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文化空缺詞現象的翻譯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無論是從歷史淵源還是實際應用來看,中英兩種語言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導致了中英兩種語言在使用上的巨大差異是文化空缺詞現象十分普遍。文化空缺的普遍存在給實用的翻譯策略帶來了許多障礙和困難?;凇褒埦琛钡姆g為例,從文化的內涵差距,在介紹漢英口譯文化差距的,語言現象和文化差距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討論了一系列的文化空缺詞的翻譯策略,希望為進一步指導翻譯工作。
關鍵詞:龍井茶;文化空缺詞;英譯;翻譯策略
1文化空缺詞的內涵及表現分析
1.1文化空缺詞內涵分析
20世紀中期,美國學者首次提出“文化差距詞”這個概念,同時也提出兩種不同方式的概念語言語法。在此前提下,眾多學者進行更深層次探究,最終得出結論,這種現象也稱為文化空缺詞“差距”偶然現象。此外,還有其他國家的學者也展開研究,如俄羅斯文化學研究者認為,其認為文化詞語的空缺存在很多壞處,直接導致了各國、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無法順利進行,基于此,他們稱文化詞語之間的空缺為“hangnails”,也就是文化傳播受到阻礙。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赫爾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他觀察到新西蘭土著對于顏色是沒有用語言來描述的,也不會使用國際通用對于顏色描述的詞語,基于此,赫爾利認為這也是“語言障礙”的一種,這與文化差異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將進入二十一世紀時,一些俄羅斯學者逐漸將研究重心放到各民族語言文化體系上,根據民族文化的不同部分,提出了著名的“差距理論”,“開放”指的是一種文化存在和另一種文化、現象、特征、類型、規律和趨勢的缺失。而“空缺”則有三種類型,分別為完全和半完全空缺和沖突空缺。由此可見,“文化空缺詞”指的是基礎語言翻譯語言中相應元素的缺失,主要特指僅存在于民族間的事物。
1.2漢英口譯中的文化空缺詞
每個民族都有著自身獨特的傳統文化,各種民族文化同時具有著共性和特性,個性是發展基礎,而共性是傳播與傳播的動力。由于各個國家、各個地區和各個民族之間的發展條件、生存環境、宗教文化、自然變化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文化內涵也是不一樣的,這就導致語言也具有差異性?!褒埦琛笨梢宰鳛橐粋€典型示例進行分析,我國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和茶歷史,茶的種類眾多,其中綠茶當中的一種——龍井茶作為我國的茶文化中的精髓和代表,龍井茶不僅以龍井村地名而命名,還具有龍井泉的深層含義。我國歷史悠久的茶文化中,龍井茶文化是核心之一,通常以lurngmern、LongjingDragonWell、Lungching;Lungchingtea、DragonWellTea等進行英語翻譯。從上述英語翻譯中觀察研究可知,多數屬于音譯法,也就是以漢語讀音為準進行英文翻譯,缺乏內涵的體現。不僅如此,我國還有其他類型的茶葉品種都缺失文化詞語英文翻譯,多數是直接音譯而來,如烏龍茶、綠茶、紅茶、花茶、白茶、黃茶等。
2文化空缺詞現象產生的原因
不同國家具有不同的歷史,而歷史的差異是造成文化空缺詞現象的主要原因,也是直接原因。國家的形成需要悠久的歷史,在國家形成過程中,文化也不斷形成并逐漸得以展現,而國家是由民族組成的,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歷史的發展對不同國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包括政治、經濟和文化,不同國家之間有許多不同的文化習慣,導致不同國家也有許多不同的語言習慣。將“龍井茶”用英文翻譯出來,讀音中帶有“龍”的口音,這也體現中國人尊重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特色。此外,“龍井茶”還代表了兩種意象,一種是“龍”,一種是“好”,對此,西方以英文為母語的國家并不能準確理解這兩種意象具有的內在聯系,因此無法通過直接的形式翻譯出來,我國具有悠久的茶歷史和茶文化,在歷史變遷以及地域變化的過程中,龍井茶慢慢變成我國傳統茶文化的代表,其內涵也慢慢淡化。龍井茶的產生和歷史變遷較為復雜,分布較廣,品類眾多,功能豐富,種植和加工方式也不一樣。
