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古硯材質的種類及表現形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文物鑒定與鑒賞雜志》2015年第四期
一、陶瓷硯
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青瓷硯、陶硯,有三腳、五腳、六腳、八腳等不同形制。越窯、洪州窯等大窯口出現了青瓷硯、三彩硯。如洪州多足青瓷璧雍硯,已賦予古硯造型藝術之美,極具陳設觀賞性。唐代楊師道《詠硯》說“圓池類璧水,輕翰染煙華”,描述的就是這種硯式。因硯面呈圓形且周邊環水如辟雍而得名。明清時期,由于景德鎮瓷業的高度發展,瓷硯制作也熠熠生輝,青花、五彩,單色釉等,品種、形制多樣。此外福建德化、湖南長沙、浙江龍泉、廣東石灣、江蘇宜興也有瓷硯的生產。瓷硯瓷胎過硬,磨墨時打滑而不下墨,其使用價值比不上石硯。但裝飾華美、造型別致、帶款有序的瓷硯有相當高的收藏價值。
二、泥質硯
著名的泥質硯有澄泥硯和磚瓦硯。澄泥硯可與石硯相媲美,因為它細膩、堅實、發墨而不損毫,滋潤似水。虢州澄泥硯,唐人推為第一。宋代有相州、澤州澄泥硯,明代頗負盛名的是絳州澄泥硯。澄泥硯是以過濾的細泥經加工而成的一種泥質硯,如“絳州澄泥硯”利用汾河灣得天獨厚的采泥場,經過了過濾、制坯、雕刻、煅燒等幾十道工序。澄泥硯自西漢始,形成于南北朝,興盛于唐宋,至明代爐火純青。唐始,歷代奉澄泥硯為貢品。磚硯、瓦當硯也是著名的泥質硯。一說:秦漢建筑宮殿用的磚瓦,多采用澄泥制法,后來有人用這些磚瓦改制為硯。唐吳融《古硯瓦賦》曰:“無謂乎柔而無剛,土埏而為瓦;勿謂乎廢而不用,瓦斷而為硯。”其中瓦當硯另有一說:硯瓦者,唐人語也。非謂以瓦為硯,蓋硯之中必隆起如瓦狀,以不留墨為貴。從形制上描述“隆起如瓦狀”,那么質地不一定是泥質。還有一部分歷史久遠的泥質磚硯是后來人用糯米或油、蠟等物質加溫煮沸手法,使這些物質填滿磚縫隙加工成硯的??傊@些材質做成的硯,硯質細潤,堅似石,性能與澄泥硯接近。流傳至今的古瓦硯量很少,銅雀臺、未央宮瓦硯不失為其中的上品。(見圖17~圖19)
三、漆砂硯
漆砂硯有“成于漆,勝于石”的美稱。多以木材為胎,裹上麻布及絲織品,在麻布、絲織品上涂上一層漆灰,經晾干打磨后,再用配以金剛沙的生漆髹成硯面,色似澄泥,可與石硯媲美。漆砂硯胎質輕巧堅細,耐磨耐用。漆砂硯還有以紙、瓷為胎的。漆砂硯出現于西漢、成熟于宋代宣和年間,初為宮廷內府所制,之后漆砂工藝失傳。清康熙年間重新仿造,漆硯又煥發新的光芒。顧廣圻《思適齋集》中說:“若此漆砂有發墨之樂,無殺筆之苦,可與端硯比美?!鳖檹V圻并為盧氏漆砂硯作銘道:“日萬字墨此可磨,得之不復求宣和?!苯疝r為漆砂硯作銘道:“恒河沙,沮園漆,髹而成,研同金石,既壽其年,且輕其質,子孫寶之傳奕奕?!鼻宕钠岢幹谱鞔蠹矣斜R映之、盧慎之、盧葵生。晚清時,漆砂硯再度失傳,20世紀70年代末,在揚州和屯溪先后恢復制作。屯溪漆器工藝廠老藝人俞金海研制的漆砂硯最為著名。由于工藝制作的復雜,今人已很少用之。
四、玉硯
玉硯始于漢代。嚴格意義上說,玉硯屬于石硯范疇,但硬度比石硯要高,雕琢較之要難。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玉,石之美者也?!惫湃速x予玉禮制、祭司等深厚的文化內涵,因此玉硯大多不作為實用器來使用。如翡翠、和田玉、岫玉、藍田玉、瑪瑙、水晶等材質制作的硯,價值主要根據質地的優劣來定,多具擺設賞玩價值。
五、木硯
木硯在西晉已出現,流傳下來的較少,也有人將木硯與漆砂硯并稱為“漆木硯”。現存的一些明代木硯,其側刻有鳥獸、花草等圖案。木硯多選用名貴紫檀木、花梨木等制作,其工藝美的表現形式大于實用意義。
六、金屬硯
金屬硯古已有之。有銅硯、鐵硯、錫硯、金硯、銀硯等。以銅硯為多,現已極為少見。(見圖23)古硯是我國珍貴的文化歷史遺產,它傳承了華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隨著歷史的變遷,古硯制作產生了形式多樣的不同材質。研究材質使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古硯文化。
作者:洪流 黃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