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路設計的缺陷與舉措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人與環境的錯位
1路線的錯位
由于公路不斷發展到山區,給環境帶來了很大的不利影響。尤其是高速路,設計到山區時仍按照平原地區的習慣思維,雖然將設計速度看似降低了,不過但凡是存在機會,就設計平直路線,對生態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導致很多動植物失去生存空間。
2公路的“美化”
上面所講的各種誤區正在不斷的被人們感知,不過新的問題有隨著出現了。在過去,新建公路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弊端,得不到生態公路的評價。因此。全國各地廣泛開展對公路的綠化風暴。一種落后的、源于小農時代的意識和工業時代初期以工程為美的觀念,正悄然支配著公路的“美化”與治理。
隨著“公路美化”運動的到來“,景觀路”“、文化路”在高速公路修建中應運而生,專門的公路景觀設計公司也相繼成立。本來這種狀況的發展是正常的,而且還可以算作是推動了社會發展,不過當今的美化活動的一大特點是,為參觀者進行美化,按照決策人員的審美觀進行沒貨。景觀設計和公路設計之間有非常明確地分工,設計人員只是認為自己設計的是公路的一部分,當他們無意中破壞了我們的生態之后,然后通過景觀設計給遭受破壞的景觀進行美化。
因此,原本自然的風景被人造風景取代,將材料的性能以及風景質量等同,將生態氛圍之中的公路看成是市區園林來開展綠化。用常青樹代替原本自然的落葉樹。用國外的草皮代替原有的野草。設計橋梁的時候,不重視結構,單純看中燈飾等裝飾,過分美化,還有更為厲害的把高速路建造成人為地景觀區,在道路周邊滿是雕塑以及壁畫等。將邊坡過分人化。公路和自然的結合部位我們稱之為邊坡。它是公路和自然融洽相處的實用元素。不過現在很多公路邊坡呈現給我們的是公路和自然隔離的屏障。挖方,采用刀砍斧削的手法,縱向是一成不變的坡率,豎向是我行我素的坡面;防護,或漿砌,或錨噴,或高擋支護。
滿鋪或高擋一番之后,以為這便是將工程病害“治服”,一勞永逸。實際上,這是在損壞富有強大生命的生態資源,將土地和植被分隔,使得生物沒有了生長環境,導致環境污染和破壞不斷加重,也就只能在遺漏掉的施工縫里才可以勉強看到一些植被。不管是滿鋪還是刀切亦或是高擋,都是人類不重視生態,過分追求自我的體現。
3生硬的水溝
按照正常思維,公路的邊溝以及排水溝是自然水系有機組成元素,而且還是公路中非常有活力的自然景觀。不過不知道從什么時間開始,公路的排水設施是見水必鋪,見溝必砌。雖然還會有流水,但是流動的水已經和土地失去了聯系,沒有了自我凈化的功能,導致污染嚴重。整齊劃一的砌石或混凝土滿鋪邊溝,不但增添了視覺的污染源,同時又是卡陷車輪的陷阱。原本改善路況是一項公益事業,不過花費如此巨大的資金的美化往往忽視了一個客觀問題。公路美化應該在尊重自然地前提條件之下進行,重視的應該是自然和公路統一發展,在于來自生態的美景,在于純凈的空氣。那些沒有實際功效的、過分重視形式的,尤其是沒有起到改善環境作用的功臣都是一種環境以及人類的錯位發展。要想真正的獲得生態路和景觀路,我們最先要做的是規劃工作。而且規劃貫穿到公路和定線等的設計方面。設計人員需要考慮的僅僅是怎樣確保獲得和自然的統一,怎樣確?;謴鸵呀洷黄茐牡舻牟糠?,本來公路設計以及景觀設計就是統一不可分的整體。
成本觀念的功利性
隨著公路建設的快速推進,其建設成本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在項目大干快上、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建設成本的升高引起了建設決策者和管理者的高度關注,如何降低成本被一些地方主管官員提到了議事日程,甚至被列為專項課題進行研究。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我們民族節儉辦事的傳統作風。然而,在追求低成本的同時,有的地方出現了重初期成本、輕綜合效益的另一傾向。
在項目決策和方案比選階段,成本在各決策目標中的權重被進一步加大,全壽命期成本概念被進一步削弱。降低初期成本在一段時期內成為方案決策的主導,安全、環境、遠期成本和社會因素等更難得到應有的體現。這樣的結果,終將導致在可預見的將來因增加改擴建的投入和養護成本而增高工程的總費用。這種缺乏遠見的做法所導致的結果能在傷痕累累的路面和開通不到幾年即大規模改擴建的工地上看到。由于一味地強調“少花錢,多辦事”,再加上設計周期的不足和設計人員固化的設計模式,在公路設計中,問題已縮小為極簡單和最老生常談的一些詞,即:交通量、設計速度、平縱面線形、路基、路面和經濟常用的結構等,所謂設計創新變成了空談。
對路基以及路線以及結構等內容的調研,通過開展新工藝好新材料的推廣使用,我們堅信會給我們的成本控制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不過這些研究也僅僅停留在對建設和管理成本的研究上,缺乏對全壽命期成本的把握,缺乏對資源價值、社會價值和美學價值的考慮。但是如果沒有后兩個內容,只是單純為了降低成本的研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出路。
結語
要想做好公路建設活動。首先就要強化對道路建設的技術輔助,要確保將質量工作當做發展的中心,高度重視設計,將設計的檢查以及監督工作做好,從工程源頭抓起,確保工程質量。因此,在如何提升理念、如何提高設計質量等方面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作者:徐凱東單位:黑龍江省公路勘察設計院