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航拍技術在新聞攝影的運用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隨著航拍技術的不斷發展,新聞攝影作品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從人們耳熟能詳的人眼視角逐步擴展到全新的上帝視角。這種由上而下的攝影方式不僅拓寬了新聞攝影的拍攝角度,同時也以一個全面而客觀的角度來展現事實。航拍技術不僅可以為新聞攝影及時地采集信息數據,同時也可以克服客觀環境的限制,彌補新聞攝影中人力不足的缺憾。
關鍵詞:航拍技術;新聞攝影;應用特點;發展前景
一、航拍技術在新聞攝影中的應用特點
航拍技術在新聞攝影中的廣泛使用引起了人們對新聞事件的獨特思考,這種思維模式上的轉變源于先進技術的有效使用。航拍技術運用于新聞攝影中,不僅順應了社會發展的規律,同時還大大實現了新聞事業的突破性發展。
(一)客觀而獨特的俯視視角航拍技術是通過無線電遙控設備對無人機進行的一種人為控制,通過無人機上的照相設備,完成移動中的新聞和圖片資料的采集。這種拍攝方式類似于從飛機上向下俯視,人們可以以一個全新的角度來審視新聞。而且在拍攝過程中,由于航拍技術獨特的俯視視角,在一定程度上也確立了人們對新聞的客觀態度。尤其是對于一些場面宏大的事件,觀眾可以通過全方位的航拍視角來冷靜分析事件的因果,從而獲得一定的信息量。同時,這種拍攝技術的應用確立了新聞攝影的理性立場,展示了新聞媒體對事實真相真實還原的本能。而且在一些新聞攝影的作品中,航拍技術的使用可以增強人們對一些社會新聞的認識,從而提升民眾對新聞的關注度。
(二)擺脫客觀環境的局限性在過去的新聞采集中,大部分的新聞攝影都來自于新聞媒體人平視和仰視角度,而且在拍攝過程中,依靠人力的作用通過攝像機進行新聞采集,在很多時候容易遇到客觀條件的限制。如來自周圍地理環境的阻礙,或者是天氣狀況的原因,新聞媒體人都無法進行親身拍攝,這就大大削弱了新聞攝影的及時性。但航拍技術可以有效避免這一問題,如在危險環境中,可以通過無人機的載體作用,對新聞現場進行航拍?;蛘邔τ诘匦纹嫣亍⑷肆o法涉及的環境也可以采用現代化的航拍技術進行信息采集。如一些有關地理環境介紹的新聞攝影,就是通過航拍技術來完成的。在2015年的天津爆炸事件中,由于受到客觀條件的拍攝限制,記者陳杰就通過航拍技術對新聞事件進行了跟蹤報道,其作品《天津爆炸》在后來的新聞展示評比中獲得了三等獎。
(三)多角度補充數據庫資源從新聞攝影的拍攝角度來看,新聞記者可以完成平視和仰視的拍攝內容,但對于俯視的拍攝角度,記者存在一定的客觀局限性。從這一點來看,航拍技術的發展豐富了新聞拍攝的角度。在記者的新聞攝影中,可以根據具體的內容需要來進行各種細節上的擴大和信息收集。但對于高空的俯視視角,依然需要借助無人機的航拍技術來進行補充和完善。在信息處理過程中,航拍技術很好地彌補了數據庫資源的不足,從多維立體的角度使新聞事件更加逼真形象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因此在現代新聞媒體的攝影作品中,很多都充分利用了航拍技術進行數據庫的及時更新。如作品《飛躍河北•衡水》中,通過大量的航拍鏡頭使觀眾可以更直觀地了解衡水,以更全面的角度將衡水魅力展示給受眾。
二、新聞攝影的航拍原則
航拍技術的發展雖然已經被新聞攝影工作者廣泛使用,但就其技術特點來看,只有遵循一定的社會原則,才能在法律的范圍之內更好地服務群眾。
(一)以尊重新聞的客觀性為原則無論是記者的人力拍攝還是航拍技術,在進行新聞報道時,都需要遵從新聞的客觀性原則,從實事求是的角度進行拍攝,從而將事件的本來面目展示給觀眾。由于航拍技術在進行拍攝時充分地利用了工具的便捷,在某些新聞關注的內容上會有所側重,因此強化新聞航拍技術的客觀性原則對于新聞本體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以人的主觀能動性為導向新聞媒體作為人們了解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不僅要從新聞的客觀角度出發,盡力將事實原貌展現給世人,同時還應該主動肩負起引導公眾價值觀取向的社會重任。在新聞航拍攝影的作品中,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以正面的價值觀去吸引觀眾的眼球,通過記者獨特的拍攝視角,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如《亞洲首座全天候熔鹽塔式光熱電站敦煌并網發電》,通過航拍,將敦煌并網發電的場面顯現出來,大大增強了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如《我們的隊伍向太陽》新聞攝影作品中,作者充分利用主觀能動性,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將我國的國威和軍威展現給世人。
