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多層次體驗在老年產品設計中的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市場對老年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強。本文將多層次體驗應用于老年產品設計中,基于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分析,將感官體驗、情感體驗、思維體驗、行為體驗和關聯體驗等多層次體驗方式與老年產品設計進行分類研究,以拓展老年產品設計理念。
關鍵詞:
多層次體驗;體驗設計;老年產品設計;老齡化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1242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15.5%。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口激增,市場對老年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強。但由于在產品研發方面,對老年市場消費心理、消費能力、消費需求、消費行為等缺乏系統的了解,導致目前市場上在售的老年產品表現為品種單一,功能和設計簡單,并沒有適應該消費群體的多元化、個性化、差異性大等特點。通過系統梳理當前老年產品研究現狀與實地調研,筆者結合老年人感知、情感、心理等需求,將多層次體驗設計引入老年產品設計,探討老年產品設計的有效方法,為進一步實現老年產品多元化提供參考。
一、體驗概念及分類
1.體驗的概念學者BerndH.Schmitt(1999)將體驗定義為“主觀的、內在的消費者反應(感覺、知覺、認知)和由相關品牌刺激所引起的行為反應,通常是事件的直接觀察或參與所造成的”。對使用者而言,體驗不是自發的,而是在與周圍環境互動過程中所誘發出來的內在知覺與反應。
2.體驗的分類體驗具體可分為:感官體驗、情感體驗、思維體驗、行為體驗和關聯體驗。感官體驗: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理論,感官體驗是一切體驗的基礎,它源于對視覺、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的感覺需求,是通過刺激人的感官系統給人留下的較為直接的體驗。由于對人體感官系統所產生的刺激一般都不會持續長久,因此如不能轉換為更深層次的體驗,該刺激則隨即消失1,因此感官體驗是所有體驗層次中最淺的。情感體驗:該層次的體驗是指產品令使用者產生某些情感反應,常取決于使用者對某一產品的總體印象。設計合理的“情感服務”,使得“感官體驗特征”有益于“老年人心理”,可為避免不當的情感反饋提供新的解決思路。思考體驗:基于思考需求層次的用戶體驗是指通過創意的方式引起使用者的驚奇、興趣、共鳴、對問題集中或分散的思考。共鳴是思考體驗中的最高層次,通過產品的使用讓用戶回憶起難以忘懷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和感受,同時賦予產品特定的內涵和象征意義。行為體驗:基于行為需求層次的用戶體驗是指用戶通過身體各個部位使用或者操作產品時所產生的體驗2。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程的加快,參與產品使用的行為方式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因此,在原有的使用過程上想要營造新的行為體驗就必須將新的行為方式賦予到產品的使用過程中。關聯體驗:該層次的體驗是感官、情感、思考和行為的綜合,是對理想中的自我、他人、或是文化產生關聯。例如,使用者想要與未來的“理想自己”有關聯,亦或是和一個較廣泛的社會系統(一種亞文化、一個群體等)產生關聯。
二、多層次體驗在老年產品設計中的思考
我國老年用品中,專為老年人設計制造的產品較少,多為代用品。如老年人經常使用的輪椅、拐杖,這類產品設計的出發點本是為了給殘疾人提供方便,并不是針對老年人;還例如老年人買菜或去超市使用的便攜購物小推車,確實可以幫助省力,但并沒有從考慮老年人的使用體驗角度去設計。從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老年產品看,很多產品都是針對老年人的身體、精力、心理、行為等特點專門研制的。我國老年用品的另一特征是規模層次“小而低”。現階段傳統老年產業涉及的產品單一層次較低,老年產品多以保健和醫療產品為主,而現代老年產業所涉及的針對老年人的文化娛樂和精神享受方面的產品沒有很好開發。因此,結合多層次體驗的老年產品設計,可以提高老年產品的層次及多樣性,以提供簡單的使用功能為基礎,充分考慮老年人的行為需求,審美需求、心理需求等。
