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學小說教學的問題及應對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教材中不同文體的課文應有不同的教學方式。中學閱讀教學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套路化教學。甚至常常將一種教學模式運用于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教學中。這是由于教師自身所具備的文學理論知識嚴重缺乏所造成的。小說教學是初、高中閱讀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關于小說教學,教師應掌握一定的小說知識和理論,要明確什么是小說、為什么讀小說以及怎樣讀小說,這樣才能達到有效教學。
關鍵詞:小說教學;文學解讀;敘事理論
一.中學小說教學的現狀
小說教學是中學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在的中學小說教學存在著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就是模式化太重。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多數語文教師文本解讀水平不夠,過于依賴教參;另一方面是因為在應試的壓力下,教師及學生過于看重表面的分數,過于循規蹈矩,不勇于“冒險”。關于小說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倪文尖認為,“越來越嚴重的應試路子帶來了越來越嚴重的套路化問題。”教師在小說教學中經常會一味歸納主題,小說歸納主題這一方式方法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于教師總是將主題完全抽象出來,硬塞給學生,導致學生接受程度不高。鄧彤認為“無論如何動人濃烈的思想教育,在語文課堂上都必須蘊含于語言,自然流露于課堂,而不是生硬貼一標簽或強行塞入課堂。”模式化問題導致教師盲目生搬硬套,從而忽視了小說的獨特性問題,每一篇小說都是作者獨特思想的凝聚,不同作者對同一類型人物的塑造都是不同的。學生不知道該怎樣讀小說,體會不到讀小說的樂趣,導致課后甚至直至大學都沒有讀小說的欲望。這是中學小說教學最大的失敗。大多數學生在初高中階段對小說這種文體沒有足夠的認識,學了5、6年只知道人物、情節、環境,只知道烘托、對比、諷刺。中學的小說教學不應該是單純為了考試得分,并不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歸納所謂的中心和熟知答題的套路,而是為了培養學生閱讀和鑒賞的能力,是為了讓學生產生讀名著讀小說的興趣。語文學科應當注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要對學生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這才是語文這個人文學科最大的價值。小說課怎樣上才能吸引學生,什么才叫做一堂好的小說課,這是語文教師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小說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也是語文教師最容易走歪路的一個文體。小說看似簡單清楚,認真研究起來其教學難度并不亞于散文。一堂課上好上壞,教學方法很重要。但教學方法并不等于教學模式,語文教師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套路化”、“模式化”,生搬硬套的現象太嚴重。王榮生教授認為,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受制于教學內容的,并不是所有的小說都可以分析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教學方法的合適與否,要看與教學內容的契合程度。在選擇教學方法時,可以通過比較分析,看看哪種方法更適合于教學內容的實現。小說是通過塑造人物、敘述故事、描寫環境來反映生活、表達思想的一種文學體裁。但并不是所有小說都要以小說三要素為基本內容,還要注意“這一篇”的問題。
二.中學小說教學的應對措施
1.如何看待小說我們要正確認識小說教學的意義和作用。首先,人文素養的培養、閱讀鑒賞能力的提高與高考并不是矛盾的,相反地,它們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學生鑒賞能力的提高是完全有助于在考試中拿分的。因此,教師不應該因為應試的壓力而放棄對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小說是最接近我們人生的一種文本,它用虛擬的方式豐富了我們單一的生命。對于小說的優劣我們也要有所辨別。什么樣的小說是好的,什么樣的小說是不夠好的,我們要有一定的判斷力。關于一本好的小說,楊文虎認為“至少要讓人喜歡,讓人佩服,讓人感動。”不僅是優劣問題,對于中學小說教學還存在著合適與不合適的問題。徐連祥認為“外國優秀短篇小說選文對高中生認識人生、了解社會、思考生命價值、提高審美修養具有借鑒作用;從分量上看,也較適合教學。”