3從“龍井茶”的英譯看文化空缺詞的翻譯策略
來自法國的語言學家迪莉婭提出,要將語言轉為文本,并體現出語言的內涵,核心部分就是明確二者存在的差異,并將這種差異性盡可能消除。翻譯就是語言轉化的方式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翻譯是將一種不改變原意為基本原則,避免因改變原意而導致內涵變化而導致語言障礙和文化沖突。Yalide是著名的翻譯,他認為翻譯有兩種主要的方式。還有,讀者是信息的接收者,因此翻譯需要站在讀者的角度進行深入思路。基于此,文化語言的翻譯要同時考慮讀者和作者,從這兩個角度提出文化空缺詞的有效翻譯策略。
3.1通過異化的方法進行空缺詞的翻譯在1950年之前,多數從事中英翻譯的人員是通過“歸化法”進行翻譯的。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多,新詞不斷產生,已經不適用于使用“歸化法”解決各國交流中的翻譯問題。在此背景下,“異化法”產生了。異化法站在作者的角度進行翻譯,基于語言文化的源頭,改進了以往多數翻譯過度考慮讀者思維和接受方式,盡可能呈現更多的源語言文化。通過異化法進行翻譯的過程中,有兩點值得特別注意:一,以充分表達源語言文化為第一原則,避免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帶來翻譯結果不同的后果。就以“龍井茶”英譯為例,通過比較Lungchingtea和lurngmern兩種翻譯方式得出的結果能夠知道,前者更注重源語言的表達,所有前者的翻譯結果更具科學性和合理性;二,翻譯之后的內容應該充分與源語言本身內容結合,就以“龍井茶”英譯為例,DragonWellTea中體現出“龍”和“井”兩個意象,這與源語言本身的內容基本一致,能夠將源語言本身的特色充分表達出來,又如“goldenlo-tus”是“三寸金蓮”英譯后的結果,這也是與源語言本身內容非常貼合的。對于從事翻譯工作的人員來說,翻譯最基本的就是不改變源語。
3.2通過補償的方法來進行空缺詞的翻譯和異化法不一樣的是,補償法主要是從讀者思維角度考慮翻譯問題,讀者不能接受使用語義解釋和補償一部分內容詞來代替,翻譯結果最大接近讀者。一些研究者提出,翻譯就是將主要內容和核心觀點體現出來,可以適當忽略原文的內容,一定程度上與補償法契合。為了避免出現僵化的局面,補償法提出翻譯不需要對每字每句進行,而是把語言看做變化的對象,將語言的靈活性表達出來即可。就以“龍井茶”英譯為例,lurngmern并未體現出“龍”和“井”兩個意像,然而這個詞本身的內涵就是代表香味濃郁、甘醇清甜的飲品,也是能夠直接體現龍井茶的內涵的。通過補償法進行翻譯,可以利用對比和共感的修辭手法,讓翻譯結果更加生動形象,切合源語言本身。值得一提的是,利用該種方法進行翻譯的前提是保證源語言的內涵不變,打個比方,將“龍井茶”翻譯為GreenTea是不科學的,GreenTea在英文當中指的是綠茶,雖然龍井茶也屬于綠茶的一種,這很容易導致“龍井茶”的翻譯給讀者產生誤解,也沒有把龍井茶的特點充分融合進去。不僅如此,還可以根據龍井茶提神、醒腦、降血脂等特點,翻譯為其他有關詞語,站在源語言特殊功能角度進行翻譯。
4結語
總而言之,各個民族形成的條件不同,歷史發展進程不同,因此民族文化也具有差別,各個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其個性,要基于遵循各個民族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文化交流。中國和西方國家存在很大的文化差異,因此文化空缺詞現象是常見的,影響了翻譯工作的正常開展,各種不同類型的文化空缺詞也給翻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可以通過異化的方法和補償的方法來進行翻譯,這樣使得空缺詞的問題得到解決,翻譯人員則需要充分遵循各民族文化的不同特點,提升中英文化交流水平。
參考文獻
[1]高蕊.從“龍井茶”的英譯看文化空缺詞的翻譯策略[J].福建茶葉,2016(3):317-318.
[2]劉楊.基于文化空缺詞的翻譯技巧略論———以“龍井茶”的英譯為例[J].福建茶葉,2016(10):228-229.
[3]彭學,彭歡.茶類詞匯英譯翻譯策略及成因[J].福建茶葉,2016(10):49-50.
[4]宋曉燕.符號語言學視角下茶文化詞匯的英譯策略研究[J].福建茶葉,2017(5):192-193.
作者:邵勤 單位:景德鎮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