(三)以法律意識約束職業操守航拍技術的發展是一次時間與空間上的重大變革,尤其在空間范圍上,航拍技術的廣泛視角可以容納大量的信息資源。這雖然大大豐富了新聞媒體的信息采集量,但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很容易造成對公眾隱私的一種侵犯。因此在進行航拍攝影時,首先要以法律的規范來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強化新聞媒體人的職業操守,用合法合理的手段進行新聞還原。其次在人文關懷的問題上,記者應該有效利用航拍技術的便捷性和及時性來增強人文關懷。要從精神層面的角度對社會現狀進行展示,使人文情懷在技術工具的使用中充分呈現出來。
三、航拍技術運用在新聞攝影中的發展前景
雖然我國航拍技術在新聞攝影中的應用起步較晚,但從多方面的社會需求來看,航拍技術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在未來的新聞攝影中運用航拍技術,不僅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同時也是滿足觀眾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航拍技術的應用契合社會發展規律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各行各業對于先進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不僅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作用,同時對于傳統的信息手段也是一種有效補充。在新聞攝影中,航拍技術的應用促進了我國新聞界的迅速發展,不僅在形式上有較大的突破,同時也為新聞內容增添了多維度的視角。在這個影像化的時代,新聞媒體的發展要順應社會發展規律,要想從視覺上真正觸動人心,就需要充分利用航拍技術的先進性。積極借鑒航拍技術在其他各行業中的有效應用,如影視拍攝技術、能源探測技術、救援定位技術等的發展,用與時俱進的發展觀去正確對待新鮮事物,真正利用航拍技術使新聞媒體的社會價值得以充分發揮。
(二)新聞受眾對多維度新聞的需求隨著我國國民素質的不斷提升,觀眾對于新聞攝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過去單一的平面視角已經難以滿足高素質人才的新聞需求,因此航拍技術的應用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未來的發展中,多維度的新聞視角將會成為公眾的需求,航拍技術的應用范圍會越來越廣。如現代社會中,三大產業的發展都已經開始借助無人機進行影像的記錄與信息的收集工作。在新聞攝影的工作中,航拍技術的應用大大彌補了傳統新聞的不足,通過多角度的信息呈現,使更多的觀眾全面而客觀地了解社會新聞事件。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航拍技術的應用前景非??捎^,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三)新聞行業特點對信息源渠道的要求新聞的傳播具有真實性、實效性、準確性和簡明性的特點。在進行新聞攝影時,不僅要傳播準確的信息資源,同時還應該注重一定的時效性。但在現實情況中,很多新聞事件的發生都無法通過人力來完成,因此航拍技術的應用起到了較大的補充作用。如對一些高速運動中的動物進行跟拍時,就需要依賴航拍技術的功能加以實現。在戰爭中,戰地新聞的采集也是一件具有局限性的工作,可以通過無人機上的航拍來節省人力資源。此外,航拍技術的上帝視角完全符合新聞傳播中的真實性特點,通過對事件的全方位展現,使觀眾更客觀地了解和認識社會問題,從而引發思考和行動。
四、結論
新聞媒體要依靠先進技術成果才能實現創新發展。在社會發展中,各行各業都要與時俱進地看待新鮮事物。航拍技術的應用不僅改善了人們工作的方式和環境,同時也大大提高了新聞攝影的水平。在未來的新聞采集工作中,要積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利用先進技術的優勢特征,解放人力,實現更高層次的突破與創新。同時在使用航拍技術時,還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性,要充分保留新聞的人文關懷和價值觀傳達作用,在拍攝中以法律的規范來嚴格要求自己,決不能喪失新聞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操守。
參考文獻:
1.李少文,邱貽馨.無人機航拍,打開媒體生產新空間———來自看看湖北網的思考[J].中國記者,2014(10):68-69.
2.徐忠民.新聞攝影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2-23.
3.楊剛,盧勇杰.無人機航拍:新聞采集進入“飛行模式”[J].新媒體研究,2017(11):47-48.
作者:劉海東 單位:西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