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視科教節目的發展現狀與傳播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引言
電視科教節目作為諸多電視節目當中較為特殊的存在,其在我國的發展經歷了興起到衰落的過程。由于電視科教節目本身存在一定的嚴肅性,導致了其不可避免地會自帶一定的乏味性。受眾對于科學教育節目的接受程度相對弱于新聞資訊、娛樂類等節目的接受程度。相對于其他類型的電視節目而言,科教類電視節目的形式沒有太多元化,更多的是以專題形式展現在受眾面前,通過嚴謹和真實的特點明確自己的教育功能定位。而如何加強科學傳播理念、如何培養穩定的受眾群體,提升科教節目的社會功能,成為了現如今科教節目的重要發展戰略。本文將從科教節目的內容和特點出發,分析我國電視科教節目的行業發展現狀,提出促進電視科教節目傳播的有效對策。
2科教節目的內涵界定
科教節目通俗來講就是以科學文化教育為目的電視節目,其中包括科技普及類節目,雖名稱不同,但都是由電視臺或者電視節目制作推出的面向大眾、以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為目的的節目,所普及的科學知識的內容領域就是自然科學領域。科教節目能夠讓大眾學習到科學知識并運用于生活當中,影響大眾的思想或者思維方式,以此改變人們的行為方式。
3電視科教節目的重要性
在電視科教節目發展的初期,科教節目就被電視工作者寄予厚望,人們希望通過電視節目來提升公民的科學素養、對民眾的科學觀念進行教育等。近年來,雖然科教節目的數量一直處于增加的狀態,可是大眾并沒有表現出很多大的興趣,科教節目數量的增加雖然可以將科教節目普及到人群當中,但是真正從心里喜歡這類節目的人并沒有很多。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這類節目的說教性太強,對于許多專業的科學知識,很少有講授人能夠將其講的通俗易懂,這就導致了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呈現到普通大眾面前時他們很難去理解,興趣自然也就被慢慢磨沒了。現如今,“科教興國”越來越被人們認同,國家科研實力的進步取決于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于國民科技教育的提升與對科學文化的認知。對貼近于生活的科教類電視節目進行發展與改革顯得日趨重要起來。對大眾進行科教落實和科技傳播最有效的方式莫過于科教類電視節目,為使其能更好的傳播科技,對其改革與創新刻不容緩。
4我國電視科教節目的行業現狀
4.1電視科教節目的整體衰落和邊緣化據相關統計,自從央視的科教頻道開播以來,在有關部門的推動和支持下,全國各家電視臺基本都開設了科教頻道,但觀眾的積極性并沒有隨著科教節目的增加而增強,各家電視臺相應的科教節目的收視率也比較低。在收視率的壓力下,幾十家科教節目剩下的僅僅只有七八家,而在這僅存的七八家科教頻道播出的欄目中,僅僅只有安徽、天津、北京等少數節目勉強可以稱之為優秀。其他省份電視臺科教節目是少之又少。在科教節目的設置上,除了央視設置的較為合理一點,其他省電視臺的科教頻道僅僅只用一兩個節目來表明這是一個科教頻道,甚至有些電視臺的科教頻道為了贏得收視率而播起了電視連續劇,根本就沒有把提高全民科學素養作為責任。大多數科教頻道因為收視率低的問題只能向其他頻道轉型,整體呈萎縮的狀態。各個電視臺的科教節目現在也越來越少。更值得一提的是,許多電視臺弄虛作假,打著為大眾科教知識的名號來做一些養生節目。這種情況導致了科教頻道轉變為其他頻道,而科教類節目逐漸被放棄,不斷的被淘汰進而邊緣化。
4.2收視率整體不理想收視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電視節目是否優秀。而對于現在的普通大眾來說,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使得他們的生活壓力大,而在他們心中,觀看電視節目早就已經成為了一個僅僅是娛樂消遣、釋放壓力的方式。相比之下,科教節目是一個具有知識傳播功能的節目,受眾更愿意去看那些比較輕松的娛樂節目和電視劇。從以往的經驗看來,許多省電視臺的科教節目關閉的原因大多都是因為收視率不好,經過電視節目調查顯示,觀眾并沒有養成定期觀看科教節目的習慣,觀眾整體的節目忠實度較差。
5應對策略
當然,收視率不是評價一個電視節目好壞的唯一標準。片面地去強調科教欄目普及的成效或一味地去追求收視率都是不對的。科教節目要結合本國國情和公民的興趣,探索出一條既可以達到提升觀眾科學素養的目的又可以被大眾所喜愛的道路才是根本,而在這條路上探索的過程中必須要政府、社會以及傳播機構形成合力才可以達到這個目標。
5.1增加科教節目投入的資金,使科教節目產業化制作出一部優秀的科教節目是非常難的,不僅僅需要各個方面安排合理,也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源。我們都希望制作出一欄精良的科教節目,但是沒有資金什么都實現不了。好的科教節目必須要花費大量的資金,但是大部分的科教節目都只是政府撥款,廣告收入的也少,沒有其他的盈利。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中國科教節目的發展。
5.2擯棄劣質形式,培養受眾群體提高收視率首先要依靠穩定的觀看科教節目的觀眾,那就必須要培養受眾群體,一檔節目的穩定主要就是靠受眾群眾來支撐的。一味地追求收視率當然不好,但筆者認為,不追求收視率的節目也不是一個好節目,所以不論是什么節目都必須要考慮收視率的問題,因為有了收視率,科教節目制作人才更有動力。其次,制作科教節目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只有收視率和傳播范圍有了保障,受眾群體才能最大化,節目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其意義。
5.3探索新型傳播途徑,提升科教節目普及率近年來,新媒體發展速度迅猛。各種類型的媒體傳播形式層出不窮。科教節目也應該順從時展的潮流,不斷開發出適合自己的傳播體系。例如,科教節目不要單單只是在電視上傳播,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媒介都是普及科教節目的不錯選擇。在科教節目播出之前,為了能夠讓觀眾提前了解相應的基礎科學文化知識,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推送相應的課前知識,讓觀眾能夠進行相應的課前預習,避免讓觀眾在觀看節目的時候出現聽不懂的情況。而且,在節目播出之后,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上進行節目視頻推送,讓感興趣的觀眾能夠及時回放視頻,間接培養受眾群體。
6結束語
現如今,科教電視節目在融媒體環境下也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并逐漸嘗試與其他類型節目相互結合,力求掙脫泥潭。但是,我國的科教節目同國外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打造一欄完美的科教節目是每個電視人的責任所在,在改變中國科教節目發展的道路上,必須要明確觀眾的需求,須將科教節目產業化、培養穩定的受眾群體并探索新型傳播途徑,努力打造一欄既保證科學的嚴謹性又可以獲得觀眾的認可,有普及率的科教節目。中國科教節目的改變任重而道遠,必須要通過多方的努力才可以改變現狀,才能真正的實現科教節目提升中國公眾的科學素養、思想方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力.中國科教電影發展史[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2]約翰•菲斯克著,祁阿紅.張錕譯.電視文化[M].商務印書館,2005.
[3]朱建中,楊力,高廣元.中國科教電影發展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4]何洪池,張建平.科教片創作漫談[J].影視制作,2012(1).
[5]張議文.淺談我國科教片的電視化——科教類電視節目的娛樂化分析[J].新聞傳播,2016(3).
作者:戰濤;姚璐 單位:西北工業大學明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