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數字媒體標志設計格調的轉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回顧標志設計歷史的演化,可以看出標志經歷了由最開始的繪畫寫實風格向現代抽象圖形轉化,從復雜圖形逐漸向簡潔圖形轉化和人們審美需求的體現.而進入數字媒體時代,計算機及印刷技術的廣泛運用,藝術觀念的改變、人們審美情趣及人性化需求的變化.現代標志設計在設計理念、藝術表現、形式構成、色彩表現等方面發生了重大的變革,逐漸向多元化方向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時尚現代的像素化風格
所謂像素就是把圖像變成一格一格的效果.如彩塊化,晶格化,點狀化,碎片,銅板雕刻,馬賽克等效果都屬于像素化.像素標志是典型的計算機技術延伸產品.標志形態完全或部分由像素點構成,電腦圖像高倍放大后就可以看到點陣的、各種顏色的像素點.這些小小的像素點利用混合成像的原理,使人眼在屏幕上看到圖像,體現了現代技術的神奇.像素化是計算機圖像成像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因此可以說是電子世界的視覺基本粒子,也是代表數字時代的視覺符號.像素標志的特點還在于其特殊的微觀感,模糊性,直視體現了比特的流動和變化狀態,給人一種強烈的現代技術感.像素不夠在攝影界有時是很令人傷腦筋的事,但在標志設計的運用上,“像素化”的圖形標志有時卻頗具創意與美感,體現出了科技感與現代感,充滿了時尚氣息.也使標志的質感得到升級,整個空間看起來也相當有質感.如(圖1)是幾個像素化風格標志設計,造型簡潔,色彩豐富協調、對比強烈,富有裝飾味,且充滿了時尚氣息,方形像素塊給人很強的科技感,符合了現代年輕人追求科技前衛時尚的心理需求.
1.2強烈沖擊的立體化風格
現代標志產生于20世紀初期的歐洲,二三十年代達到高潮,那個時期標志講求功能,追求簡潔,反對裝飾,簡約之風在設計的各個領域風靡一時.其主要精神來源于西方現代主義建筑大師Mies-VanderRohe的名言:“lessismore(少即是多)”這句話成為了簡約主義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當然這也和當時的制作技術有關,傳統的標志設計,由于受印刷成本以及制作技術等方面的限制,表現形式上大多為單色,彩色一般要求也不要超過三套色,圖形也采用平面化的抽象元素,如點線面在二維空間上的變化組合.隨著形形色色繪圖軟件功能的不斷更新,數字技術網絡化普及,印刷技術的提高,制作成本已經不是商家考慮的問題.標志設計不再受傳統條件的限制,設計師開始突破以前平面化的表現方式,追求三維空間表現的立體形態.商品競爭的加劇,各個企業都在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標志作為企業的代表,其三維的立體表現形態,突破了二維平面的界限,其鮮明的體塊感和空間感,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如(圖2)中標志用不同的色塊拼接成各自立體的形態,利用同色系、或不同色系進行亮灰暗的明度對比,增強了標志的空間感和體量感.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徹底打破了傳統標志平面化的表現形式。
1.3另類的模糊化風格
后現代標志是對現代主義的反叛,后現代主義的代表者伊哈布•哈桑指出,后現代主要是反程式的、無約束的,追求一種自由自在的秩序.因此,在后現代主義盛行的數字媒體時代,標志設計完全打破了傳統的設計形式和思維.開始追求另類、獨特,無價值、無理性.如(圖3)的標志設計,采用了柔軟羽化的表現形式,一改標志傳統的要求:適量圖,高清,可以無限放大,或無限縮小,具有較強的延展性.此標志反其道行之,采用羽化的效果,標志邊緣模糊不清,時隱時現,給人一種瞬間即逝的感覺.整個標志效果雖看似模糊,但卻有著濃淡的對比,頗似中國的水墨畫,渲染出無限想象的意境美,又不失現代感.這種標志表現形式正體現了后工業時代商品本身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產品,而是符號化的東西,商品本身成了符號,企業形象設計的目的實際上是在向消費者推銷某種意義結構,推銷某種意識形態.