產品設計、服務上不夠人性化也是我國老年產品的一個缺陷。許多老年產品。在設計、服務上忽略老年消費者的特殊需求,從而降低了老年人的消費欲望。相當多老年產品在設計時加入了各類高科技,而在引導使用者理解和習慣運用高科技產品上就略顯不足了。如電腦的設計中,操作界面復雜,有的界面使用外文標注,盡管一些老年人渴望接觸電腦,但缺乏適合老年人特征的軟件類產品和有效學習電腦使用的途徑。多層次體驗設計針對上述問題,充分考慮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特殊需求,是老年產品設計的有效方法,可以拓寬設計者的思維,深入細致發掘并有針對性的解決各類老年產品所要解決的問題。
三、多層次體驗在老年產品設計中的差異及其特征
感官體驗注重的是產品客觀的物理屬性。對于老年產品設計來說需要結合老年人五感方面的生理特征對產品的造型、色彩、材質、氣味等進行塑造與設計,并且嘗試利用現有科技營造“聲”“光”“影”“味”等感官效果,從感官方面激發老年人的情感反饋,避免其產生孤獨感、焦慮感等消極心理。KISA老人手機見圖1(圖片摘自KISA官方網站)。此手機操作及設置簡單,無顯示屏也無鍵盤,不具備短信編寫功能,只能單純撥打接聽電話。它配備10個可編程按鈕,這些按鈕與聯系人信息綁定,每個按鈕都可以用姓名或一張照片來標識出來。除此以外,通過提前設置,用戶的基本信息和醫療狀況都可以印在這臺手機的背面,方便緊急情況出現時讓救助者了解到這些信息。情感體驗側重于使用者和產品或服務的情感聯系,通過某種方式激發使用者的內在情緒使其與體驗目標形成共鳴。日常使用的產品給老人們的感受是最直接的,賦予高情感的產品在使用過程中能夠緩解巨大的心理壓力,改善不穩定的情緒,同時為老年人營造一個充滿健康和樂趣的使用氛圍。
思考體驗的目的是激發使用者的思考。可根據不同的時代特征,總結該時代的人的生活方式,從吃穿住行醫護娛等方便,找到同性,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當代的社會、科技、經濟趨勢進行結合。行為體驗是影響身體的有形體驗,是通過身體行動得到的體驗。通過增加老年人的身體體驗,找出替代的做事方法,替代的生活形態,以互動、豐富他們的生活。針對老年產品使用的行為方式主要有:參與設計的使用方式、基于新操作途徑的使用方式、多用戶協作的使用方式。EasyButton見圖2(圖片摘自紅點獎官方網站)是一款獲得了2013紅點獎的創意概念產品。設計者發現老年人花在扣扣子上的時間是年輕人的三到五倍,通過更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改良了扣子的形狀:讓紐扣的一端變薄,并且輕微朝上翹起,使其更容易被抓握;另外使它略呈凹形,也更容易在指尖的推動下穿過扣眼。此設計能夠幫助老年人更方便的扣上紐扣,從而增強他們對生活的自信和樂觀的態度。關聯體驗重點在于打造創新服務系統,通過服務的形式減輕老年人的經濟負擔,生理上的不便,社交上的空缺。做到由設計“物”到設計“事”的轉換2,增加代際之間的溝通,彌補老年人存在感的缺失。TEPOS見圖3(圖片摘自tuvie.com),設計師將此項目命名為“為玩而設計”,希望通過這款觸摸式娛樂產品增強老年人的社交娛樂,以數碼虛擬技術為載體,增強老人與其家人、鄰居或者其他人的聯系。主機上端的裝置是小型投影儀,只需要輕輕推出,棋盤或者游戲局面就投射到桌面上,使用者就可以開始游戲。旁邊堆疊在一起的小圓柱是控制器,控制聲音、投影質量、投影方向等,把小圓柱放上去就可以調節這些項目了。
四、結語
不同的產品能給用戶帶來不同的體驗,同一件產品帶給用戶的體驗也絕不單一,它是多種體驗的集合。不同人群所需求的體驗層次也不一樣,各類體驗之間是相互交錯的。將多層次體驗引入老年產品設計中可以刺激并激發老年人的感官和情感,引發老年人的思考、聯想,并使其行動和體驗,它破除了以往老年產品設計中以需求設計為主導的設計局限,而是以老年人的需求為基礎,在此基礎上發揮設計師跳躍的設計思維,帶領老年人進入體驗設計。
作者:黃欽 單位: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