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青春文學雜志微信公眾號建設特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愛格》雜志開設的微信公眾號為研究對象,探討青春文學雜志微信公眾號建設特色,探討青春文學雜志在互聯網時代的新發展。通過研究發現,現階段“愛格”公眾號的建設呈現出自定義菜單內容豐富,功能齊全;公眾號內容資源建設緊握“情感”,緊跟熱點;公眾號文章閱讀量穩中有增這三方面的特色。
關鍵詞:青春文學;公眾號;新媒體
2009年,由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同《懷堯訪談錄》開展的“2008—2009年度中國出版機構暨文學刊物10強”網絡評選活動,曾引發了“《收獲》不敵《最小說》、郭敬明贏了巴金”的話題,在這場評選中,郭敬明主編的《最小說》居于首位,另外幾家青春文學雜志《萌芽》《鯉》《青年文學》等也被列入10強。這份更像民意調查的榜單固然有不少值得推敲之處,但它也為研究當今的大眾文化和青年文化提供了一個樣本,排名第一的雜志并不意味著就是最好的雜志,但毫無疑問從這樣的追捧中我們可以看到青春文學巨大的生命力。在如今的互聯網大環境下,坐擁數10億用戶的微信是當之無愧的頂級流量入口,微信公眾號也成為新一輪的市場,青春文學雜志是否利用微信公眾號來重煥生機?如何運用微信公眾號重新吸引青年讀者的注意力?其公眾號建設又呈現出怎樣的特色?這正是本文探討的問題。
1文獻梳理
通過文獻梳理發現,現有文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部分文獻集中在對青春文學雜志編輯思想的歸納總結方面,例如楊波的《媒體語境下青春文學雜志編輯思想——以青年文學、最小說、南風為例》。一部分文獻則針對某一機構主體開設的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模式、傳播機制的研究,例如謝文亮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學術期刊的微信公眾號服務模式創新》、張艷萍的《科技期刊的微信公眾號運營模式研究——基于4種核心科技期刊的量化分析》,總體而言,當前學界業界對于青春文學雜志在互聯網時代的運營缺乏關注,并沒有具體針對青春文學雜志的微信公眾號建設的文獻。
2研究目的及方法
本文通過案例研究法對《愛格》這本雜志開設的微信公眾號進行統計分析,探討青春文學雜志微信公眾號建設現狀,分析青春文學雜志是否充分利用了微信公眾號這一傳播途徑來豐富和拓展編輯空間,探討青春文學雜志在互聯網時代的新發展。
3《愛格》雜志微信公眾號建設特色
《愛格》是2007年山東出版集團出版的雜志,由湖南天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的愛格雜志社編輯發行,其內容大多以青春言情等為主,自創刊至今,《愛格》以雜志為主陣地,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傳統的紙質《愛格》雜志銷量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在新形勢下,《愛格》雜志并未坐吃山空,而是與時俱進,積極地展示出擁抱新媒體的姿態,具體分析而言,其下開設的同名微信公眾號的建設運營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特色。
3.1自定義菜單內容豐富,功能齊全
公眾號的自定義菜單是呈現在底部的導航欄,結合公眾號運營者的不同需求,在后臺進行操作,可以呈現出不同的自定義菜單,合理規范的自定義菜單可以讓訂閱者對于公眾號有清晰的了解。通過分析整理,總結出當前“愛格”公眾號的自定義菜單滿足了以下3種功能。1)內容導航功能。在微信公眾號后臺進行相關操作可以將公眾號所發推文進行分類呈現,以方便用戶快速閱讀或者訪問某些圖文消息,同時也可以將一些具有特色的主推內容呈現出來,以吸引用戶的目光。“愛格”公眾號的自定義菜單內容豐富,“書城”“互動”“咨詢”這三個菜單入口將公眾號當前的內容資源進行了分類整理,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點擊不同的菜單入口以獲取內容信息。2)轉化功能。