根的愈發牢固,才會有樹的枝繁葉茂。從競賽或演練要求來看,傳統太極拳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獨特的民族特性:技擊性、內傾性、竟藝性;而競技太極拳在西方體育文化的影響下更側重于競技性和規則性。如果說傳統太極拳體現的是太極拳技術中精、氣、神的內蘊,那么競技太極拳是為了迎合競技需要而強調立體技術的高、難、美、新?!疤珮O拳的變革是現代基礎上的傳統延續,”[19]變革的動力來自于太極拳傳統,而太極拳傳統具有內隱性,它使傳統的太極拳文化持續潛藏在人們的集體意識、價值觀念等內在方面,并在特定的行為實踐中體現出來。如今的競技太極拳“唯技術論”是我國傳統太極拳與西方體育的結合,它雖然可以視作現代太極拳的自我改革與發展,但是卻忽略了傳統太極拳的重要地位。如今的競技太極拳相較于傳統太極拳,無論是從人才后備、傳習模式、競賽體系、科研力量等方面,都占有絕對的優勢。但競技太極拳也存在練于“形”而忘與“神”,以至于忽略太極拳與生俱來的技擊本性,出現“技擊虛構”“快餐式”太極拳套路的誤區;而傳統太極拳也不應一味的固步自封,沉浸在“天朝”式的閉關鎖國狀態。應在和諧發展的原則下,傳統太極拳保留自身民族特色與文化特質,采取主動方式的支持和配合競技太極拳的發展,利用競技太極拳之路打開太極拳世界大門,用以帶動傳統太極拳的發展。
4.3文化沖突背景下的文化自覺西方體育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并已經發展成為非常成熟的現代運動。奧林匹克運動是其典型代表。作為一種強勢文化,它以不可遏制的速度席卷和更新著整個世界的體育面貌。而中國傳統太極拳是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孕育下逐漸發展走向成熟的民族體育運動,受中國幾千年傳統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習慣的影響。由于中西文化形成背景的極大不同,自然形成了兩者的巨大差異,這種文化差異導致傳統太極拳對外傳播上的障礙。所以,作為文化主體的我們,在面對文化差異和文化沖突的難題時,應理性思考,克服“文化惰性”,通過理性的文化自覺能力,為傳統太極拳文化的發展負責?!肮磐駚?,任何一個國家、地區,任何一個種族,防衛御敵是人類的共同需要,應當說技擊之術不是一個國家、民族所獨有的。”[20]而文化自覺作為一種理性的文化認知,是相對于非理性、盲目、情緒化等文化認知狀態而言的。在一定社會中,文化自覺構成了文化發展的思想基礎和前提,它以觀念、意識、認知的形式對文化的發展起著價值引導的作用。[21]西方體育文化講求“個體、超越、競爭”,中國民族體育文化講求“整體、中庸、和諧”。二者有機結合可以充分挖掘人的潛力,進一步促進人的發展。中國傳統太極拳應該打破傳統的民族界限和區域隔閡,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時顯示中國傳統太極拳的文化包容力,使傳統太極拳在繼承中求發展,在“揚棄”中使其得到創新。當然,在全球文化互相交織影響的當下,我們應積極挖掘傳統太極拳的精華,保持其本質特色,穩固傳統太極拳的根基角色,以確保競技太極拳邁向國際舞臺的步伐。同時,也要用真正開放的態度對新的發展目標保持高度的敏感,通過對傳統的超越才可能使太極拳文化更豐富多彩,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5結語
傳統太極拳之所以能稱之為太極拳文化,不僅在于它廣博的內涵、多元的功用,還在于它強大的生命力和獨立性。在21世紀太極拳文化發展的新階段,從文化的累積到文化創新的過程,再從文化創新到文化認同的共享,其傳統與現代、繼承與保留、民族與世界的文化思考,都是新時期太極拳文化發展所面臨的時代主題。
作者:范軼倩;劉聰;胡劍鋒單位:四川護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