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上崗護理教師的護生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青春歲月雜志》2015年第九期
一、局限:傳統課堂模式的尾大不掉
雖說高職護理學生的培訓工作的總體情況要好于技術等其他高職教育,但是在具體的細節之處仍然存在著一些短板與不足。最為突出的表現便是即便是高職院校也沒有徹底擺脫傳統的課堂模式,即教師偏重于在講臺前以主導的講授方式加以對學生的知識灌輸,而較少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共鳴。而這樣相對刻板的教學模式在今天的大學高校之內都已經普遍視為詬病,更何況是實踐業務能力更高的高職教育。而護理學生在未來工作崗位上的最高要求準則,恰巧不在于理論的嫻熟與知識的淵博,而正在于這種動手上的靈活,及時配合主治醫師的指揮與工作。所以,傳統的講授教學對于護生的發展,很顯然是弊大于利的。
二、護理教學上的模式創新政策
1、教師自身的理論創新高職護理教學的模式亟待創新,這就需要教師從自身做起,實現針對學生的因材施教。教師要從自身的從業經驗拋出教學理論創新的起點,在具體的醫護工作中發現并找到理論創新的可挖掘點,并將其引入高職課堂,帶動學生的自主發展并以因材施教的理念出發,找到不同學生各自的優點和稟賦,朝向醫護職業體系中不同的發展方向而在課堂上實現自身業務素質的前進與飛躍。
2、增加學生實驗的機會鑒于傳統的高職教育存在著過分重視理論的詬病與邊緣,所以在高職護理課堂上要適度增加學生的實驗機會,要增強護生的動手能力,方可實現對未來優秀醫護人員的成功培訓。在課堂上教師在將基本的理論知識介紹和講授完畢,需要做到的便是在課堂上與學生共同實驗。這種實驗活動大體歷經三個階段:第一,教師需要以自己示范的方式,教會學生基本的動作要領;第二,學生的個體化示范實驗,需要盡早地提上日程,并達到實驗成為教學格局的主體的最終目的;第三,學生個體之間通過自主性的覺悟,從中發現自身的細節性優勢,或針灸,或推拿,或采血,最終朝向專攻性的一個特殊方向而不斷努力,進而實現自身就業的相對優勢的充分發揮。
三、結論
對于新上崗的護理教師而言,教學模式的創新可謂是恰如其時。由于是新教師,工齡較淺而又相對年輕,這種現實狀況使這一社會工作群體更容易接受新穎的教學模式。而且不像老教師,還會受到傳統經驗的約束,使得在教學模式實現創新的過程中,需要較長時間的磨合。一旦高職護生的教學體制能夠以這種創新的形式而發揚下去,高職教育的全局也會得以良性化的帶動,進而實現醫療事業的不斷創新,為社會大眾提供更為體面與優等的醫療服務。
作者:胡坤 單位: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