當前很多公眾號的建設絕不僅僅停留在發文章,還肩負著轉化用戶的任務,或者是利用公眾號為App或媒體矩陣導流,或者是推廣新產品,或者是直接讓用戶進行購買。如“知乎”“36氪”“貓眼電影服務號”等擁有自己App的公眾號都會在自定義菜單里進行App的引導下載。“愛格”公眾號也具備轉化功能,點擊“愛格+小程序”“天使微書城”“官方淘寶店”這三個內容引導入口能購買當期或往期的《愛格》雜志,這就可以將公眾號的訂閱者轉化成雜志的購買者,在紙質雜志式微的情況下,這種引導轉化也有利于紙質雜志的銷售。而“官方微博”“官方貼吧”這兩個內容引導入口可以將公眾號的訂閱者轉化至微博和貼吧,從而實現微博、微信和貼吧三位一體的固粉形式。“投稿合作”這一內容入口也可以吸引優秀的作品,將一些具有文學修養和才華的公眾號訂閱者轉化成雜志的供稿人,這也有利于雜志的健康發展。3)互動功能。作為傳統紙質媒體的青春文學雜志,缺點也同樣明顯。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差,雖然有固定的受眾群,但傳播的范圍小。但公眾號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想要粉絲有黏性,就要和粉絲互動起來。“愛格”公眾號在自定義菜單留有粉絲互動入口,而“愛格”的公眾號搭建的互動形式豐富多樣,既有為聲控提供福利的“聲音日記”,也有讓粉絲們暢所欲言的“今夜話題”,“編輯部日常”更是將雜志編輯們的日常趣事展示給讀者,從而拉近了和讀者之間的距離,讓讀者感覺到親切和真實。利用自定義菜單,“愛格”公眾號實現了內容導航功能、轉化功能、互動功能,在展示自身內容資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把握人才和錢財,這才是一個運營優良的公眾號。
3.2公眾號內容資源建設緊握“情感”,緊跟熱點
1)內容和“情感”緊密相連。情感元素是青春文學的重要組成元素。青春文學雜志的內容總是不能抹去校園這個青年人生活的主要場域。通過對“愛格”公眾號從3月至今推送的文章內容進行梳理發現,4個月來,“愛格”公眾號的推送內容和“情感”這一關鍵詞密切相關,情感類的作品完全占據公眾號的主要板塊。2)選題與時俱進,緊跟社會熱點。在內容偏好上“情感”方面的文章占據主流,而在內容的時效方面“愛格”公眾號彰顯出了與時俱進的編輯特色,青春文學雜志的受眾本來就是年輕人,而年輕人往往又對新事物和社會熱點抱有極強烈的好奇心,從以往的推送文章來看,“愛格”公眾號在內容編排上充分考慮了讀者追求熱點的特性,7月4日推送的《鎮魂女孩來打卡》一文就迎合了當下的熱播網劇《鎮魂》的熱點。總結發現,“愛格”公眾號的內容很大一部分都迎合了社會熱點,這樣既解決了文章選題的問題,也能滿足讀者追求熱點的閱讀需求。
3.3公眾號文章閱讀量穩中有增
《愛格》雜志固然是一些人青春的美好回憶,但在如今這個“一切都要靠數據說話”的時代,僅靠情懷二字是遠遠無法立足的,通過對“愛格”雜志近3個月以來的文章閱讀量進行統計可以看出,公眾號的首發文章閱讀量最高曾達到33580,最低時也有14383。雖然距離新媒體追逐的10萬+仍有不小的差距,但對比對比“最小說”公眾號首發文章閱讀量通常不過萬的情況,現階段“愛格”的公眾號的閱讀量數據算得上是一個亮眼的數字。同時通過上表也可以看出,5月和6月的閱讀量更趨于穩定,這表明“愛格”公眾號已經聚攏了一批固定的粉絲,從而為公眾號日后開展雜志營銷活動奠定了基礎。
4結束語
“愛格”公眾號憑借自身的優勢,充分挖掘現代傳媒之魅力,將雜志的內容、形式推向了更高的水平。但是,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內容缺乏深度、情感訴說雷同、形式過于突出等現實問題。因此,如何在眾聲喧嘩的全媒體時代自立于青春文學的本體意義之上,在青春氣息與時尚之魅、文學性與商業化之間找尋融合之道,實現多方的價值協同,是《愛格》和其他青春文學雜志的努力方向。
參考文獻
[1]楊波.新媒體語境下青春文學雜志編輯思想研究——以2016年《青春文學》《最小說》《南風》為例[J].出版廣角,2018(3).
[2]夏榆.Mook之中國偶像作家領銜雜志書[N].南方周末,2011-05-19.
[3]錢歡青.青春文學雜志扎堆暗戰[N].濟南時報,2011-01-05.
作者:展英豪單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