1.4華麗的裝飾化風格
隨著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以及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為了滿足人們復雜的審美情趣和需求.近幾年來設計界開始流行混搭之風,在服裝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中都出現了這種局面.這種現象“是經過了包豪斯到極簡主義思潮浸淫了幾十年的藝術設計樣式,在世紀末出現的一種反彈,也是藝術心理變化發展的必然.物極必反、簡過必繁,這是應有的藝術反應”.因此一種帶有古典風味又不失現代感的裝飾風格開始盛行.其打破了傳統標志,追求簡潔、色彩單一、反對裝飾的一貫風格.設計和流行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十年前大家摒棄的東西,十年后又會再次流行起來,服裝界如此,平面設計也不例外.因為設計是為大眾服務的,是典型的服務性行業,簡潔之風刮過后,華麗的裝飾之風必然會再次來襲.色彩也不例外,現代標志完全打破了色彩的單一性,向豐富鮮亮的高科技色彩轉變,追求色彩的豐富與強烈對比.如(圖4)是典型的帶有裝飾味的標志設計,具象的形態表達,華麗的色彩、強烈的對比,給人一種古典美,又不失現代感.簡潔的英文字母和裝飾圖形形成鮮明的對比、疏密有致、巧妙結合,如一場視覺盛宴.
1.5流動變幻的動態化風格
一直以來標志都被人認為是一種靜止的識別符號,以及它一系列的形象推廣設計都是“物理性”的,標志和標題字體設計出來后,應用時就到處貼,非常死板.在數字媒體技術的推動下,標志設計開始打破平靜,逐漸向動態化方向發展,從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標志誕生之日起,動態標志開始走向設計的歷史舞臺.在漢諾威世博會動態標志的影響下,隨之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動態化標志.如(圖5)是“鹿特丹''''歐洲文化之都”的動態標志.整個標志以河為主題,河的內涵用視覺演繹得非常動人,有一種情感的東西在里頭整個標志都呈現出波光粼粼的感覺,流動感很強.“鹿特丹‘歐洲文化之都’以“在體現個性地域文化的前提下,增進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為目標,2001年,在荷蘭港口城市鹿特丹舉行.無數的社團、形形色色的人、即將到來的盛會;目前的結構,未來的模式……諸多元素共同構成了2001年的鹿特丹———歐洲文化之都.貫穿城市的河流,波光粼粼的水面成為這座城市最重要的識別媒介.科維爾(Qwer)設計工作室采用這種表現形式,絕不僅僅是為了模擬此地的環境狀態,更重要的,河流可以體現一種永久的革新精神,而水面則能象征對現實事物的一種準確而及時的反應.此外,河水潺潺,即使這個印象并不源于視覺聯想,聲音也是一種重要的視覺媒介.因此,科維爾(Qwer)設計工作室所提出的方案———城市之聲———便是將聲音轉化成為一種視覺形象.這是一種活潑而復雜的形態,元素在這里發散,聚合,就像河流一樣,在水平方向不斷伸展,永遠變化(一種河流固有的性質).那些不斷閃爍的光點,還讓人聯想起夜間,都市建筑中發出明亮的燈光,形成一片光的海洋.整個標志動畫:搖曳的、活躍的、輕輕的、全城的不同角落,都有新的光點在閃動.這種綜合感受被引入視覺傳達中,這些視覺體驗是靜態標志所無法表現的.
2結語
總而言之,在數字媒體技術的推動下,在全球經濟文化大融合下,多元的民族文化、多元的思想觀念、多元的審美需求、先進的技術手段,使標志設計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狀態;也體現出后現代主義關注人的情感需求、價值理念、弘揚多元文化再現的時代特征。
作者:張靜杜煌單位: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