2.如何閱讀小說“讀文學作品不是為了當作家,甚至也不只是為了學習寫作,更重要的是人格的熏陶、品味的提高、生活的樂趣。”關于如何閱讀小說我們要從兩個層面來看,首先要從故事層面來了解小說說了什么;其次要從敘述層面來了解小說的故事到底是怎么說的。閱讀小說,我們首先要了解小說的相關理論研究。關于小說理論,孫紹振認為“在詩中的情人心心相印是感人的,而在小說和戲劇中,如果一味心心相印,就沒有戲可看,沒有性格可言。”情節跌宕起伏,人物情感錯綜復雜,小說才有看點。小說不能一味平鋪直敘,一旦作者對人物情節進行大段白描,那么就極有可能是由一番心思的。欣賞藝術作品,無論是小說戲劇或是詩歌散文,都是有一個基本的方法的。但并不能完全按照某種固定模式套路進行閱讀和教學,因為并不是所有的小說都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部分。閱讀小說之后要對小說進行一定的解讀。讀小說最重要的是關注小說的敘述方面,如敘述方法、敘述視角、敘述時間等。不同的作家采用不同的敘述方式是有一定目的的。小說主要就是講故事的,因此掌握小說的敘事理論非常重要。
3.如何教學小說鄧彤認為,“我們在中學里面要教學生讀小說,可能在故事的層面做得比較多,在敘述的層面是有很大缺陷的。”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從故事層面的初步理解轉為從敘述層面的深入理解。那么小說中的故事該怎么讀?如何把語文課上的小說教學與其他文本的故事講述區別開來,避免“非語文的小說教學”現象呢?李沖鋒認為,“小說教學要通過一個個例子的剖析,讓學生學會怎么進入小說所呈現的世界里面去。”他認為小說教學的主要內容應該是教學生小說的解讀方式。關于如何解讀小說,鄧彤認為“小說的解讀,需要文學理論知識,特別是小說寫作技巧方面知識的支撐。”首先,我們要注意小說的敘述角度問題。例如,《套中人》是中學教師布爾金向獸醫伊凡•伊凡內奇講他的同事別里科夫的故事。《孔乙己》是通過咸亨酒店小伙計的視角講述故事的。有人分析過小伙計在小說中的作用,認為如果沒有小伙計,那么整篇小說就會失去敘述的重心。《套中人》的中學教師布爾金,《孔乙己》中的小伙計,都是作者借用他們的角度來完成小說的敘述。試想一下,《套中人》如果是從別里科夫的角度來敘述會怎么樣?故事一定會完全不同。這些我們都要在教學中有所體現,并且讓學生自己去品味。“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就是要讀小說,而不是讀主題。我們所要的是讀,是讀的過程,是閱讀過程中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是充分的體會、感受和移情。”教師只要引導學生去讀就夠了。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沒有固定答案。教師不要試圖盲目概括出所有小說的主題:或是通過什么事批判了什么人什么現象,抑或是歌頌了什么。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是有一定閱讀量和閱讀能力的。可以讓學生自己來梳理小說的情節及人物關系,教師只需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就夠了。小說教學的著力點應該是學生不懂不會的地方。教學生閱讀小說,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解讀小說的方法,從而對學生今后的閱讀產生長遠的價值與意義。我們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教會學生如何挖掘小說深層的內涵。我們還以契訶夫的《套中人》為例,這篇小說看似滑稽荒誕,初讀來可能只是一笑了之,但進一步查閱相關知識背景以及契訶夫的資料,了解了契訶夫的創作理念,我們就會發現它并不簡單是一篇荒誕喜劇。正如巴金所說,“我們只要細心的讀一下他那些‘幽默’的小說,便可以明白這位作者怎樣悲哀地發現了那么多的可憎可恨的殘酷的東西,但是馬上又不好意思地用一些滑稽的詞句和情景把它們遮蓋起來了。”
三.結語
要避免小說教學中出現一系列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自身的水平要過硬。教師對一篇課文的解讀和闡釋是需要有足夠的文學理論、文學知識來支撐的。只有在備課時掌握了必要的作品作家背景以及相關文學理論,才能達到必要的理解程度。如果教師本身對小說都只是略知皮毛,又談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呢。當然,并不是掌握了這些就可以上好一節課,而是這些理論知識是上好一節課的必備前提。還要注意的是,名師的課也并不是適用于任何課堂,語文課最忌諱的應該是照搬照抄的“拿來主義”。我們要根據學情,充分運用自己的文學知識水平來設計出一堂適合學生適合自己的課。教學內容不分深淺,教學目標也無所謂優劣。正如鄧彤老師說過:“教學目標不存在絕對的優與劣,一切以學生的實際狀況為出發點。
參考文獻
[1]王榮生.小說教學教什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李節.小大由之—語文教學訪談錄[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徐連祥.中學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孫紹振.經典文本的深層結構(下)[M].上海三聯書店,2016.
[5]程烯.夏丏尊與現代語文教育[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6]巴金.簡潔與天才孿生—巴金談契訶夫[M].東方出版社,2009.
[7]鄧彤.鄧彤講語文[M].語文出版社,2008.
[8]魏國良.高中語文教材主要文本類型教學設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張晶 單位:東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